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河市基層婦聯(lián)組織對單親貧困母親的救助問題研究
本文關鍵詞:莊河市基層婦聯(lián)組織對單親貧困母親的救助問題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基層婦聯(lián) 單親貧困母親 社會救助
【摘要】: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婚姻觀念有了明顯變化,離婚成為社會普遍現(xiàn)象,因此導致特殊弱勢群體——單親貧困母親的產生。這一弱勢群體成員數(shù)量的增加導致了單親家庭生活水平偏低、子女就學教育、醫(yī)療保障、住房緊缺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單親貧困母親家庭的救助問題逐漸受到社會各界及學者們的關注。基層婦聯(lián)組織作為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社會組織應著力于改善單親貧困母親的生活質量,為單親貧困母親家庭提供生活保障。本論文從以下四部分對基層婦聯(lián)組織對單親貧困母親救助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研究方案。第一部分,闡述單親貧困母親家庭產生的社會背景,以公共管理概念為理論基礎,對國內外關于單親貧困母親救助的研究進行梳理,闡述論文分析方法、框架及研究觀點;第二部分,論文從社會保障的救助層面,結合莊河市實際情況,通過采用文獻分析、問卷調查等方式,分析并掌握單親貧困母親在生活需求、身體健康、心理狀況、就業(yè)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現(xiàn)狀;第三部分,通過對現(xiàn)狀的研究,探究當前對單親貧困母親的救助模式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借鑒西方國家及當前我國各省市的救助經驗,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單親貧困母親在生活、心理方面問題的具體方案。對方案從相關立法保障、政策支撐以及實施結果三方面進行可行性分析,為婦聯(lián)組織實施救助提供參考和依據(jù);第四部分運用公共管理相關理論,針對莊河市基層婦聯(lián)組織對單親貧困母親救助中存在的缺少救助法律支撐、救助模式單一、缺少資金來源以及服務救助不夠完善等問題,結合莊河市實際,提出完善立法和社會保障制度、強化婦聯(lián)主體責任、構建長效救助格局等建議,從而為莊河市基層婦聯(lián)組織救助單親貧困母親工作提供政策思路。
【關鍵詞】:基層婦聯(lián) 單親貧困母親 社會救助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442.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緒論10-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1.1.1 問題的提出10-11
- 1.1.2 研究意義11
- 1.2 關鍵詞闡釋11-12
- 1.2.1 基層婦聯(lián)組織11-12
- 1.2.2 單親貧困母親12
- 1.2.3 社會救助12
- 1.3 文獻綜述12-17
-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3-14
- 1.3.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4-16
- 1.3.3 文獻述評16-17
- 1.4 主要研究內容與方法17-19
- 1.4.1 主要研究內容17
- 1.4.2 主要研究方法17-18
- 1.4.3 技術路線18-19
- 2 莊河市基層婦聯(lián)組織對單親貧困母親的救助現(xiàn)狀分析19-29
- 2.1 莊河市單親貧困母親生活情況調研19-24
- 2.1.1 調研樣本的選取19
- 2.1.2 調查問卷設計19-20
- 2.1.3 調查問卷結果統(tǒng)計分析20-24
- 2.2 莊河市基層婦聯(lián)組織救助單親貧困母親存在的問題24-27
- 2.2.1 相關立法保障政策較為欠缺25
- 2.2.2 實施救助模式及資金來源問題有待解決25-27
- 2.2.3 救助服務體系不夠健全27
- 2.3 莊河市基層婦聯(lián)組織對單親貧困母親救助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27-29
- 2.3.1 基層婦聯(lián)組織實施救助缺乏立法支持27-28
- 2.3.2 基層婦聯(lián)組織救助主體地位不夠明確28
- 2.3.3 基層婦聯(lián)組織救助模式不夠完善28-29
- 3 莊河市基層婦聯(lián)組織對單親貧困母親實施社會救助的方案設計29-39
- 3.1 理論依據(jù)29-30
- 3.1.1 社會支持網(wǎng)絡理論29-30
- 3.1.2 社會救助理論30
- 3.2 國內外針對單親貧困母親實施社會救助的經驗借鑒30-34
- 3.2.1 美國福利機構針對單親貧困母親實施社會救助經驗30-32
- 3.2.2 國內各省市針對單親貧困母親實施社會救助經驗32-33
- 3.2.3 國內外的經驗與啟示33-34
- 3.3 莊河市基層婦聯(lián)組織對單親貧困母親的救助方案34-36
- 3.3.1 制定合理化的救助標準34-35
- 3.3.2 整合社會資源完善婦聯(lián)管理35
- 3.3.3 開展多元化的救助模式35-36
- 3.4 救助方案的可行性分析36-39
- 3.4.1 政府立法及政策保障36-37
- 3.4.2 資金來源支持37-38
- 3.4.3 成本分析38-39
- 4 莊河市基層婦聯(lián)組織對單親貧困母親救助的對策建議39-44
- 4.1 推動立法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39-40
- 4.1.1 完善《婚姻法》、《社會救助法》中單親貧困母親的保護內容39
- 4.1.2 健全婦聯(lián)組織對單親貧困母親的救助體系39-40
- 4.1.3 推動單親貧困母親子女養(yǎng)育福利政策的制定40
- 4.2 強化婦聯(lián)主體責任40-41
- 4.2.1 政府明確婦聯(lián)組織對單親貧困母親的救助主體地位40
- 4.2.2 各級婦聯(lián)組織落實對單親貧困母親的救助責任40-41
- 4.2.3 基層婦聯(lián)組織發(fā)揮好教育宣傳引導作用41
- 4.3 構建長效救助格局41-44
- 4.3.1 積極發(fā)揮基層婦聯(lián)組織作用41-42
- 4.3.2 整合社會資源開展資金救助42
- 4.3.3 加大培訓力度開展就業(yè)援助42
- 4.3.4 建立完善單親貧困母親心理援助機制42-44
- 結論44-45
- 參考文獻45-47
- 附錄 莊河市單親貧困母親調查問卷47-49
- 致謝49-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耕香;2002年第二季度韓國城市家庭收入增加9.6%[J];當代韓國;2002年03期
2 李傳志,魏安民;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與家庭收入關系的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3 劉國亮,姜濤;社會資本累積與家庭收入分化[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3期
4 游煒;;山西省城鄉(xiāng)貧困家庭生活狀況的描述與分析[J];中國民政;2013年07期
