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途徑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5 22:16
研究型大學作為創(chuàng)造高科技、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搖籃,其國際地位與作用在現(xiàn)代社會中越來越突出。中國建設與發(fā)展研究型大學,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需要,是提升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需要;鶎訉W術組織是大學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大學履行其三大職能的基礎和落腳點;鶎訉W術組織建設的水平直接關系到研究型大學各項建設的成敗。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建設存在結(jié)構與功能不完善,缺乏自主權和動力,學術氛圍不濃;國際化水平較低等問題。因此,探討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途徑,對于充分發(fā)揮基層學術組織在研究型大學中的職能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主要闡述我國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研究內(nèi)容、方法和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等。第二章概述,對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和學習型組織理論進行了整體概述。第三章則闡述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建設現(xiàn)狀、主要進展以及所出現(xiàn)的問題。第四章以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為實例,分析其建設的具體實施過程和特點,總結(jié)出建設的經(jīng)驗和啟示,作為探討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途徑的借鑒。第五章則試圖提出我國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
【文章來源】:東北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目的及研究意義
1.1.1 選題目的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內(nèi)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外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研究現(xiàn)狀
1.2.3 簡要評價
1.3 論文的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nèi)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途徑研究概述
2.1 研究型大學的內(nèi)涵與特征
2.1.1 研究型大學的內(nèi)涵
2.1.2 研究型大學的特征
2.2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職能特點及研究意義
2.2.1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
2.2.2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特點及職能
2.2.3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研究意義
2.3 研究的理論基礎——學習型組織理論
2.3.1 學習型組織的內(nèi)涵
2.3.2 學習型組織理論的主要觀點
2.3.3 學習型組織理論對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的指導意義
第3章 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現(xiàn)狀分析
3.1 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現(xiàn)狀
3.1.1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管理體制
3.1.2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運行現(xiàn)狀
3.2 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的主要進展
3.2.1 建設形式向多樣化轉(zhuǎn)變
3.2.2 改革設計向?qū)W校自主轉(zhuǎn)變
3.2.3 功能向人才培養(yǎng)、科研、社會服務為一體化轉(zhuǎn)變
3.2.4 運行管理向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協(xié)同發(fā)展轉(zhuǎn)變
3.3 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建設中面臨的問題
3.3.1 結(jié)構和功能仍不完善
3.3.2 有效運行機制的不完善,導致缺少學術自主性
3.3.3 基層學術組織之間,甚至是在基層學術組織內(nèi)部缺乏交流和溝通
3.3.4 民主的體現(xiàn)不明顯,個人壟斷較為嚴重
第4章 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途徑分析——以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為例
4.1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的總體概況
4.1.1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的背景
4.1.2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的原則和目標
4.2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的具體措施
4.2.1 確立"立足理工基礎,辦有理工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科"的發(fā)展戰(zhàn)略
4.2.2 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積極研究整體規(guī)劃
4.2.3 以學科創(chuàng)辦人為帶頭人,形成以資深教授為骨干的教師隊伍
4.2.4 打造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團隊,實行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全方位改革
4.3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經(jīng)驗借鑒
4.3.1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的經(jīng)驗借鑒
4.3.2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對于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的啟示
第5章 我國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的途徑
5.1 完善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的結(jié)構與功能
5.1.1 充分認識和完善組織自主性發(fā)展的結(jié)構,確保組織功能的順利實現(xiàn)
5.1.2 發(fā)揮基層學術組織負責人的領導和組織功能
5.1.3 在基層學術組織內(nèi)部建立個人愿景,完成自我超越
5.2 開展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基本要素的建設
5.2.1 確立研究領域和目標
5.2.2 集中精力打造優(yōu)勢學科
5.2.3 確保有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
5.2.4 引進高層次人才,建設師資隊伍、重視一流師資的選拔和聘用
5.3 樹立共同的、目標遠大的愿景
5.3.1 各自表述
5.3.2 文字匯整
5.3.3 愿景定案
5.4 建立多維立體的組織學習系統(tǒng)
5.4.1 凝聚全體教職員工的智慧和力量,打造團隊精神
5.4.2 建立信息交換暢通的管理系統(tǒng)
5.4.3 建立多樣化基層學術組織,促進學科交流、交叉、融合
5.4.4 加強國際合作交流
5.5 建全促進學習型組織成長的保障機制
5.5.1 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活動
5.5.2 創(chuàng)建良好學術氛圍、造就和諧組織群體
5.5.3 完善后勤保障機制,激發(fā)自我超越
5.5.4 投入足夠的科研經(jīng)費,為學術組織建設提供保障
第6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著及獲獎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邏輯基礎[J]. 鄭曉齊,王綻蕊. 教育研究. 2008(03)
[2]試析美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模式[J]. 鄭曉齊,王綻蕊. 高等教育研究. 2007(12)
[3]高校基層學術組織存在問題的原因及改革對策[J]. 胡成功. 高等教育研究. 2007(08)
[4]國內(nèi)學習型組織研究綜述[J]. 邵澤斌.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7(03)
