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現代地裂縫影響因素及危險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4 20:27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衡水市頻繁發(fā)生地裂縫災害,地裂縫所經之處造成了大量財產損失。地裂縫災害具有“不可抗拒性”,因而對一個地區(qū)的地裂縫易發(fā)危險性開展分析評價,將為地裂縫災害的防治和保障工程建設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廣泛收集了衡水市近年來地裂縫發(fā)育的有關資料,總結了衡水市地裂縫的發(fā)育與分布規(guī)律。衡水市地裂縫分布最密集的區(qū)域位于北部的安平縣、饒陽縣以及深州市北部。從分布位置來看,衡水市北部地裂縫有沿活動斷層分布的特征。從產生的時間來看,衡水市地裂縫是伴隨著地下水的大量開采而加速發(fā)育的。衡水市地裂縫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為定量評價這些因素對地裂縫的影響大小,本文選取了對地裂縫發(fā)育影響較大的六個因素,并用灰色關聯度法計算了各因素與地裂縫之間的關聯程度。關聯度按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深層地下水埋深﹥淺層地下水埋深﹥第四系沉積厚度﹥地面沉降量﹥距第四系活動斷層距離﹥地形地貌。此關聯度排序說明地下水是影響地裂縫的最主要因素,開采地下水加速了地裂縫的發(fā)育。地裂縫的產生兼具必然性和偶然性。其必然性在于,在一定的地質條件與外力作用下,土層必會達到受力極限而產生破裂。其偶然性在于,地裂縫的產生受到...
【文章來源】:河北地質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衡水市地裂縫分布圖
衡水市地裂縫走向玫瑰花圖
衡水市地裂縫與活動斷層分布關系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改進灰色關聯法的現代地裂縫影響因素分析——以衡水地區(qū)為例[J]. 齊劍峰,畢攀,何芳. 河北地質大學學報. 2018(03)
[2]衡水市深層地下水開采量變化特征及對環(huán)境影響分析[J]. 張家興,張學知. 水利科技與經濟. 2016(06)
[3]基于三維地震勘探研究地裂縫空間展布特征[J]. 杜文鳳,彭蘇萍,師素珍.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6(04)
[4]基于UDEC數值模擬的滑動型地裂縫發(fā)育規(guī)律[J]. 劉輝,劉小陽,鄧喀中,雷少剛,卞正富. 煤炭學報. 2016(03)
[5]日地溝泥石流危險性的模糊數學法評價[J]. 于志凡,鄧英爾,趙甫. 路基工程. 2016(01)
[6]活斷層地表地裂縫變形特征試驗[J]. 朱小景,潘一山,唐治,代樹紅,陳靜.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2)
[7]河北平原斷層蠕滑地裂縫成因分析[J]. 馬學軍,楊旭東,賈國欣. 中國地質調查. 2015(08)
[8]河北省衡水地區(qū)第四紀中—晚期標準地層剖面的建立及其地質含義[J]. 盧海峰,王金艷,王瑞. 現代地質. 2014(05)
[9]基于GIS熵指數與Logistic回歸模型的地裂縫災害評價研究[J]. 余文平,孫樹林,王天宇,劉小芳,魏永耀.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04)
[10]基于GIS的渭河盆地地裂縫災害危險性評價[J]. 郭晉燕,盧玉東,張駿,彭建兵.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 2013(05)
碩士論文
[1]衡水地區(qū)地面沉降機理及地面沉降預測[D]. 王鳴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6
本文編號:3495305
【文章來源】:河北地質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衡水市地裂縫分布圖
衡水市地裂縫走向玫瑰花圖
衡水市地裂縫與活動斷層分布關系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改進灰色關聯法的現代地裂縫影響因素分析——以衡水地區(qū)為例[J]. 齊劍峰,畢攀,何芳. 河北地質大學學報. 2018(03)
[2]衡水市深層地下水開采量變化特征及對環(huán)境影響分析[J]. 張家興,張學知. 水利科技與經濟. 2016(06)
[3]基于三維地震勘探研究地裂縫空間展布特征[J]. 杜文鳳,彭蘇萍,師素珍.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6(04)
[4]基于UDEC數值模擬的滑動型地裂縫發(fā)育規(guī)律[J]. 劉輝,劉小陽,鄧喀中,雷少剛,卞正富. 煤炭學報. 2016(03)
[5]日地溝泥石流危險性的模糊數學法評價[J]. 于志凡,鄧英爾,趙甫. 路基工程. 2016(01)
[6]活斷層地表地裂縫變形特征試驗[J]. 朱小景,潘一山,唐治,代樹紅,陳靜.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2)
[7]河北平原斷層蠕滑地裂縫成因分析[J]. 馬學軍,楊旭東,賈國欣. 中國地質調查. 2015(08)
[8]河北省衡水地區(qū)第四紀中—晚期標準地層剖面的建立及其地質含義[J]. 盧海峰,王金艷,王瑞. 現代地質. 2014(05)
[9]基于GIS熵指數與Logistic回歸模型的地裂縫災害評價研究[J]. 余文平,孫樹林,王天宇,劉小芳,魏永耀.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04)
[10]基于GIS的渭河盆地地裂縫災害危險性評價[J]. 郭晉燕,盧玉東,張駿,彭建兵. 防災減災工程學報. 2013(05)
碩士論文
[1]衡水地區(qū)地面沉降機理及地面沉降預測[D]. 王鳴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6
本文編號:34953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49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