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工程管理論文 >

基于壓電復合材料的振動能量采集裝置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9 17:36

  本文關鍵詞:基于壓電復合材料的振動能量采集裝置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能量收集 壓電效應 壓電材料 PVDF


【摘要】:壓電振動能量收集器因其結構簡單、易于加工、無污染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應用于電池更換維修困難、環(huán)境惡劣、功耗需求低等場合。壓電振動能量收集結構主要是利用壓電材料的壓電效應來俘獲環(huán)境中的能量,本文即是以壓電復合材料為基礎,設計了振動能量收集結構并研究了其參數(shù)優(yōu)化問題。具體研究內容如下。首先,本文基于成膜-拉伸-極化制作工藝制作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壓電薄膜,分析了該工藝中可能影響壓電性能的因素,研究了壓電薄膜寬度與其輸出電壓的關系,以及納米纖維材料對其壓電性能的影響。其次,基于壓電懸臂梁的機電耦合系數(shù)正比于懸臂梁發(fā)電部位始末處振型斜率差的理論,改進了傳統(tǒng)的懸臂梁結構,并建立方程對改進結構的振型進行了理論計算和分析。理論分析表明,與傳統(tǒng)結構相比,該改進結構的懸臂梁發(fā)電部位始末處振型斜率差確實得到了提高,并通過實驗驗證了該改進方法的正確性。最后,基于改進的懸臂梁結構,設計了一種收集地基振動能的能量收集結構,采用質量-彈簧-阻尼系統(tǒng)建立了與其對應的理論模型,并對該理論模型進行了參數(shù)優(yōu)化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為了獲得較高的輸出功率,支撐桿應該選用剛度大、質量輕的材質,并使得懸臂梁的剛度約為支撐桿剛度的0.15倍。
【關鍵詞】:能量收集 壓電效應 壓電材料 PVDF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B33;TB53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緒論9-22
  • 1.1 課題背景與意義9-10
  • 1.2 小能量收集概述10-13
  • 1.2.1 小能量收集定義10-11
  • 1.2.2 可用能量源11-12
  • 1.2.3 振動能-電能轉換機理12-13
  • 1.3 壓電振動能量收集技術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3-20
  • 1.3.1 壓電材料研究現(xiàn)狀13-15
  • 1.3.2 振動能量收集結構研究現(xiàn)狀15-18
  • 1.3.3 能量收集電路研究現(xiàn)狀18-20
  • 1.4 本文研究目內容及論文結構20-21
  • 1.4.1 研究內容20
  • 1.4.2 論文結構20-21
  • 1.5 本章小結21-22
  • 2 PVDF壓電薄膜制備流程22-36
  • 2.1 引言22-26
  • 2.1.1 PVDF簡介22-24
  • 2.1.2 β型PVDF壓電薄膜制備方法簡介24-25
  • 2.1.3 本文制備流程簡介25-26
  • 2.1.4 實驗材料與所需設備26
  • 2.2 PVDF初始膜制備26-29
  • 2.2.1 制備流程26-27
  • 2.2.2 實驗操作過程27-29
  • 2.2.3 注意事項29
  • 2.3 高溫單軸拉伸29-31
  • 2.3.1 拉伸目的29-30
  • 2.3.2 拉伸過程30-31
  • 2.3.3 拉伸工藝關鍵點31
  • 2.4 常溫分步極化處理31-34
  • 2.4.1 極化原理與目的31-32
  • 2.4.2 極化過程32-33
  • 2.4.3 注意事項33-34
  • 2.5 電極制作34-35
  • 2.6 本章小結35-36
  • 3 PVDF壓電薄膜壓電性能測試與研究36-43
  • 3.1 PVDF的壓電性36
  • 3.2 測試原理與測試系統(tǒng)搭建36-38
  • 3.2.1 測試原理36-37
  • 3.2.2 測試系統(tǒng)搭建37-38
  • 3.3 輸出電壓測量38-40
  • 3.3.1 輸出電壓與壓電薄膜面積關系38-40
  • 3.3.2 納米Si O2纖維材料對輸出電壓的影響40
  • 3.4 PVDF壓電薄膜表征40-42
  • 3.4.1 XRD分析40-42
  • 3.4.2 SEM分析42
  • 3.5 本章小結42-43
  • 4 壓電懸臂梁結構理論分析43-56
  • 4.1 壓電懸臂梁簡介43-44
  • 4.2 壓電懸臂梁理論分析44-49
  • 4.2.1 建模方法簡介44-46
  • 4.2.2 無阻尼自由振動模態(tài)分析46-48
  • 4.2.3 機電耦合模型分析48-49
  • 4.3 改進懸臂梁結構49-55
  • 4.3.1 改進結構49-50
  • 4.3.2 方程建立50-53
  • 4.3.3 Matlab振型求解53-55
  • 4.4 本章小結55-56
  • 5 改進懸臂梁結構能量收集實驗56-62
  • 5.1 測試方法56
  • 5.2 實驗測試過程56-59
  • 5.2.1 壓電材料與測試設備56-58
  • 5.2.2 壓電振子制作58-59
  • 5.2.3 實驗過程59
  • 5.3 實驗結果處理與分析59-61
  • 5.4 本章小結61-62
  • 6 振動能量收集裝置62-70
  • 6.1 理論模型62-63
  • 6.2 方程建立及求解63-65
  • 6.2.1 方程建立63-64
  • 6.2.2 Matlab求解64-65
  • 6.3 參數(shù)分析65-69
  • 6.3.1 質量塊M1的影響65-66
  • 6.3.2 質量塊M2的影響66
  • 6.3.3 彈簧K1的影響66-67
  • 6.3.4 彈簧K2的影響67-69
  • 6.4 本章小結69-70
  • 結論70-71
  • 致謝71-72
  • 參考文獻72-77
  • 附錄77-82
  • 攻讀碩士期間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8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國華;靳曉雄;侯艷芳;張凱;;壓電復合板彎曲性能分析[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0年08期

