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完善博物館展覽手段的方法
本文關鍵詞:略談完善博物館展覽手段的方法
【摘要】:本文從論述博物館現(xiàn)存的展覽手段不夠豐富入手,闡述了作者對于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所產(chǎn)生的觀點,為博物館的未來的發(fā)展指明了一條道路。
【作者單位】: 梅州市蕉嶺縣文物保護研究中心;
【關鍵詞】: 博物館 精品 開發(fā)
【分類號】:G265
【正文快照】: 2015年2月18日,習近平在西安參觀博物院里就明確地指出:習近平說,要把凝結(jié)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祖先的成就和光榮、增強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時,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博物館是人們充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健平;經(jīng)營博物館芻議——兼談中小型博物館的發(fā)展思路[J];南方文物;2003年04期
2 鐘華;談博物館的文物講解[J];南方文物;2003年04期
3 劉鑒;積極使用高素質(zhì)的講解員[J];文物世界;2003年04期
4 貢布里希;梅娜芳;;博物館應當是活躍的嗎?[J];新美術;2006年03期
5 農(nóng)茜;秦仙梅;;博物館觀眾調(diào)查的分析與思考[J];博物館研究;2007年03期
6 李晶;;關系營銷:博物館營銷的新趨勢[J];上海文博論叢;2008年04期
7 王毅;;新時代博物館觀眾類型淺析[J];消費導刊;2009年19期
8 初丹;;淺談如何增強博物館對觀眾的吸引力[J];黑河學刊;2010年06期
9 沈辛成;;如何正解博物館的“娛樂性”——免票政策與大眾文化背景下的博物館教育[J];博物館研究;2010年04期
10 姚慰;;我國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及其發(fā)展策略[J];河南科技;2011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唐鷹;;免費開放后博物館應加強的幾項工作[A];湖南省博物館學會2010年會暨博物館免費開放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夏明明;;關于博物館科研、展陳、創(chuàng)收一體化的認識與實踐[A];北京博物館學會第二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3 楊道以;;博物館隊伍建設小議[A];贛博論壇——博物館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瞻論文集(一)[C];2003年
4 陳平;;關于博物館面向?qū)W校推行教育功能的思考[A];浙江省博物館學會2004年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4年
5 張敏;劉曉華;;博物館在旅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A];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余蘭;;關于博物館票務管理工作中幾個問題的思考[A];秦晉豫三省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會議交流論文集[C];2008年
7 張穎;;初探新形勢下辦好中小型博物館講解工作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徑[A];新世紀博物館的實踐與思考——北京博物館學會第五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李麗;;淺析免費開放后博物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A];湖南省博物館學會2010年會暨博物館免費開放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陳建宇;;對免費開放后博物館發(fā)展的幾點思考[A];湖南省博物館學會2010年會暨博物館免費開放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唐麗;;抓住機遇 邁向未來——關于免費開放后博物館管理和服務工作的思考[A];湖南省博物館學會2010年會暨博物館免費開放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王路;寧波博物館成新年旅游亮點[N];寧波日報;2009年
2 宋向光;從“對物的關照”到“對人的關懷”[N];中國文物報;2000年
3 宋向光;從政府辦館、養(yǎng)館到管理博物館[N];中國文物報;2001年
4 加強博物館展示宣傳與社會服務調(diào)研活動課題組 執(zhí)筆 曹兵武;政府·社會·博物館人:攜手打造新時期的文化殿堂[N];中國文物報;2005年
5 曉瓊;美國的博物館[N];人民政協(xié)報;2001年
6 曹平爾;評《博物館與當代社會若干問題的研究》[N];中國文物報;2007年
7 馬自樹;面對博物館發(fā)展熱潮,需要一點冷靜思考[N];中國文物報;2007年
8 蔡琴;博物館職業(yè)道德培訓的實踐[N];中國文物報;2007年
9 劉建美;新中國初期對蘇聯(lián)博物館經(jīng)驗的學習和借鑒[N];中國文物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李衛(wèi);“博物館文化產(chǎn)品”研討會在廣東惠州召開[N];中國文物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朱煜宇;博物館陳列語言之情境構(gòu)建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蔡祥軍;基于符號編譯和知識學習的博物館觀眾行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3 傅玉蘭;博物館群運作模式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艾進;中國城市遺址類博物館開發(fā)模式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苗;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的執(zhí)行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2 阿娜爾;社會所需求的博物館[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3 劉德勝;論發(fā)展博物館志愿者[D];內(nèi)蒙古大學;2013年
4 張燕;基于公共文化空間視角下的鄂爾多斯市博物館創(chuàng)新管理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5 鄭文;中國博物館出版資料現(xiàn)狀調(diào)查[D];鄭州大學;2015年
6 胡燕;南師大建博物館的可行性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7 戴柳佳;論音樂(聲效)在博物館中的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8 孫媛媛;基于規(guī)模化定制的洛陽博物館藝術衍生品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9 張波;高校博物館育人功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10 鄭惠倫;博物館融入與服務社區(qū)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583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95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