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契約視角下供應鏈服務外包風險控制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不完全契約視角下供應鏈服務外包風險控制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專業(yè)化分工日益加深以及輕資產運作理念盛行的時代背景下,供應鏈服務外包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yè)組織方式為服務經濟的發(fā)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而且以其在提升市場競爭力、創(chuàng)新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專業(yè)化增值服務等方面的強大優(yōu)勢成為眾多企業(yè)發(fā)展重要的戰(zhàn)略選擇。供應鏈服務外包在提升了企業(yè)應對外部環(huán)境的能力的同時,可以讓企業(yè)集中企業(yè)內部所有資源發(fā)展自身的核心優(yōu)勢業(yè)務。然而,供應鏈服務外包在給企業(yè)帶來巨大優(yōu)勢的同時,也隱藏著諸多的不確定因素,大量失敗的外包實踐證明,契約的不完全性是引發(fā)外包風險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外包過程中,為了明確界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保證雙方能夠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簽訂契約是最常用的方式。然而,在現(xiàn)實外包過程中,由于事前服務的難以衡量,事中服務內容的變動以及事后服務產出的難以證實的三方面原因,使得供應鏈服務外包整個過程都難以擺脫契約不完全性的影響。正是由于契約的不完全性,增加了外包中出現(xiàn)大量的機會主義行為(套牢和服務質量下降等)發(fā)生的可能性,使得眾多外包企業(yè)難以做出正確的外包決策,影響外包的積極性,并極大地阻礙了供應鏈服務外包眾多優(yōu)勢的實現(xiàn)。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機制協(xié)調和控制契約不完全性所導致的供應鏈服務外包風險已經成為學術界研究供應鏈服務外包的重要方向。 基于上述現(xiàn)實背景,本文運用服務外包理論、不完全契約理論、供應鏈管理理論以及博弈論等理論工具和研究方法,結合實際的供應鏈服務外包案例,針對契約不完全性所引發(fā)的各種契約風險以及風險控制機制進行深入分析。本文首先對服務外包的概述(定義以及動因)、服務外包契約不完全性的原因、不完全契約導致的服務外包風險以及目前學者對于服務外包契約風險協(xié)調機制研究的現(xiàn)狀進行較為詳細地綜述;其次,本文重點構建了供應鏈服務外包契約風險分析框架,根據(jù)供應鏈服務外包的事前、事中及事后三個階段對外包契約不完全性的原因以及所引發(fā)的契約風險進行分析,并且基于以上三個階段的分析思路分別探討了供應鏈服務外包契約風險控制機制。第四章主要利用風險控制機制中的激勵協(xié)調方式研究了供應鏈服務外包中的套牢風險,比較了系統(tǒng)最優(yōu)、套牢以及雙方共同投資三種情形下的專用性投資水平,并利用博弈論以及MATLAB分析工具研究了共同投資激勵方式對于專用性投資水平的影響,研究結論表明:物流企業(yè)投資水平會隨著可占用準租β的增加而增加;共同投資下的投資水平要高于套牢情況下投資水平;在共同投資情形下,可占用準租β會隨著成本共擔系數(shù)k的增加而減少。第五章主要利用了風險控制機制中的關系契約來協(xié)調供應鏈服務外包中的服務質量風險,文中重點探討關系契約的“觸發(fā)策略”控制物流外包中物流企業(yè)質量努力水平8以及服務質量難以驗證情況下外包企業(yè)的機會主義行為,利用關系契約下的自執(zhí)行條件激勵物流企業(yè)提高質量努力水平,實現(xiàn)雙方利潤的提升。最后,本文第六章主要是總結了本文一些重要的研究結論、研究不足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不完全契約 供應鏈服務外包 套牢 專用性投資 共同投資 質量努力水平 關系契約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工商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74;F253
【目錄】:
- 摘要2-5
- ABSTRACT5-8
- 目錄8-10
- 1 緒論10-17
- 1.1 研究背景及問題提出10-12
- 1.2 研究內容及框架12-14
- 1.3 研究方法14
- 1.4 研究意義與創(chuàng)新點14-17
