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發(fā)展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5 05:01
本文關鍵詞: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發(fā)展的關系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公共服務 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公共體育文化 關系
【摘要】:隨著“新公共服務”運動在各國的開展,對傳統(tǒng)公共行政造成了巨大沖擊,給政府的公共管理帶來新的理念和模式,我國政府職能正在向責任型政府、服務型政府職能的轉變。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作為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國家對于公共體育服務的研究或理解大多集中在外圍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的硬件上,而具有內(nèi)涵價值的公共體育文化研究卻被忽略。通過梳理與研究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基礎理論,探析二者的關系,從而為豐富公共服務的理論體系,為大力發(fā)展公共體育服務事業(yè),推動公共體育文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持。本文以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發(fā)展的關系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對比分析法、規(guī)范分析法、邏輯分析等方法對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概念、基礎理論進行界定與剖析,在此基礎上,對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的關系研究得出結論如下:1.公共體育服務的四級需求、十要素結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應由公共體育活動要素、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要素、公共體育信息要素、公共體育指導要素、公共體育組織管理要素、公共體育政策法規(guī)要素、公共體育監(jiān)督反饋要素、公共體育資金要素、公共體育績效評價要素、公共體育精神文化要素這十要素組成。公共體育文化結構劃分為公共體育物質文化、公共體育制度文化和公共體育精神文化三個部分,三部分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2.公共體育服務建設目標與公共體育文化建設目標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關系。公共體育服務建設目標為公共體育文化建設目標指引方向;诠搀w育服務的公共體育文化建設是一個實踐創(chuàng)新和理論創(chuàng)新相互交融的過程。3.公共體育服務劃分結構與公共體育文化結構互相匹配、兩者包含的要素具有一致性,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的發(fā)展都是一個動態(tài)穩(wěn)定的發(fā)展過程。4.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供給主體包括政府、市場和社會三方供給機制,兩者的供給主體具有同一性,形成了統(tǒng)一的供給機制。5.公共體育服務是公共體育文化的外在形式,公共體育文化是公共體育服務內(nèi)在價值。公共體育文化的內(nèi)在價值通過公共體育服務的外在形式得以實現(xiàn),公共體育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公共體育服務的內(nèi)在價值而有意義。6.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發(fā)展體現(xiàn)“以人為本”、“公共性”等共同特點。公共體育服務發(fā)展應尊重公共體育文化,兩者最終走向融合。建議:1.努力推動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公民提供優(yōu)質的公共體育服務,讓公民切身體會到體育對身體健康、生活幸福指數(shù)提升的基礎作用。源于生活的體育要真正回歸生活,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思想。2.加強公共體育文化建設必須大力普及和發(fā)展體育運動,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公共體育文化氛圍,逐漸形成體育是一種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文化理念,不讓身體在文明進程中退化。3.不斷完善實現(xiàn)公民體育文化權利的行政組織和民間組織監(jiān)督機制,著力推進公共體育文化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4.我國各地區(qū)應根據(jù)實情,探索基于公共體育服務的公共體育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之路。在構建現(xiàn)代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進程中貫徹科學發(fā)展觀,創(chuàng)建基于公共體育服務的公共體育文化示范區(qū)。5.公共體育服務的發(fā)展,不能只局限于硬件設施建設。要加強公共體育文化建設,從而進一步的促進公共體育服務的發(fā)展與完善。
【關鍵詞】:公共服務 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公共體育文化 關系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80-05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序言11-21
- 1.1 選題依據(jù)及意義11-12
- 1.2 研究的應用價值12-13
- 1.3 文獻綜述13-21
- 1.3.1 國內(nèi)外關于公共服務的理論與實踐的探索13-14
- 1.3.2 關于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構建的研究14-16
- 1.3.3 體育文化概念的研究16-18
- 1.3.4 公共體育文化內(nèi)涵及價值的研究18-19
- 1.3.5 關于公共體育文化建設的研究19-21
- 2 研究對象與方法21-22
- 2.1 研究對象21
- 2.2 研究方法21-22
- 2.2.1 文獻資料法21
- 2.2.2 訪談法21
- 2.2.3 比較分析法21
- 2.2.4 邏輯分析法21-22
- 3 結果與分析22-41
- 3.1 相關概念的界定22-25
- 3.1.1 公共服務的概念22-23
- 3.1.2 公共體育服務的概念23-24
- 3.1.3 公共體育文化的含義24-25
- 3.2 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理論概述25-34
- 3.2.1 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的目標25-27
- 3.2.2 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構成要素與基本結構27-29
- 3.2.3 公共體育服務的特點29-30
- 3.2.4 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主體30-31
- 3.2.5 公共體育文化結構31-34
- 3.3 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發(fā)展的關系34-41
- 3.3.1 公共體育服務建設目標與公共體育文化建設目標之間的關系 2434-36
- 3.3.2 公共體育服務結構與公共體育文化結構之間的關系36-38
- 3.3.3 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主體與公共體育文化供給主體之間的關系 2838-39
- 3.3.4 公共體育服務與公共體育文化發(fā)展的共同特點39-41
- 4 結論和建議41-43
- 4.1 結論41
- 4.2 建議41-43
- 5 參考文獻43-47
- 6 攻讀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47-48
- 7 附錄48-50
- 8 致謝50-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爭鳴;;體育文化的功能意義論[J];貴州體育科技;1994年01期
2 鄭家鯤;;“十二五”時期構建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若干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12期
3 曹可強;徐箐;俞琳;;完善上海市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若干對策建議[J];體育科研;2008年02期
4 邵斌;蔡玉軍;周曰智;王芹;;體育公共服務的政府供給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5 嵇亞林;李娟莉;;公民文化權利與公共文化服務——對構建江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分析與思考[J];藝術百家;2006年07期
6 戴永冠;林偉紅;;公共體育服務概念、結構及人本思想[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10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岳游松;關于中國體育文化研究的現(xiàn)狀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7351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7351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