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限額與碳交易下生鮮產品供應鏈協調
本文關鍵詞:碳限額與碳交易下生鮮產品供應鏈協調
更多相關文章: 新鮮度 碳交易 成本共擔契約 stackelberg博弈 供應鏈協調
【摘要】:在供應鏈低碳化背景下,考慮生鮮產品新鮮度和碳排放量對市場需求的影響,研究了碳交易政策下供應鏈的協調問題。首先分析了新鮮度維持成本和碳減排成本由生產商獨自承擔時的集中決策情景和分散決策情景;然后研究了零售商提供成本共擔契約時雙方的博弈過程,建立了零售方為主方,生產商為從方的stackelberg博弈,得到生產商最優(yōu)新鮮度水平和碳減排量,零售商最優(yōu)成本共擔比例。研究結果表明:分散決策下的最優(yōu)新鮮度提升水平和碳減排量低于集中決策下最優(yōu)水平,供應鏈整體利潤不能達到最優(yōu)。但在一定取值范圍內,成本共擔契約決策能增加供應鏈雙方的利潤,達到集中決策水平,實現pareto改進。
【作者單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關鍵詞】: 新鮮度 碳交易 成本共擔契約 stackelberg博弈 供應鏈協調
【基金】:北京社會科學基金(14JGB05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研究生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5111523505)
【分類號】:X196;F326.6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學者普遍認為,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根源。隨著《京都議定書》的制定,各國政府都在強調減少碳排放以降低對環(huán)境的危害。歐盟在2005年制定的“溫室氣體排放交易方案”使碳排放量成為一種交易產品,低碳企業(yè)可以通過碳交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張磊;章家清;;我國消費者對進口水果的支付意愿調查研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3年01期
2 羅紅;何忠偉;;鄉(xiāng)村旅游低碳化發(fā)展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300戶鄉(xiāng)村旅游經營者的調查[J];科技和產業(yè);2014年09期
3 閔繼勝;;關于“低碳農業(yè)”的國內外研究述評[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19期
4 李鳳;馬惠蘭;蘇洋;;新疆紅棗消費者購買行為:包裝偏好、購買渠道與支付水平[J];干旱區(qū)地理;2015年02期
5 丁雄;賈仁安;王翠霞;甘筱青;;農戶有機種植方式決策過程的演化博弈分析[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3年18期
6 高原;朱麗莉;;食品安全信任研究綜述[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5年07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劉萬兆;基于封閉供應鏈的豬肉質量安全控制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3年
2 丁雄;生態(tài)農業(yè)產業(yè)鏈系統協調與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學;2014年
3 齊文浩;中國食品安全規(guī)制主體行為與規(guī)制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郭艷艷;消費者對豬肉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實證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2 蔣丹;農產品消費行為分析及市場動態(tài)定價模型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4年
3 章迎迎;消費者對親環(huán)境農產品的購買行為與支付意愿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4 李清鳳;綠色供應鏈中政府激勵政策資源優(yōu)化配置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孟衛(wèi)軍;;基于減排研發(fā)的補貼和合作政策比較[J];系統工程;2010年11期
2 劉偉;張子健;張婉君;;縱向合作中的共同R&D投資機制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9年01期
3 趙榮欽,黃愛民,秦明周,楊浩;中國農田生態(tài)系統碳增匯/減排技術研究進展[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4 周應恒;彭曉佳;;江蘇省城市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實證研究——以低殘留青菜為例[J];經濟學(季刊);2006年03期
5 李曉惠;;低碳農業(yè)研究綜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1年01期
6 謝鑫鵬;趙道致;;低碳供應鏈企業(yè)減排合作策略研究[J];管理科學;2013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賀偉;基于價格折扣和碳排放權轉移的供應鏈協調[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501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85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