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多功能廳結構設計
[Abstract]:The multi-function hall of Shijiazhua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Center has a span of 120m, local large cantilever, and adopts the structure system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 and large span folded slab space truss roof, the whole structure is more complex. The stress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under different load combinations is carried out, including constant load, live load, wind load, temperature action and earthquake action, etc.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ss of the whole structure are analyzed emphatically. In addition, the meso-seismic elasticity and Pushover analysis of the whole structure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system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tructure is good.
【作者單位】: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
【分類號】:TU31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盧旦;李承銘;田煒;;某復雜鋼結構網(wǎng)架設計方法研究[J];鋼結構;2007年11期
2 徐承強;曲曉寧;;正放抽空四角錐網(wǎng)架設計[J];建筑結構;2011年S2期
3 丁蕓孫,朱坊云;網(wǎng)架設計中常見技術問題的探討(上)[J];空間結構;199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建飛;魏建國;張彥君;趙旭陽;趙文斌;;凱威特型雙層橢球網(wǎng)殼結構動力性能研究[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06年02期
2 張運來;;淺談網(wǎng)架設計[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0年12期
3 邵力群;黃振民;余志祥;;目前網(wǎng)架支座及支承框架設計存在的幾個問題[J];四川建筑;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曾德偉;紀玲;郭耀杰;;鋼管拱肋橢圓形網(wǎng)殼分析與設計[A];鋼結構工程研究⑧——中國鋼協(xié)結構穩(wěn)定與疲勞分會第12屆(ASSF-2010)學術交流會暨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翁蘭溪;管板節(jié)點受壓極限承載力分析及足尺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2 肖又箐;K型管板節(jié)點極限承載力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3 張煒;寧夏地區(qū)鋼結構屋蓋的經濟用鋼量及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4 彭歡佳;平面K型管板節(jié)點抗彎剛度及節(jié)點板穩(wěn)定承載力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5 徐驅;大跨度三角錐網(wǎng)架結構開洞下的性能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顧冬生,郭正興,李瑞剛;索膜結構的Ansys分析方法[J];鋼結構;2004年04期
2 原方;王振清;;懸鏈線拱的合理設計[J];河南科學;1995年S1期
3 虞國偉,嚴慧,董石麟;網(wǎng)架結構極限承載能力的追蹤分析[J];建筑結構學報;1989年04期
4 袁駟,程大業(yè),葉康生;索結構找形分析的精確單元方法[J];建筑結構學報;2005年02期
5 李承銘;王國儉;汪大綏;姚利民;張偉育;;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鋼結構屋蓋計算分析[J];建筑科學;2005年06期
6 汪毅俊;吳慧;;基于網(wǎng)架結構極限承載力的優(yōu)化設計方法[J];空間結構;2010年03期
7 陳莉;在ANSYS中薄膜結構的找形實現(xiàn)[J];四川建筑;2005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盧旦;風致內壓特性及其對建筑物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麗麗;;試論不規(guī)則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07期
2 范振中;;圓形封閉煤場結構設計的若干問題[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7年S1期
3 閆旭梅;;高層建筑抗震設計分析[J];科技傳播;2010年08期
4 李愷平;廖旭釗;梁艷云;梁子彪;陳應專;勞智源;;中山博覽中心結構設計[J];建筑結構;2009年08期
5 楊勁;;漢口火車站大跨度鋼結構無站臺柱雨棚結構設計[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11年03期
6 陸景慧;田韶英;楊箐軒;馮晶;;《城鎮(zhèn)供熱管網(wǎng)結構設計規(guī)范》有關結構受溫度影響的條文介紹[J];特種結構;2007年01期
7 張建榮;周元強;林建萍;張春;;混凝土箱梁溫度作用效應的時程分析[J];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岳飛豹;;高層建筑結構中的基礎隔震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02期
9 周衛(wèi)國;何姣云;蔡光煌;;數(shù)值計算在脫硫吸收塔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工業(yè)建筑;2006年S1期
