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共構(gòu)下的舊城再生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5 14:07
舊城長期是都市發(fā)展進程中重要的研究和干預對象,歐美的"都市更新"與中國的"舊城改造"皆是通過拆除重建來應(yīng)對舊城問題。該物質(zhì)取向的更新模式正逐漸被"微更新,微擾動"的再生理念取代。基于此,首先梳理了舊城再生的概念意涵,并反思過去的舊城再造方法,而后探討近年來浮現(xiàn)的以展覽為策略的多部門合作模式。舊城中的微空間藉由展覽獲得改造和活化,多方力量的聯(lián)合將地方轉(zhuǎn)化為一種行動場域,同時從空間、社會、文化、經(jīng)濟等面向推動地方再生。最后探討這一模式的特征及其所面對的困難與挑戰(zhàn)。
【文章來源】:福建建筑. 2020,(02)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泉州古城“潤物無聲”展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歷史街區(qū)地方文化的變遷與重塑——以北京什剎海為例[J]. 諶麗,張文忠. 地理科學進展. 2010(06)
[2]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及保護的若干問題[J]. 趙中樞. 城市規(guī)劃. 2002(07)
本文編號:3419898
【文章來源】:福建建筑. 2020,(02)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泉州古城“潤物無聲”展覽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歷史街區(qū)地方文化的變遷與重塑——以北京什剎海為例[J]. 諶麗,張文忠. 地理科學進展. 2010(06)
[2]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及保護的若干問題[J]. 趙中樞. 城市規(guī)劃. 2002(07)
本文編號:34198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34198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