- 1.4.1 研究意義14-15
- 1.4.2 研究創(chuàng)新點15-17
- 2 文獻綜述17-32
- 2.1 服務外包的概念及動因17-20
- 2.1.1 服務外包概念17-18
- 2.1.2 服務外包動因18-20
- 2.2 服務外包契約不完全性成因20-23
- 2.2.1 有限理性21
- 2.2.2 交易成本21-22
- 2.2.3 可觀察但不可證實22
- 2.2.4 其他因素22-23
- 2.3 服務外包契約風險分析23-27
- 2.3.1 “套牢”風險24
- 2.3.2 契約成本的風險24-25
- 2.3.3 信息泄漏風險25-26
- 2.3.4 管理失控風險26-27
- 2.4 服務外包契約風險協(xié)調機制27-30
- 2.4.1 正式契約協(xié)調27-28
- 2.4.2 關系契約協(xié)調28-30
- 2.4.3 正式契約與關系契約共同協(xié)調30
- 2.5 文獻述評30-32
- 2.5.1 服務外包的相關文獻多為定性研究31
- 2.5.2 鮮見基于不完全契約理論的服務外包契約風險治理機制的文獻31-32
- 3 供應鏈服務外包契約風險分析與控制機制研究32-43
- 3.1 供應鏈服務外包契約不完全性成因分析32-35
- 3.1.1 事前服務難以衡量33
- 3.1.2 事中服務內容變動33-34
- 3.1.3 事后服務難以證實34-35
- 3.2 供應鏈服務外包契約風險分析35-37
- 3.2.1 契約簽訂階段35
- 3.2.2 契約執(zhí)行階段35-36
- 3.2.3 契約完成階段36-37
- 3.3 供應鏈服務外包契約風險控制機制分析37-42
- 3.3.1 事前服務難以衡量下的契約風險控制機制38-39
- 3.3.2 事中服務內容變動下的契約風險控制機制39-40
- 3.3.3 事后服務難以證實下的契約風險控制機制40-42
- 3.4 本章小結42-43
- 4 供應鏈服務外包套牢風險激勵方式協(xié)調研究43-58
- 4.1 模型描繪與假設44-46
- 4.1.1 博弈次序如下45-46
- 4.1.2 模型假設46
- 4.2 模型求解46-52
- 4.2.1 系統(tǒng)最優(yōu)情形下(CD)專用性投資水平46-48
- 4.2.2 套牢情形下(SD)的專用性投資水平48
- 4.2.3 共同投資下(TD)的投資水平48-52
- 4.3 數(shù)值分析52-56
- 4.4 本章小結56-58
- 5 供應鏈服務外包服務質量風險的關系契約治理研究58-68
- 5.1 問題描述和假設59-61
- 5.1.1 假設59-60
- 5.1.2 博弈的次序60-61
- 5.2 模型建立與求解61-64
- 5.2.1 單期交易61-62
- 5.2.2 長期交易62-64
- 5.3 數(shù)值仿真64-67
- 5.4 本章小結67-68
- 6 本文研究結論與展望68-71
- 6.1 研究結論68-69
- 6.2 研究展望69-71
- 參考文獻71-79
- 碩士期間學術成果79-80
- 致謝80-8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駿;;中國發(fā)展服務外包的動因、優(yōu)勢與重點[J];財經科學;2008年05期
2 蔣海;不對稱信息、不完全契約與中國的信用制度建設[J];財經研究;2002年02期
3 嚴蔡華;王影;霍佳震;;補償契約模式下服務外包供應鏈的能力協(xié)調[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4 陳菲;服務外包動因機制分析及發(fā)展趨勢預測——美國服務外包的驗證[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5年06期
5 王鐵山;郭根龍;馮宗憲;;金融服務外包的發(fā)展趨勢與承接策略[J];國際經濟合作;2007年08期
6 袁欣;;服務外包:概念、本質、效應[J];國際經貿探索;2010年09期
7 曹玉貴;;不對稱信息下第三方物流中的委托代理分析[J];管理工程學報;2007年02期
8 張金隆;叢國棟;陳濤;;基于交易成本理論的IT外包風險控制策略研究綜述[J];管理學報;2009年01期
9 張春勛;劉偉;李錄青;;食品供應鏈中企業(yè)與農戶短期合作交易契約設計[J];管理學報;2010年02期
10 劉偉華;季建華;顧巧論;;物流服務供應鏈兩級合作的質量監(jiān)控與協(xié)調[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07年03期
本文關鍵詞:不完全契約視角下供應鏈服務外包風險控制機制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89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8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