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層業(yè)績預告披露策略選擇:影響機制與經濟后果——基于投資者決策有用觀視角的分析框架
本文關鍵詞:管理層業(yè)績預告披露策略選擇:影響機制與經濟后果——基于投資者決策有用觀視角的分析框架
更多相關文章: 管理層業(yè)績預告 影響機制 經濟后果 預告方式 投資者決策
【摘要】:基于投資者保護的視角,本文在對相關研究進展回顧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由激勵約束機制、管理層業(yè)績預告方式選擇及其對投資者決策影響構成的系統(tǒng)分析框架,并提出了相應的優(yōu)化對策。我們的研究為監(jiān)管機構進行業(yè)績預告披露的監(jiān)管、管理層進行業(yè)績預告發(fā)布以及投資者對業(yè)績預告信息的利用提供理論參考和分析思路。
【作者單位】: 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基金資助(10JYC630006)
【分類號】:F830.59
【正文快照】: 管理層業(yè)績預告披露給市場提供了關于公司預期盈余的重要信息。諸多研究表明,管理層業(yè)績預告會影響到投資者的定價決策,交易行為等,從而受到投資者、管理層以及監(jiān)管機構的極大關注。本文所指的業(yè)績預告主要指上市公司在對經營業(yè)績進行實際宣告(一般通過定期財務報告)前所提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高敬忠;周曉蘇;;信息不對稱、董事會特征與管理層盈余預告披露選擇——基于我國A股上市公司2004-2007年數據的實證檢驗[J];財經論叢;2009年05期
2 周曉蘇;高敬忠;;公司財務風險、盈余預告消息性質與管理層盈余預告披露——基于我國A股2004-2007年數據的檢驗[J];當代財經;2009年08期
3 高敬忠;韓傳模;王英允;;公司訴訟風險與管理層盈余預告披露方式選擇——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4 高敬忠;周曉蘇;王英允;;機構投資者持股對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研究——以管理層盈余預告為例[J];南開管理評論;2011年05期
5 高敬忠;周曉蘇;;管理層盈余預告消息性質與預告方式操控性選擇[J];商業(yè)經濟與管理;2009年11期
6 戴德明;毛新述;姚淑瑜;;上市公司預測盈余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究——來自深圳、上海股市的實證證據[J];中國會計評論;2005年02期
7 洪劍峭,皮建屏;預警制度的實證研究——一項來自中國股市的證據[J];證券市場導報;2002年09期
8 徐經長,戴德明,毛新述,姚淑瑜;預測盈余的價值相關性研究——來自深圳、上海股市的經驗證據[J];證券市場導報;2003年1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威;;管理層盈利預測精確度影響因素及其經濟后果研究——來自中國A股市場的經驗證據[J];財經問題研究;2011年11期
2 許曉世;熊敏;;制度變遷前后IPO公司盈利預測信息質量對比研究[J];財會通訊;2010年29期
3 楊書懷;;上市公司年報業(yè)績預告的信息含量分析——兼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實施效果[J];財貿研究;2010年05期
4 王宏昌;劉博;;盈余預告管理研究及其啟示[J];蚌埠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5 隋立秋;劉曉彥;;盈余信息相關性悖論[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6 郭娜;;管理層業(yè)績預告誤差與盈余管理——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經緯;2010年06期
7 石建勛;周浩;;基于聯動條件下內地股市與港股危機預警研究[J];經濟論壇;2010年05期
8 魏巍;魏超;;IPO公司盈利預測的價值相關性——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9 高敬忠;韓傳模;王英允;;公司訴訟風險與管理層盈余預告披露方式選擇——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10 柳木華;;業(yè)績快報的信息含量:經驗證據與政策含義[J];會計研究;2005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俊秋;姚美云;;投資者情緒與管理層業(yè)績預告行為——基于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宇峰;我國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及其價值相關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趙玉潔;上市公司治理溢價檢驗及其形成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譚軍;上市公司財務預測信息虛假陳述的監(jiān)管[D];江西財經大學;2011年
4 林江輝;我國上市公司盈余預告披露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5 倪勇;中國股票市場退出機制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6 劉慶華;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yè)財務預警系統(tǒng)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7 何平;公司治理對財務困境作用機理的計量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8 吳國清;盈利持續(xù)性、盈利預期與股票估值[D];清華大學;2007年
9 陳芳芳;管理層盈余預告信息披露策略及其經濟后果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10 李泱;公共選擇視角下國家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談紫蘭;IPO盈利預測信息與股票價格相關性的探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2 靳智洋;我國上市公司盈利預測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3 程翔;產品市場競爭對信息披露影響的實證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1年
4 隋明玲;上市公司盈利預測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5 李良玉;新準則實施前后會計數據價值相關性實證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侯望;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于艷;高管層股權激勵中的盈余管理行為研究[D];北京工商大學;2010年
8 梁坤;業(yè)績預告的市場反應及其風險釋放作用的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9 宋婕;我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10 李文虹;制度變遷對IPO公司盈利預測信息可靠性的影響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江輝;盈余預告行為之政策探析[J];財會月刊;2004年01期
2 夏冬林;李剛;;機構投資者持股和會計盈余質量[J];當代財經;2008年02期
3 程書強;;機構投資者持股與上市公司會計盈余信息關系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4 婁偉;基金持股與上市公司業(yè)績相關性的實證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02年06期
5 楊志;中國上市公司業(yè)績預告與股價變動分析[J];經濟與管理;2005年11期
6 楊德明;林斌;;業(yè)績預告的市場反應研究[J];經濟管理;2006年16期
7 小約翰·科菲,徐菁;市場失靈與強制披露制度的經濟分析[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2年01期
8 李海英;劉志遠;;終極控制權、機構持股與投資者保護[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年02期
9 吳世農,盧賢義;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困境的預測模型研究[J];經濟研究;2001年06期
10 陳漢文,陳向民;證券價格的事件性反應——方法、背景和基于中國證券市場的應用[J];經濟研究;200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林江輝;我國上市公司盈余預告披露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曉東;;政治成本、盈余管理及其經濟后果——來自中國資本市場的證據[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8年08期
