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書法的技與道
[Abstract]:Chinese calligraphy,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was once called "calligraph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calligraphy" in Japan. As the name implies, the "law", "art" and "Tao" of calligraphy are not only an organic part of calligraphy Noumenon, but also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calligraphy to be art. Of course, the technical problem is the condition and standard of calligraphy, but the realm pursued by the ancient saints and ancestors is "technical progress into the Tao", with calligraphy as the heart of heaven and earth, for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Nowadays, the popularity of calligraphy is in the ascendant, coupled with the prosperity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 and calligraphy exhibitions at all levels, many calligraphers
【分類號】:J29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鑄;;展廳文化與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郭列平;;展覽與書法創(chuàng)作[J];書畫藝術;2007年06期
3 張其鳳;;當下書法創(chuàng)作無法漠視的三大情境[J];書畫藝術;2009年02期
4 秦風;中國當代書法報紙[J];青少年書法;2003年17期
5 歐陽逸川;;市場邏輯與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J];中國書畫;2010年11期
6 楊斌;;共識,,標準建設的先聲——“書法的當代標準”座談會所感[J];美術觀察;2006年11期
7 戚榮金;;當前書法創(chuàng)作中的“制作”現(xiàn)象評議[J];文藝爭鳴;2010年14期
8 韓羽;張景岳;王澄;何應輝;石開;沃興華;徐正濂;;藝術書法大家談(節(jié)選)[J];東方藝術;2006年08期
9 ;《青少年書法》“青年版”欄目征稿啟事[J];青少年書法;2003年24期
10 毛萬寶;;從“他律”、“自律”看書法的審美流變——兼及當代書法展廳效應問題[J];書法賞評;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陶明君;;江蘇當代書法的現(xiàn)狀與審美型態(tài)[A];城市文化與藝術審美[C];2008年
2 言恭達;;全球化語境下的審美轉型與文化自覺[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陳永革;;中國書法本體特征淺論[A];《國學論衡》第一輯——甘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學術論文集[C];1998年
4 金春郊;;高校書法教學應側重實用性[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5 ;邱宗康《大篆書藝散論》簡介[A];杜牧文學成就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華啟明;;談談裝裱舊絹本書畫中的幾個技術問題[A];文物保護技術(1981~1991)[C];2010年
7 劉浩學;;印刷色彩管理技術與發(fā)展[A];色彩科學應用與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愛國;書法展覽與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N];美術報;2005年
2 易曙峰;環(huán)境書法——書法展覽模式隨想[N];美術報;2006年
3 張瑞田;作家的書論[N];中華讀書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續(xù)鴻明;張海: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是有限的[N];中國文化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蔡樹農(nóng);書法需要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需要書法[N];美術報;2007年
6 菡萏;浙江省書法創(chuàng)作作品觀摩展在杭州富陽舉行[N];中國文化報;2007年
7 唐云;對書法創(chuàng)作三個現(xiàn)象的思考[N];美術報;2005年
8 張瑞田;理融情暢 清剛雅正[N];美術報;2006年
9 徐本一;動以遒勁 靜以沖融[N];中國文化報;2008年
10 王靖;研磨畢生的追求[N];中國藝術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世基;當代臺灣書法創(chuàng)作之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2 章劍華;中國書法的現(xiàn)代構建[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3 趙偉平;身心與書法審美關系之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4 由興波;詩法與書法[D];復旦大學;2006年
5 陳志平;黃庭堅書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6 楊疾超;古代書法批評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唐楷之;生命現(xiàn)場[D];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
8 王守民;明鄭—日本殖民統(tǒng)治時期臺灣地區(qū)碑派書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9 王天德;現(xiàn)代書法的水墨形態(tài)[D];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
10 張建華;碑學的發(fā)揚[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玉坤;陰陽互補與書法創(chuàng)作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徐朝新;斗方書法創(chuàng)作談[D];中國美術學院;2010年
3 張恒煙;略論書法創(chuàng)作中的節(jié)奏[D];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4 吳明明;書法美學的立體闡釋與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走向的預測[D];重慶大學;2008年
5 王業(yè);中國古代“集大成”書法創(chuàng)作論[D];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6 薛治洲;追求展廳效應對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的影響[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7 王興國;試論當代書法中的篆書創(chuàng)作[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8 戚榮金;近十年書法創(chuàng)作中的“制作”現(xiàn)象評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立士;突變與困惑[D];河北大學;2006年
10 張永華;論書法之勢[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24732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47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