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行政官員道德風險的防范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價值取向、理論基礎、制度安排與研究方法——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的四維辨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福建師范大學》 2009年
我國行政官員道德風險的防范機制研究
翁燦銘
【摘要】: 委托代理理論從經濟學引入政治學與行政學后,代議民主制下政府和民眾的角色和關系更加明晰。民眾把權力交給政府,由占有信息優(yōu)勢的政府全權代理,政府則根據機構需要選用相關的人員來具體運行和操作這種權力,其中掌握主要權力的是為行政官員。行政官員由于其所處的地位,成為事實上的民眾權力的主要代理人員。而在委托代理機制下,由于信息的不對稱,行政官員容易在公利與私利的斗爭中走向迷途,產生道德風險行為。我國政府行政官員與廣大人民事實上也是基于這樣的一種委托代理機制下形成特定的關系。而在這種狀態(tài)下,由于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內部約束機制的不足,我國的行政官員很容易走向道德冒險之路;诖,當前構建對我國行政官員道德風險的防范機制顯得尤其必要。文章對道德風險相關理論進行簡要梳理,分析了我國行政官員的道德風險的成因及危害,最后在評析和總結東西方對行政官員道德防范的傳統(tǒng)機制的基礎上,探索我國行政官員道德風險的防范機制。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D630.3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郭小聰;聶勇浩;;行政倫理:降低行政官員道德風險的有效途徑[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趙震江,付子堂;論政治法治化[J];中外法學;1998年03期
3 李振通;國外公務員職業(yè)道德建設的法制化傾向及啟示[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4 陳奇彪;論行政道德的法制化[J];行政與法;2004年03期
5 陳華平;公務員道德建設的傳統(tǒng)視角及其局限[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吳玉宗,陳大永;淺析政府腐敗的動因及對政府腐敗的控制[J];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蘇濤;關于管理本質的思考——東方管理學派的探索[J];當代財經;2000年12期
2 龍登高;海外華商經營管理的探索——近十余年來的學術述評與研究展望[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2年03期
3 湯正華,韓玉啟;試論東西方管理文化的分野和融合[J];經濟與管理;2003年08期
4 向吉英;管理文化與文化管理[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5 朱國華;網絡時代經濟利益關系變動趨勢之若干方面[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6 楊銳;;論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教育途徑[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斌;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yè)組織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2 顧弘;從資源優(yōu)化配置的角度探究企業(yè)組織創(chuàng)新[D];復旦大學;2003年
3 李育紅;人為管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4 趙渤;人為價值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5 童繼生;中國建筑產業(yè)國際化戰(zhàn)略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6 張正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7 李新曦;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與人的素質塑造[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8 張曉燕;依法治國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9 董耀鵬;社會主義國有經濟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10 崔祿春;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熊平安;學校管理方式倫理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2 秦合舫;傳統(tǒng)思維對中國企業(yè)領導進行不確定性決策的影響[D];清華大學;2005年
3 裴森森;家族企業(yè)生命周期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蘇州大學;2005年
4 隋守鑫;基于和諧管理理論的家族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5 陳訓明;S文化觀視野下和諧鄉(xiāng)村的構建[D];福建農林大學;2007年
6 彭鵬;論社會正義[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7 張立慧;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歷史經驗[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8 高常營;渴望家園的回歸——世紀之交人文精神重建問題的反思[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9 趙瀾波;現代化進程中的生活方式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10 孫文營;論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趨勢、困境與出路[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朱錫平;腐敗行為的形成機理與反腐敗[J];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2期
2 熊水龍;試論我國轉型期的行政道德建設[J];行政論壇;2002年04期
3 劉瑞,吳振興;政府人是公共人而非經濟人[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4 張薇;行政道德建設中的制度倫理向度[J];中國行政管理;2003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隋鑫;;如何實現問責主體的多元化[J];知識經濟;2010年03期
2 石慶環(huán);王銘;;論英美兩國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歷史成因[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3 曾保根;;價值取向、理論基礎、制度安排與研究方法——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的四維辨析[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4 徐松林;;不依法辦事,我們都是“弱勢群體”[J];同舟共進;2010年02期
5 韓振法;;行政決策失誤責任追究機制研究[J];沈陽干部學刊;2010年01期
6 劉云英;彭捷;;論行政倫理的作用及價值原則[J];經營管理者;2010年03期
7 ;院士變“院仕”,權力在狂歡[J];理論與當代;2010年02期
8 廖魁星;;土地征收中政府行為失當的原因分析[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9 葉祝頤;;人大代表候選人公布財產倒逼財產公示[J];江淮法治;2010年01期
10 徐松林;;不依法辦事,我們都是“弱勢群體”[J];雜文月刊(選刊版);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應平;;論澳大利亞行政法上對基于他人命令作出行為的司法審查[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2 呂錫琛;;論王船山的官德思想[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學研討會船山研究論文集[C];2008年
3 李陽;曹亞東;;我國公共體育場館民營化的風險探析[A];第三屆全國體育產業(yè)學術會議文集[C];2008年
4 盧智增;;論服務型政府的問責體系構建[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孟繁華;宮立杰;;服務型政府問責體系建設[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何穎;;從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務的范式轉換[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于森;周恩毅;;我國服務型政府行政問責制建設之探討[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王仁彧;;理順行政問責思路 高效推進行政問責[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呂華;;和諧社會情境下政府危機決策的制度安排[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喻劍利;;新公共服務對中國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借鑒[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海南大學法學院學者 王琳;[N];廣州日報;2010年
2 本報評論員 吳銘;[N];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
3 南方日報記者 謝苗楓 吳哲 周志坤 趙楊;[N];南方日報;2010年
4 毛志成;[N];黑龍江日報;2010年
5 汪仲啟/綜述;[N];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早報特約評論員 文化學者 吳祚來;[N];東方早報;2010年
7 畢舸;[N];中國商報;2010年
8 編譯 劉光強 邱燕娜;[N];中國計算機報;2010年
9 彭永清 譯;[N];中國社會報;2010年
10 記者 李立;[N];法制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韓志明;行政責任困境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學;2006年
2 李薦國;基層行政官員績效考評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3 王連偉;密爾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4 冀名峰;國有糧食企業(yè)行為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3年
5 孫大雄;政治互動:利益集團與美國政府決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姜東進;美國文官政治化傾向的加強與總統(tǒng)控制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紅霞;古德諾政治與行政二分思想研究[D];燕山大學;2009年
3 丁鑫;地方政府行政問責制實施中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9年
4 李政;新公共服務視角下公民參與模式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5 張志遠;完善我國行政問責制的路徑選擇[D];湘潭大學;2009年
6 翁燦銘;我國行政官員道德風險的防范機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肖浩生;論我國行政問責制的法律規(guī)制[D];中南民族大學;2009年
8 張志強;和諧社會視野下的中國基層行政倫理建設[D];復旦大學;2009年
9 張德鵬;行政親和性研究[D];三峽大學;2008年
10 陳以松;行政問責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價值取向、理論基礎、制度安排與研究方法——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的四維辨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48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2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