[5]制度環(huán)境的變革與大學內(nèi)部治理結(jié)構創(chuàng)新[J]. 馬廷奇.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1)
[6]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存在問題的原因與對策[J]. 方海明.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2006(03)
[7]建設研究型大學[J]. 顧秉林. 中國科技獎勵. 2006(05)
[8]大學應創(chuàng)建成為“學習型高!盵J]. 鄒長城,王莉芬,劉慧玲. 當代教育論壇. 2005(13)
[9]謀劃改革的新突破 實現(xiàn)發(fā)展的新跨越——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幾點思考[J]. 周濟. 中國高等教育. 2004(17)
[10]學習型組織與學校學習型組織的構建[J]. 徐長江,鐘晨音. 教育探索. 2004(08)
碩士論文
[1]研究型學院學科建設研究[D]. 于文波.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938485
【文章來源】:東北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目的及研究意義
1.1.1 選題目的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國內(nèi)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外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研究現(xiàn)狀
1.2.3 簡要評價
1.3 論文的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nèi)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途徑研究概述
2.1 研究型大學的內(nèi)涵與特征
2.1.1 研究型大學的內(nèi)涵
2.1.2 研究型大學的特征
2.2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職能特點及研究意義
2.2.1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
2.2.2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特點及職能
2.2.3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研究意義
2.3 研究的理論基礎——學習型組織理論
2.3.1 學習型組織的內(nèi)涵
2.3.2 學習型組織理論的主要觀點
2.3.3 學習型組織理論對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的指導意義
第3章 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現(xiàn)狀分析
3.1 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現(xiàn)狀
3.1.1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管理體制
3.1.2 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運行現(xiàn)狀
3.2 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的主要進展
3.2.1 建設形式向多樣化轉(zhuǎn)變
3.2.2 改革設計向?qū)W校自主轉(zhuǎn)變
3.2.3 功能向人才培養(yǎng)、科研、社會服務為一體化轉(zhuǎn)變
3.2.4 運行管理向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協(xié)同發(fā)展轉(zhuǎn)變
3.3 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建設中面臨的問題
3.3.1 結(jié)構和功能仍不完善
3.3.2 有效運行機制的不完善,導致缺少學術自主性
3.3.3 基層學術組織之間,甚至是在基層學術組織內(nèi)部缺乏交流和溝通
3.3.4 民主的體現(xiàn)不明顯,個人壟斷較為嚴重
第4章 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途徑分析——以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為例
4.1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的總體概況
4.1.1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的背景
4.1.2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的原則和目標
4.2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的具體措施
4.2.1 確立"立足理工基礎,辦有理工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科"的發(fā)展戰(zhàn)略
4.2.2 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積極研究整體規(guī)劃
4.2.3 以學科創(chuàng)辦人為帶頭人,形成以資深教授為骨干的教師隊伍
4.2.4 打造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團隊,實行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全方位改革
4.3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經(jīng)驗借鑒
4.3.1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的經(jīng)驗借鑒
4.3.2 東北大學公共管理系建設對于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的啟示
第5章 我國研究型大學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建設的途徑
5.1 完善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的結(jié)構與功能
5.1.1 充分認識和完善組織自主性發(fā)展的結(jié)構,確保組織功能的順利實現(xiàn)
5.1.2 發(fā)揮基層學術組織負責人的領導和組織功能
5.1.3 在基層學術組織內(nèi)部建立個人愿景,完成自我超越
5.2 開展學習型基層學術組織基本要素的建設
5.2.1 確立研究領域和目標
5.2.2 集中精力打造優(yōu)勢學科
5.2.3 確保有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
5.2.4 引進高層次人才,建設師資隊伍、重視一流師資的選拔和聘用
5.3 樹立共同的、目標遠大的愿景
5.3.1 各自表述
5.3.2 文字匯整
5.3.3 愿景定案
5.4 建立多維立體的組織學習系統(tǒng)
5.4.1 凝聚全體教職員工的智慧和力量,打造團隊精神
5.4.2 建立信息交換暢通的管理系統(tǒng)
5.4.3 建立多樣化基層學術組織,促進學科交流、交叉、融合
5.4.4 加強國際合作交流
5.5 建全促進學習型組織成長的保障機制
5.5.1 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活動
5.5.2 創(chuàng)建良好學術氛圍、造就和諧組織群體
5.5.3 完善后勤保障機制,激發(fā)自我超越
5.5.4 投入足夠的科研經(jīng)費,為學術組織建設提供保障
第6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著及獲獎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的邏輯基礎[J]. 鄭曉齊,王綻蕊. 教育研究. 2008(03)
[2]試析美國研究型大學基層學術組織模式[J]. 鄭曉齊,王綻蕊. 高等教育研究. 2007(12)
[3]高校基層學術組織存在問題的原因及改革對策[J]. 胡成功. 高等教育研究. 2007(08)
[4]國內(nèi)學習型組織研究綜述[J]. 邵澤斌.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7(03)
[5]制度環(huán)境的變革與大學內(nèi)部治理結(jié)構創(chuàng)新[J]. 馬廷奇.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1)
[6]大學基層學術組織存在問題的原因與對策[J]. 方海明.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 2006(03)
[7]建設研究型大學[J]. 顧秉林. 中國科技獎勵. 2006(05)
[8]大學應創(chuàng)建成為“學習型高!盵J]. 鄒長城,王莉芬,劉慧玲. 當代教育論壇. 2005(13)
[9]謀劃改革的新突破 實現(xiàn)發(fā)展的新跨越——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的幾點思考[J]. 周濟. 中國高等教育. 2004(17)
[10]學習型組織與學校學習型組織的構建[J]. 徐長江,鐘晨音. 教育探索. 2004(08)
碩士論文
[1]研究型學院學科建設研究[D]. 于文波.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07
本文編號:29384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9384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