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蛋交接耐壓殼仿生研究
本文關鍵詞:多蛋交接耐壓殼仿生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耐壓殼 多蛋交接 蛋形函數(shù) 仿生設計
【摘要】:以鵝蛋殼為生物原型,開展了多蛋交接耐壓殼仿生設計及性能研究工作。首先,通過蛋殼生物學試驗,建立了蛋形函數(shù);其次,對深海多蛋交接耐壓殼進行設計,建立了蛋殼個數(shù)分別為2、3、4、5、6的數(shù)值模型,研究其臨界屈曲載荷、極限強度載荷和儲備浮力特性;最后,通過正交試驗設計,分析了多蛋交接耐壓殼主要幾何參數(shù)對其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結果表明:Kitching蛋形函數(shù)與鵝蛋經(jīng)線的吻合程度最高,其長軸與偏心距之比取45,蛋形系數(shù)取0.69;深海多蛋交接耐壓殼的臨界屈曲載荷遠大于極限強度載荷,即極限強度載荷為結構設計的主要因素;蛋形殼個數(shù)對極限強度載荷和浮力系數(shù)影響很小;蛋形殼厚度對極限強度載荷和浮力系數(shù)影響較大;加強肋對浮力系數(shù)影響較小,而對極限強度載荷影響較大。
【作者單位】: 江蘇科技大學;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
【關鍵詞】: 耐壓殼 多蛋交接 蛋形函數(shù) 仿生設計
【分類號】:U661.4;;TE58
【正文快照】: 0引言潛水器是大洋勘查與深?茖W研究的重要裝備,作為潛水器的重要組成部分,耐壓殼起著保障下潛過程中內(nèi)部設備正常工作和人員健康安全的作用,其質量占潛水器總重的1/4~1/2。耐壓殼的設計對潛水器安全性、機動性、空間利用率和人機環(huán)等性能具有重要影響[1-2],F(xiàn)役的深海耐壓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祁恩榮;崔維成;萬正權;;大型雙殼油船舶體極限強度比較研究(英文)[A];2005年船舶結構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祁恩榮;崔維成;;損傷船舶極限強度可靠性分析[A];2007年船舶力學學術會議暨《船舶力學》創(chuàng)刊十周年紀念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師桂杰;Atilla Incecik;王德禹;;含裂紋損傷的船體結構極限強度分析[A];紀念徐秉漢院士船舶與海洋結構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秦洪德;王雷;劉明瑞;;船體極限強度評估的理想結構單元法研究綜述[A];紀念徐秉漢院士船舶與海洋結構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裴志勇;藤久保昌彥;矢尾哲也;;受損船底板極限強度研究[A];第22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3年
6 王佳穎;張世聯(lián);;縱向箱型梁艙段極限強度試驗研究[A];2011年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12年
7 嵇春艷;張峗;;半潛式平臺全壽命期極限強度隨機預報方法研究[A];中國鋼結構協(xié)會海洋鋼結構分會2010年學術會議暨第六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舒鑫;吳劍國;洪英;;破損后船體剩余極限強度的分析[A];紀念徐秉漢院士船舶與海洋結構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楊平;許明財;潘晉;;船體結構極限強度的影響因素及敏感度分析[A];2004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任慧龍;李陳峰;;基于遞增塑性破壞的船體極限強度分析研究[A];2007年船舶力學學術會議暨《船舶力學》創(chuàng)刊十周年紀念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師桂杰;集裝箱船船體結構極限強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2 孫克淋;具有缺陷板的船體極限強度可靠性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3 江曉俐;基于船舶總縱極限強度的可靠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4 王芳;具有裂紋損傷的船舶結構剩余極限強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5 馮亮;基于強度穩(wěn)定綜合理論的船體結構極限強度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2年
6 楊平;船體結構極限強度及破損剩余強度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7 尚高峰;輕量化船舶結構極限強度研究[D];中國艦船研究院;2011年
8 王燕舞;考慮腐蝕影響船舶結構極限強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9 張婧;艦船結構在爆炸作用下的非線性響應及可靠性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曉彥;含裂紋損傷FPSO結構的剩余極限強度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5年
2 舒鑫;破損后船舶剩余極限強度及可靠性分析[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李繼中;考慮低溫影響的LNG船極限強度與剩余極限強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4 李賀;W2000C 80塔架強度問題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5 謝天;基于全壽命周期的船體極限強度計算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6 劉斌;小水線面雙體船極限強度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7 于麟川;船體總縱極限強度簡化計算方法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8 黃迎春;散貨船完整極限強度及破損剩余強度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9 ZOUAOUCHA Rabah;基于非線性有限元方法的箱梁極限強度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10 吳皓晨;基于能量原理的極限強度相似預報[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223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82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