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灌百川—海派繪畫在民國時期的影響力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21 15:01
本文關鍵詞:海灌百川—海派繪畫在民國時期的影響力探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肇始于晚清開埠之后的海派繪畫,經(jīng)歷了早期的不斷吸納和融匯,發(fā)展到民國時期業(yè)已成為華東地區(qū),乃至全國范圍內(nèi)最為重要的畫壇風貌之一。尤其在進入民國之后,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催化了海派繪畫加速成熟化的腳步,從運作和發(fā)展模式上則由原本純粹吸納的單向化模式進化成了一邊吸收各地給養(yǎng)自我成熟一邊又將自身的風格輻射至各地畫壇的雙向化模式。本文所關注的就是海派畫風在整個民國時期的輻射傳播以及影響各地畫壇的事實與原因的研究。研究緣起則由海派繪畫傳播各地的現(xiàn)象和事實的現(xiàn)有研究入手,發(fā)現(xiàn)已有關注到這一現(xiàn)象的具體研究非常缺乏,而有關傳播的原因更是完全沒有。即由此確立對于這一事實的研究方向為畫風傳播的現(xiàn)象和原因的探求,同時明確了課題研究方法和意義。對于這一研究的前提,即需要對海派繪畫的概念以及所要研究的時代特性加以交代,并針對原有海派概念的不足加以補充,明確同時梳理出民國期間海派畫風的具體風貌,這部分即為正文的第一章。從第二章開始論述海派繪畫在國內(nèi)各畫壇傳播的事實,以京津、江浙、嶺南等地畫壇進行論述,既而也論述包括國內(nèi)一些較小的畫壇,如山東、福建等地所受到的海派繪畫影響的事實,突出海派繪畫在國內(nèi)的傳播影響之強,影響范圍之大。主要從各地所受海派畫風影響的代表性畫家、相關的藝術(shù)活動和社團機構(gòu)、以及出版物和展覽等方面進行論證海派繪畫在當?shù)氐膫鞑。而其中有關嶺南畫派的論述則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上海主要為提供嶺南畫家活動和發(fā)展的條件和平臺的角度出發(fā),再配合畫風影響的事實進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海派畫風在海外(主要集中在日本與朝鮮)的傳播情況,著眼于民國時期日本和朝鮮對于吳昌碩作品的一貫欣賞態(tài)度,列舉海派畫家與日朝兩地畫家的互動以及日朝兩地畫家向海派繪畫學習的事實進行論述。其次在東南亞地區(qū)的一些傳播情況,以及歐美地區(qū)所舉辦的一些海派畫家的展覽起到了一定的宣傳作用。主要研究對象集中在一些受到海派畫風影響的海外畫家以及海派作品渡海展覽以及相關印刷品的發(fā)行。第四章則主要研究海派繪畫傳播的原因,在上海這座現(xiàn)代化都市背景和當時各種科技、文化、思想的快速發(fā)展下,產(chǎn)生了很多有利于畫風傳播和影響他處的條件,首先是海派畫家與各地畫家學子便捷的流動交流的因素,其中包含了:一、畫家在外地的定居、長期和短期訪問所起到的不同的作用;二、上海當?shù)嘏畈拿佬g(shù)社團機構(gòu)以及外埠帶有海派元素的美術(shù)機構(gòu)的各種藝術(shù)活動在各地所起到的關鍵作用;三、由分析上海繪畫市場的高度成熟與發(fā)展入手,尋找能夠有利海派畫風傳播的積極原因;四、具體闡述大量出現(xiàn)于上海和外地乃至海外的海派畫展的傳播情況,從畫展本身以及相關的媒介所起到的作用,伴隨畫家所受影響的事例來闡明海派繪畫所帶給各地畫壇的影響力;五、關注到上海當時繁榮的出版印刷行業(yè)以及先進的印刷技術(shù),同時有著大量出色海派畫家作為美術(shù)期刊畫集的編輯和作者為海派畫風搖旗吶喊,就此大量鼓吹海派畫風的影響力所帶來的作用。六、則是著力于云集了大量新型美術(shù)院校以及傳統(tǒng)傳授弟子的畫室林立于上海的事實,并且以海派畫風作為主要美術(shù)院校國畫類的風貌,伴隨著美術(shù)院校傳授和藝術(shù)活動,畢業(yè)后學生流動的情況而成為了將海派畫風傳播開去的原因。這些原因抑或獨立,抑或互有關聯(lián)交叉,卻是樹立于不同側(cè)重點下所反映出對于海派繪畫傳播的原因的不同角度的分析和總結(jié)。
【關鍵詞】:海派繪畫 傳播 影響力 現(xiàn)象 原因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209.2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緒論13-23
- 第一節(jié) 研究目的13
-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13-20
- 一、海派繪畫傳播事實的研究現(xiàn)狀14-18
- 二、海派繪畫傳播原因的研究現(xiàn)狀18-20
- 第三節(jié) 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20-21