2 姚軍,李岳鋒,姚起杭;壓電梁的主動消振實驗研究[J];應用力學學報;2001年S1期

3 孫浩;楊智春;于哲峰;;基于極點配置參數(shù)優(yōu)化的壓電分流阻尼抑振研究[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4 王小兵;陳建軍;高偉;杜雷;馬芳;;壓電智能板結構的H_∞振動控制[J];應用力學學報;2005年04期

5 張京軍;何麗麗;王二成;高瑞貞;;壓電智能結構振動主動控制傳感器/驅動器的位置優(yōu)化設計[J];工程力學;2010年01期

6 張立;楊曉剛;馬廣龍;劉景;;飛機壁板的壓電減振優(yōu)化設計研究[J];電聲技術;2012年04期

7 孫智慧;李偉;;壓電振動給料技術及裝置的研究進展[J];包裝與食品機械;2013年03期

8 王宗利,林啟榮,劉正興;壓電智能梁的狀態(tài)相關LQR振動控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9 鄭世杰;八節(jié)點壓電固體單元的再研究[J];壓電與聲光;2004年04期

10 溫永清;劉小魚;魯飛;孫良成;劉樹峰;賈濤;;壓電發(fā)電技術及其應用研究[J];稀土;201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道慶;劉碧龍;李曉東;田靜;;智能吸聲控制中壓電片位置的選取[A];中國聲學學會2007年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7年

2 匡友弟;王卓;李國清;陳傳堯;;節(jié)式壓電梁的電阻抗模擬和實驗研究[A];第二屆全國壓電和聲波理論及器件技術研討會摘要集[C];2006年

3 尹瀟然;李國清;徐巍;繆幸圓;;有限元法與阻抗法分析壓電智能梁的傳感與激勵[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4 楊亞東;王軍;馮國旭;程小全;;壓電懸臂梁的壓電片位置及主動控制研究[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二卷)[C];2010年

5 徐巍;李國清;尹瀟然;繆幸圓;;有限元法與阻抗法分析壓電激勵下的彈性薄板[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6 段吉棟;何遠航;;壓電蜂窩結構振動控制研究[A];北京力學會第20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7 袁學帥;陳富軍;姚林泉;;壓電層合結構的子域配點法[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8 吳鵬;曹東興;;一種新型壓電俘能器的動力學建模及振動特性分析[A];北京力學會第20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9 裘進浩;季宏麗;劉建;朱孔軍;;壓電功能器件及其在智能結構中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壓電和聲波理論及器件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張立;郭定文;王秋蓉;;壓電降噪的多物理場建模分析方法[A];運輸噪聲的預測與控制——2009全國環(huán)境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浙江 張培君;壓電式電子門鈴[N];電子報;2007年

2 臺灣省臺北市 何X山;用壓電式蜂鳴器產生 直流電壓的實驗[N];電子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天兵;壓電智能結構振動主動控制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2 郭抗抗;雙穩(wěn)態(tài)壓電懸臂梁俘能器的動態(tài)響應及發(fā)電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5年

3 龐帥;風致壓電振動能量收集與存儲技術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6年

4 徐振龍;磁力耦合壓電電磁復合俘能器發(fā)電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5 魏勝;基于碰撞致上變頻原理的壓電能量收集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陳奕聲;路面車致變形的壓電俘能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7 陳圣兵;基于壓電分流陣列的帶隙調控及振動抑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8 胡洪平;低頻壓電俘能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9 王紅艷;梁結構壓電及壓電電磁復合俘能器模型的建立與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10 閆震;提高壓電振動發(fā)電機發(fā)電能力的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佳琦;基于諧振式懸臂梁的壓電—電磁復合俘能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崔興可;微尺度壓電振動發(fā)電機構動力學分析與微電源設計[D];山東大學;2015年

3 陳丹鵬;薄壁板氣動彈性非線性振動的壓電俘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冉令坤;壓電曲殼結構動力形狀控制及優(yōu)化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5 劉杉;振動發(fā)電與壓電發(fā)電混合式能量捕獲裝置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王大宇;基于移動終端的復合梁結構壓電發(fā)電技術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7 賈元輝;埋置壓電裝置瀝青混凝土制備與性能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5年

8 張?zhí)N馨;壓電非線性俘能電路及其在道路狀態(tài)監(jiān)測中的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9 張錦;基于壓電纖維復合材料的柔性結構振動半主動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10 鄧文;基于壓電阻抗模型參數(shù)識別的結構健康監(jiān)測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82182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82182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dfe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