10 楊華;;高層建筑結構中的基礎隔震技術[J];今日科苑;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葉宏;崔京浩;王志浩;;室內燃氣爆炸機理、危害及減災措施[A];第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1993年
2 王泗軍;翟海洋;;結構設計中幾個常見問題[A];現(xiàn)代建設工程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3 賀湘華;劉曉梅;程斌;胡曉暢;;預應力技術在嘉定中心醫(yī)院門診樓工程中的應用[A];新世紀預應力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4 黃明鑫;張圣華;夏心紅;楊曉;;長沙賀龍體育場空間鋼桁架結構設計和施工[A];第二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林少培;沈為平;;結構設計的模糊神經網(wǎng)絡模型[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計算機應用分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1999年
6 樊小卿;吳為;;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溫度作用設計[A];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學術論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7 袁勇;吳緯強;;結構智能化分析理論及輔助設計[A];第六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卷)[C];1997年
8 董軍;陳洋;周瑩;;典型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屋蓋結構設計[A];古建筑施工修繕與維護加固技術交流集錦[C];2008年
9 羅堯治;胡寧;沈雁彬;;108米跨度干煤棚三心圓柱面網(wǎng)殼研究與設計[A];第二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熊天齊;錢若軍;林智斌;陳軍;羅濤;;可展空間剪式鉸結構幾何學研究(下)——基本結構形式與工程實例[A];第四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樓市記者 丁玲 通訊員 陳輝;現(xiàn)代設計集團破解上海光源工程結構設計難題[N];中國建設報;2006年
2 陳輝;探索結構設計未知的領域[N];建筑時報;2006年
3 煤炭工業(yè)太原設計研究院 靳明;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中兩個問題的探討[N];山西科技報;2005年
4 池健;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應用[N];中華建筑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羅寶 周連山;歌會舞臺宏大精美[N];安徽日報;2008年
6 記者 李武英;探討“綠色結構”發(fā)展趨勢[N];建筑時報;2009年
7 譚俊;結構設計:避開誤區(qū)方能創(chuàng)造理想空間[N];建筑時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劉關;SK大廈的省錢經[N];中國房地產報;2009年
9 魏宏清;建筑設計與結構設計de親密關系[N];中華建筑報;2002年
10 劉濤 蔡蕾;北京南站站臺雨棚結構設計及安裝方案評析[N];中國建設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占省;溫度作用下拉索性能及弦支筒殼結構可靠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周玉石;結構設計的虛擬原型技術與應用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3 羅冬華;廣西侗族傳統(tǒng)建筑與家具的文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4 周青春;溫度、孔隙水和應力作用下砂巖的力學特性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6年
5 王軍;單、雙向激振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飽和軟粘土動力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6 孔丹丹;張弦空間結構的理論分析與工程應用[D];同濟大學;2007年
7 張玉明;超長混凝土框架結構裂縫控制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8 徐小麗;溫度載荷作用下花崗巖力學性質演化及其微觀機制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8年
9 毛國棟;索膜結構設計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10 鄭曉芬;超長預應力混凝土梁板結構溫度收縮裂縫控制研究[D];同濟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勝;新型液壓打樁錘機電液一體化設計與PLC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2 郭寧;價值工程原理在多、高層結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3 楊德嶺;單索循環(huán)式實驗索道設計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4 尹宗軍;高層鋼結構住宅體系分析及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鄧紋潔;某高層住宅結構設計與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6 葉倩;異形柱和短肢剪力墻體系的結構設計[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7 嚴國龍;結構設計程序及規(guī)范詳析查詢系統(tǒng)研制[D];河海大學;2006年
8 王宏偉;試析適宜建筑師的結構理論內容及應用[D];東南大學;2005年
9 畢永生;土工平面應變試驗儀研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10 王育青;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溫度作用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1509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150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