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層緩傾巖質斜坡地下水作用機制及穩(wěn)定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紅層緩傾巖質斜坡地下水作用機制及穩(wěn)定性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滲流規(guī)律 物理力學作用 數(shù)值模擬 形成演化過程 緩傾巖質斜坡 川東紅層
【摘要】:強降雨條件下地下水作用對川東緩傾巖質滑坡大規(guī)模的爆發(fā)起到關鍵作用。以川東典型紅層緩傾巖質斜坡為例,通過現(xiàn)場調查和數(shù)值模擬等方法分析地下水滲流規(guī)律,并從地下水的物理作用和力學作用兩方面研究其變形破壞機制。研究結果表明:地下水在層狀和塊狀巖體斜坡中主要是通過原生層面和節(jié)理裂隙運移,孔隙水壓力主要集中在斜坡后緣,靠近前緣水壓力逐漸降低。川東緩傾巖質滑坡是在地下水的靜水壓力和物理軟化泥化共同作用的結果,降雨入滲形成的水平推力、揚壓力及軟弱結構面強度的降低導致滑坡的啟動;其形成演化過程可分為:1結構面形成與貫通階段;2泥巖夾層軟化階段;3強降雨啟動破壞階段。
【作者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災害防治技術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探礦工藝研究所;
【關鍵詞】: 滲流規(guī)律 物理力學作用 數(shù)值模擬 形成演化過程 緩傾巖質斜坡 川東紅層
【分類號】:P642.22
【正文快照】: 成都611734)四川東部地區(qū)廣泛分布紅層地層,以侏羅紀、白堊紀為主,并含有少量第三紀地層。一般由紅色砂巖、砂礫巖、粉砂巖、砂質頁巖和泥巖等交互組成,屬典型的層狀巖體,巖層產狀平緩,傾角多集中在0°~20°,形成川東地區(qū)特殊的緩傾紅層邊坡[1-4]。強降雨條件下,川東紅層地區(qū)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8條
1 王治華;杜明亮;郭兆成;賈偉潔;;緩傾滑坡地質力學模型研究——以馮店滑坡為例[J];地質力學學報;2012年02期
2 劉國昌;論緩傾斷裂[J];長安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1985年02期
3 王佳權;;緩傾狀順層巖石邊坡冰脹作用失穩(wěn)初探[J];貴州水力發(fā)電;2009年03期
4 王佳權;段竹;;試論緩傾順層巖石邊坡整體失穩(wěn)之成因[J];貴州地質;2009年02期
5 盧海峰;陳從新;袁從華;于洪丹;沈強;;巴東組紅層軟巖緩傾順層邊坡破壞機制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S2期
6 胡耀飛;張勇;靳曉光;;基于現(xiàn)場實測的緩傾硬性結構面連通率統(tǒng)計[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1年04期
7 祁生文;伍法權;常中華;劉海燕;司維兵;;三峽地區(qū)奉節(jié)縣城緩傾層狀岸坡變形破壞模式及成因機制[J];巖土工程學報;2006年01期
8 ;[J];;年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趙權利;緩傾滑坡中承壓水作用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張玲;重慶地區(qū)緩傾順向泥巖斜坡穩(wěn)定性判別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9247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924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