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墨內襯紙復合工藝參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0 16:18
目的確定凹印紙鋁復合的印刷速度和壓力,為凹印銀墨印刷生產煙標內襯紙?zhí)峁┗A生產數據。方法以幅寬650mm凹印復合機為基礎,進行內襯紙原紙和銀墨的復合印刷,并在預實驗過程中采集數據,并通過插值擬合法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確定最佳印刷速度和印刷壓力。結果根據油墨轉移量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在1000 r/min,3 MPa條件下得到較好的油墨轉移量;對上機實驗所得的實驗結果進行插值擬合,插值并進行十階擬合計算后得出,在1050 r/min,2.79 MPa時,內襯紙表面銀墨油墨轉移量效果最佳。結論初步驗證了凹印印刷銀墨進行煙標內襯紙的可行性,為煙標內襯紙復合提供了一種新的復合思路和方法。
【文章來源】:包裝工程. 2020,41(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FA/JA系列上皿電子天平
凹印銀墨復合是指通過凹印在內襯紙軟紙表面印刷水性金屬油墨[5],因銀墨[6]具有較強遮蓋力和金屬光澤[7],可以在紙張表面形成一層有金屬光澤的含鋁金屬顆粒[8]墨層,從而完成紙鋁復合。生產過程見圖1。在傳統(tǒng)煙標內襯紙生產加工過程中,皆通過凹印設備進行紙鋁復合、印刷色漿及壓紋。傳統(tǒng)工藝生產鋁箔紙生產周期較長、易出現粘合劑殘留、紙鋁分層等質量問題。若通過凹印復合設備進行銀墨印刷,采用印刷的方式完成紙鋁復合與紋路的生產,不僅可以減少生產環(huán)節(jié),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減少鋁的用量。
650 mm凹印復合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紋理細節(jié)保持的圖像插值算法[J]. 宋剛,杜宏偉,王平,劉新新,韓慧健. 計算機科學. 2019(S1)
[2]水性色漿在鋁箔表面凹印工藝過程研究[J]. 胡陽,何邦貴,顧文娟,王寶金,王超,周玲. 包裝工程. 2017(23)
[3]紙基復合材料水性凹印金屬油墨的研究[J]. 王睿,何邦貴,陳磊,張雄,王超,周玲. 價值工程. 2017(06)
[4]水性金、銀墨的研發(fā)與應用方案[J]. 范淳. 印刷技術. 2016(20)
[5]真空鍍鋁內襯紙在包裝設備上的適應性研究[J]. 湯德芳,丁蔚,李淑萍,王輝,杜芳琪. 包裝工程. 2015(21)
[6]印刷速度與油墨轉移率關系的研究[J]. 王振海. 印刷技術. 2015(05)
[7]印刷壓力對印品質量影響的研究[J]. 余竹. 印刷世界. 2013(02)
[8]紙張拉毛與其印刷適性的研究[J]. 黃穎為,牛曉嬌,畢菲. 西安理工大學學報. 2012(02)
[9]鋁塑復合包材的開發(fā)應用[J]. 薛福連. 中國包裝. 2012(02)
[10]鋁箔紙凹印故障及處理方法[J]. 崔永杰.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 2011(04)
本文編號:3353820
【文章來源】:包裝工程. 2020,41(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FA/JA系列上皿電子天平
凹印銀墨復合是指通過凹印在內襯紙軟紙表面印刷水性金屬油墨[5],因銀墨[6]具有較強遮蓋力和金屬光澤[7],可以在紙張表面形成一層有金屬光澤的含鋁金屬顆粒[8]墨層,從而完成紙鋁復合。生產過程見圖1。在傳統(tǒng)煙標內襯紙生產加工過程中,皆通過凹印設備進行紙鋁復合、印刷色漿及壓紋。傳統(tǒng)工藝生產鋁箔紙生產周期較長、易出現粘合劑殘留、紙鋁分層等質量問題。若通過凹印復合設備進行銀墨印刷,采用印刷的方式完成紙鋁復合與紋路的生產,不僅可以減少生產環(huán)節(jié),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減少鋁的用量。
650 mm凹印復合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紋理細節(jié)保持的圖像插值算法[J]. 宋剛,杜宏偉,王平,劉新新,韓慧健. 計算機科學. 2019(S1)
[2]水性色漿在鋁箔表面凹印工藝過程研究[J]. 胡陽,何邦貴,顧文娟,王寶金,王超,周玲. 包裝工程. 2017(23)
[3]紙基復合材料水性凹印金屬油墨的研究[J]. 王睿,何邦貴,陳磊,張雄,王超,周玲. 價值工程. 2017(06)
[4]水性金、銀墨的研發(fā)與應用方案[J]. 范淳. 印刷技術. 2016(20)
[5]真空鍍鋁內襯紙在包裝設備上的適應性研究[J]. 湯德芳,丁蔚,李淑萍,王輝,杜芳琪. 包裝工程. 2015(21)
[6]印刷速度與油墨轉移率關系的研究[J]. 王振海. 印刷技術. 2015(05)
[7]印刷壓力對印品質量影響的研究[J]. 余竹. 印刷世界. 2013(02)
[8]紙張拉毛與其印刷適性的研究[J]. 黃穎為,牛曉嬌,畢菲. 西安理工大學學報. 2012(02)
[9]鋁塑復合包材的開發(fā)應用[J]. 薛福連. 中國包裝. 2012(02)
[10]鋁箔紙凹印故障及處理方法[J]. 崔永杰.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 2011(04)
本文編號:33538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353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