2 程宣梅;任天舟;;國際化影響自主創(chuàng)新機制的研究綜述[J];消費導刊;2009年10期
3 季健軍;;人民幣匯率對中國CPI指數影響的實證分析[J];中國物價;2009年06期
4 王躍堂;趙子夜;;出口退稅滯后的經濟后果:來自外貿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會計評論;2004年01期
5 王少國;;金融發(fā)展對資本配置效率的影響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6年10期
6 王云莉;段全虎;;中國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常用手段及經濟后果分析[J];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7 宋科;葉翔;;不良資產與銀行危機:影響機制與實現路徑分析[J];理論界;2007年09期
8 邵軍;;大股東內部資本配置的經濟后果——基于國光瓷業(yè)的案例研究[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9 張敬明;;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經營績效的影響機制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下半月);2007年11期
10 金愛華;;關于上市公司控制權爭奪的經濟后果的研究——百大集團控制權爭奪案例分析[J];消費導刊;2008年2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建春;崔蛟;;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機制與應對策略[A];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挑戰(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9年
2 肖星;申睿;;配股前的盈余管理、配股后的資金流向與后續(xù)業(yè)績[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張良;;經濟危機對城市經濟的影響機制分析與啟示[A];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暨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賈德奎;;透明度與政策有效性——基于利率期限結構預期理論的檢驗[A];中國經濟60年 道路、模式與發(fā)展: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9年
5 解強;;流動性不足與保險公司資產配置[A];中國保險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梁循;陳華;楊健;曾月卿;;基于互聯網股市信息量和神經網絡的股價波動率預測[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戴衛(wèi)清;;我國證券交易所公開譴責失效的成因與對策[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龔敏;李文溥;;擴大內需中的貨幣政策效應——1996-2003年的實證分析[A];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授牌儀式暨“轉軌時期中國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曹永琴;;貧困是非對稱貨幣政策的副產品嗎?——理論及基于中國1952—2006的實證檢驗[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7)[C];2008年
10 吳先智;藍發(fā)欽;;NDF市場對境內人民幣匯率的影響研究[A];2008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海風;大貸款人監(jiān)督及其經濟后果[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2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 法學博士、副教授 張慶麟;歐元流通有哪些經濟后果[N];國際金融報;2002年
3 王進;投資者需要有效信息[N];中國證券報;2007年
4 賈國文;后悔與自豪[N];中國證券報;2007年
5 ;公司治理:大貸款人監(jiān)督及其經濟后果[N];上海證券報;2005年
6 上海財經大學 胡奕明 饒艷超 謝詩蕾 周偉 于李勝 鄔展霞 陳建勇;公司治理:大貸款人監(jiān)督及其經濟后果[N];證券時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張勇軍邋見習記者 馬全勝;江海證券探索投資者教育新方法[N];上海證券報;2007年
8 賈國文;如何規(guī)避股票投資心理誤區(qū)[N];中國證券報;2007年
9 李晶;國航申購反差:風險下的誘惑[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10 任亮;上市公司業(yè)績預測:看我七十二變[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動態(tài)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2 唐松蓮;機構投資者選股能力及其持股行為的經濟效果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3 王敘果;匯率制度安排與國家金融安全[D];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6年
4 王雪;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5 袁知柱;上市公司股價信息含量測度、決定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6 孫巖;政府控制國有上市公司影響因素及經濟后果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7 馮躍;FDI對中國制造業(yè)技術進步的影響機制和效應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8 方壯志;個人投資者行為及偏差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9 魯萬峰;貨幣供應環(huán)境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機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10 魏彥莉;FDI后向關聯對本土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佳軍;金融集聚對金融風險影響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2 袁明蘭;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對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影響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3 劉忠棋;FDI對四川省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與效力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4 鄧穎;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決策行為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5 陳倩;商業(yè)銀行股權結構對信貸風險影響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6 劉展;國際石油價格波動及其對中國股市影響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7 劉輝;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8 黃微;受人格影響的投資者決策心理過程及雙重效用函數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9 林歐文;股票投資者認知偏差與投資行為偏差的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10 杜洋;河南省金融資產結構與經濟發(fā)展關系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001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120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