東亞區(qū)域金融一體化動因與阻力分析
本文關鍵詞:東亞區(qū)域金融一體化動因與阻力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東亞經濟體 區(qū)域金融一體化 引力模型 政治沖突
【摘要】:本文使用東亞8個投資國和9個東道國2001~2010年雙邊權益類與債券類資產組合投資頭寸數據,采用金融資產交易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探討了東亞區(qū)域金融一體化的動因與阻力。研究結果表明:相對于全球金融資產交易額來說,東亞經濟體并沒有更多地持有本區(qū)域的金融資產;東亞經濟體雙邊金融資產頭寸的影響因素很大程度上與引力模型理論相背離,雙邊貿易是東亞金融一體化最主要的驅動因素;東亞國家之間的政治沖突、交易幣種的選擇是阻礙區(qū)域金融一體化進程的重要原因。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中山大學國際商學院;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
【基金】: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09JZD0016、11JZD022) 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9JJD790027)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1YJC790171) 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研究”的資助
【分類號】:F83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伴隨著經濟與金融全球化的進程,區(qū)域內部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強,最為典型的是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qū)以及東盟+中日韓(ASEAN+3)三大區(qū)域合作組織。與前兩者不同的是,以ASEAN+3為基礎的東亞各國在貿易交流不斷增長的同時,金融一體化程度卻相對有限。截至2010年年底,大型經濟體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燕之;東亞區(qū)域金融合作的現(xiàn)狀及前景[J];中國金融;200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佟錦霞;;論東亞區(qū)域貨幣合作中的核心國[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年03期
2 楊勝剛,黃文青;亞洲區(qū)域貨幣合作的未來前景[J];財經科學;2002年04期
3 王永怡;淺析亞洲貨幣基金[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0年06期
4 蘇萍;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歐洲的實踐與亞洲的前景[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年01期
5 楊勝剛,黃文青;全球貨幣制度的歷史變遷與亞洲區(qū)域貨幣整合前景[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年05期
6 陳楊;歐元的啟動及其對亞洲貨幣合作的啟示[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7 劉鑫;對東亞貨幣合作若干問題的思考[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8 劉力臻,焦百強;東亞區(qū)域貨幣合作與我國的參與對策[J];東北亞論壇;2003年02期
9 呂長江,韓慧博,趙巖;中韓金融合作的戰(zhàn)略研究[J];東北亞論壇;2005年02期
10 何帆;危機之后的亞洲貨幣合作[J];國際經濟評論;2001年Z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隋偉;東亞金融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朱尊尊;東亞貨幣一體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張鳳超;“港粵”金融一體化理論與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蔣序懷;東亞經濟一體化中的貨幣合作[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首中;英國加入歐元區(qū)問題的經濟關聯(lián)度視角分析[D];遼寧大學;2006年
6 黃文青;東亞區(qū)域匯率協(xié)作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7 王勇輝;東亞貨幣合作的政治經濟學分析[D];復旦大學;2007年
8 鄭文力;亞洲債券市場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謝洪燕;東亞區(qū)域貨幣合作與人民幣地位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10 牛凱龍;基于歷史視角的(貨幣)經濟區(qū)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麗萍;當前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東亞貨幣合作探析[D];湘潭大學;2010年
2 敖靜;東亞貨幣一體化[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3 賈國飛;中國(新疆)與中亞五國的區(qū)域金融合作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4 陳凌嵐;東亞區(qū)域貨幣金融合作初探[D];云南財經大學;2011年
5 韓嘯;東亞貨幣合作的新趨勢[D];暨南大學;2011年
6 陳小凡;試論亞洲匯率制度的選擇[D];西南財經大學;2001年
7 李燕;國際區(qū)域貨幣合作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黃娜;亞洲貨幣一體化的前景分析與理性選擇[D];天津財經學院;2003年
9 黃文青;貨幣一體化與亞洲區(qū)域貨幣合作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10 賢成毅;歐元演進的制度經濟分析——及對東亞貨幣合作的應用研究[D];廣西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余長林;;知識產權保護與我國的進口貿易增長:基于擴展貿易引力模型的經驗分析[J];管理世界;2011年06期
2 余淼杰;;發(fā)展中國家間的民主進步能促進其雙邊貿易嗎——基于引力模型的一個實證研究[J];經濟學(季刊);2008年04期
3 李俊青;韓其恒;;不完全金融市場、海外資產結構與國際貿易[J];經濟研究;2011年02期
4 葛華勇;;推進資本賬戶基本可兌換的條件與對策[J];中國金融;2011年1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者貴昌;金融全球化和金融一體化的基本對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李海濤,孫祁祥,張楠楠;論金融一體化對金融監(jiān)管提出的挑戰(zhàn)[J];保險研究;2003年08期
3 范媛媛;保險企業(yè)在金融一體化下的風險及其對策[J];廣東財經職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4 楊濤;金融一體化的實質與戰(zhàn)略思考[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5 喬勇;資本的國際流動趨向與金融一體化[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年02期
6 陳晶,高麗峰;金融一體化與資本的國際流動趨向[J];經濟論壇;2005年06期
7 鐘毅恒;;深港金融一體化的條件與途徑[J];特區(qū)經濟;2006年08期
8 魯茉莉;;歐盟金融一體化的剩余障礙[J];德國研究;2006年04期
9 崔遠淼;;金融一體化與經濟增長的中國實證研究[J];上海金融;2007年02期
10 汪小楠;;淺談歐盟金融一體化所面臨的挑戰(zhàn)[J];現(xiàn)代商業(yè);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U,
本文編號:12370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23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