5 蘇守儒;家庭經濟與家庭成員素質[J];中國婦女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6 姚玲珍;德國東、西部家庭收支的比較分析[J];德國研究;1998年03期
7 趙芳;陳艷;;近二十年來的歐洲家庭政策:變化及其延續(xù)[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8 羅彥魁;核定家庭收入中十個問題的處理[J];中國民政;2001年09期
9 遲書君;深圳特區(qū)居民家庭經濟狀況調查[J];特區(qū)理論與實踐;2002年07期
10 阿德拉·尼科爾斯基;沈勁摘;;蘇聯(lián)年輕一代家庭的收支[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1982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洪彥;劉艷彬;Alvin C.Burns;Ann Veeck;;基于家庭就餐行為探索中國都市家庭特征——針對長春市年輕、富裕家庭的探索性研究[A];中國市場學會2006年年會暨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6年
2 丁賽;董曉媛;李實;;經濟轉型下的中國城鎮(zhèn)女性就業(yè)、收入及其對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響[A];經濟學(季刊)第6卷第4期(總第26期)[C];2007年
3 朱云河;;北京工人家庭收支變化研究(1956—1962)[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同春芬;黃藝;;當前我國漁民家庭收入結構特點及問題初探——基于與農村居民和城鎮(zhèn)居民的比較分析[A];2012年中國社會學年會暨第三屆中國海洋社會學論壇:海洋社會學與海洋管理論文集[C];2012年
5 干傳文;;給留守兒童的一片溫暖天空[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夏教師篇卷2)[C];2013年
6 楊愛華;;淺析民工潮下的農村家庭[A];婚姻·家庭·老人論文集[C];1994年
7 李春景;;《家庭收入來之不易》教學案例[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教學案例展論文集[C];2013年
8 干傳文;;給留守兒童的一片溫暖天空[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9 孫志軍;劉澤云;孫百才;;家庭、學校與兒童的學習成績——基于甘肅省農村地區(qū)的研究[A];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林燕;張忠根;;孤身外出還是舉家遷移?——制度對勞動力家庭遷移決策的影響分析[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慧卿;美國中等家庭收入止住5年之跌[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2 農業(yè)部產業(yè)政策與法規(guī)司司長 張紅宇 本報記者 向婧 王翔 整理;農民增收要從家庭收入和工資性收入上做文章[N];重慶日報;2010年
3 藝苑;雙薪家庭如何理財[N];中國電力報;2002年
4 記者 陳妤 通訊員 傅舟孟;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辦法出臺[N];舟山日報;2012年
5 馮海寧;別讓體制成為家庭收入分水嶺[N];證券時報;2013年
6 本報駐首爾記者 楊明;提高家庭收入成韓經濟政策新基調[N];經濟日報;2014年
7 記者 鄭啟航 高攀;美5%最富家庭收入占全國總收入27.6%[N];經濟參考報;2014年
8 黃輝昌 張國磊;我市公布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N];欽州日報;2014年
9 朱應召;工薪族如何支配好家庭收入[N];中國審計報;2001年
10 江蘇省濱海縣民政局 張元 高軍;應重視家庭收入的測算[N];中國社會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明月;不確定性、居民家庭儲蓄與消費行為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2 童欣;中國家庭經濟行為的制度經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3 王鵬;上海市低收入家庭居住問題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4 洪秋妹;健康沖擊對農戶貧困影響的分析[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張志國;中國農村家庭貧困動態(tài)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6 鄭震;農村家庭人力資本投資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1年
7 魏世勇;家庭大額消費(支出)的若干特征與實證研究[D];華僑大學;2014年
8 何通艷;藏區(qū)參與式反貧困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9 谷宏偉;“教育致貧”及其后果:轉軌時期中國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困境[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10 王芳;中國兒童素質的影響因素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瀟;“失獨”家庭社會幫扶問題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2 謝霽月;城市雙獨家庭幼兒教育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3 安紅;關于失獨家庭養(yǎng)老保障問題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4 朱哲雷;居民家庭房產和金融資產對消費影響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5 周文靜;安徽省家庭發(fā)展能力指數(shù)研究[D];安徽大學;2016年
6 何森;家庭背景對本科大學畢業(yè)生起薪的影響探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7 柴延興;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選擇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8 王征;農村低保對象的生存狀況和社工幫扶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年
9 馬昆;民族地區(qū)低保群體貧困化問題研究[D];延邊大學;2016年
10 王高遠;農村中老年家庭消費行為分析[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6067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60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