- 第四節(jié) 主要觀點及創(chuàng)新之處21-23
- 第一章 民國時期的海派畫壇23-32
- 第一節(jié) 海派繪畫與畫家的概念23-26
- 第二節(jié) 民國時期盛行及傳播的海派畫風26-32
- 第二章 海派繪畫對國內(nèi)畫壇的影響32-103
- 第一節(jié) 海派繪畫對京津畫壇的影響32-63
- 一、海派與京津畫壇32-38
- 二、海派畫風傳播下的北京畫壇38-57
- 三、海派畫風傳播下的天津畫壇57-60
- 四、傳播海派畫風的美術(shù)團體和教育機構(gòu)60-63
- 第二節(jié) 海派繪畫對江蘇畫壇的影響63-69
- 一、海派與江蘇畫壇的淵源63-64
- 二、傳播海派畫風的江蘇畫家64-68
- 三、傳播海派畫風的江蘇美術(shù)教育機構(gòu)68-69
- 第三節(jié) 海派繪畫對浙派的影響69-81
- 一、海派與浙派的淵源69-71
- 二、海派畫風影響之下的浙派畫壇71-79
- 三、傳播海派畫風的美術(shù)社團和教育機構(gòu)79-81
- 第四節(jié) 海派對嶺南畫壇的影響81-96
- 一、嶺南畫壇與上海的淵源81-83
- 二、嶺南三杰在上海的活動83-91
- 三、海派繪畫在嶺南地區(qū)的影響91-96
- 第五節(jié) 海派繪畫對國內(nèi)其它畫壇的影響96-103
- 一、對福建畫壇的影響96-100
- 二、對江西畫壇的影響100-101
- 三、對山東畫壇的影響101
- 四、對臺灣畫壇的影響101-102
- 五、對四川畫壇的影響102-103
- 第三章 海派繪畫對海外畫壇的影響103-118
- 第一節(jié) 海派繪畫對日本畫壇的影響103-111
- 一、海派畫壇與日本畫壇的關聯(lián)背景103-106
- 二、日本對海派繪畫的積極態(tài)度106-111
- 第二節(jié) 對其他海外畫壇的影響111-118
- 一、海派繪畫對朝鮮畫壇的影響111-113
- 二、對南洋畫壇的影響113-115
- 三、海派繪畫在歐美地區(qū)的影響115-118
- 第四章 海派繪畫傳播影響的原因118-232
- 第一節(jié) 走出去與走回去——海派繪畫的流動118-129
- 一、定居某地的畫家所起到的作用119-125
- 二、到訪某地的畫家所起到的作用125-127
- 三、往來于上海與家鄉(xiāng)各地的畫家的作用127-129
- 第二節(jié) 互利與發(fā)展——書畫社團的力量129-141
- 一、書畫社團數(shù)量與規(guī)模化的優(yōu)勢129-131
- 二、社團的教育傳播性131-133
- 三、社團的規(guī)范化運行133-134
- 四、社團的傳播和影響134-141
- 第三節(jié) 摩登時代的商品化——書畫市場的催化141-167
- 一、對海派作品的高需求量141-143
- 二、書畫市場成熟化的刺激143-149
- 三、市場中介的促進作用149-154
- 四、規(guī)范化的市場運作154-156
- 五、畫家的活動與重要人物的推介156-167
- 第四節(jié) 現(xiàn)場的感染——畫展的直觀性167-189
- 一、滬上海派畫展數(shù)量與規(guī)模上的優(yōu)勢167-177
- 二、第一屆全國美展的影響作用177-181
- 三、滬上各類畫展的影響作用181-186
- 四、他處舉辦的海派畫展186-189
- 第五節(jié) 分身千百——先進印刷出版的滲透189-215
- 一、先進印刷技術(shù)的優(yōu)勢190-197
- 二、開放的出版條件優(yōu)勢197-213
- 三、一些海派畫家對印刷出版的貢獻213-215
- 第六節(jié) 受業(yè)與授業(yè)——美術(shù)教育的推廣215-232
- 一、有利畫風傳播的辦學特色215-218
- 二、上海美專的作用218-225
- 三、其他美術(shù)院校的作用225-229
- 四、私人傳授的作用229-232
- 結(jié)語232-234
- 附錄234-262
- 附錄 1: 從美展作品感覺到現(xiàn)代國畫畫派234-236
- 附錄 2:1918年-1937年國立北平藝專教職員名錄(國畫)236-238
- 附錄 3:1934年9月 21日《申報》所報導的“中國現(xiàn)代展覽會”238-240
- 附錄 4:1933年11月 25—29日《申報》連載的“黎保姆美術(shù)館開幕的中國畫展”240-243
- 附錄 5:第一屆全國美展畫家及作品名錄(國畫)243-262
- 參考文獻262-270
- 作者在攻讀博士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270
- 作者在攻讀博士期間所作的項目270-271
- 致謝271
本文關鍵詞:海灌百川—海派繪畫在民國時期的影響力探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89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4689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