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固方式對小凈距隧道地表沉降影響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29 07:55
以北京市某4線并行小凈距地鐵隧道為依托,采用有限元和現(xiàn)場檢測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在并行小凈距隧道修建過程中所引起的地表沉降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過對深孔注漿加固、深孔注漿+徑向注漿加固、對拉錨桿加固、深孔注漿加對拉錨桿加固4種加固方式在不同凈距條件下對地表沉降的影響進行了模擬,得出對地表沉降的控制效果由小到大為:無加固措施<對拉錨桿加固小于深孔注漿加固<深孔注漿+對拉錨桿加固<深孔注漿+徑向注漿加固。Ⅵ級圍巖下的4線并行小凈距隧道,其地表沉降曲線呈現(xiàn)單峰值形式,且最大值位于2、3號洞室中心附近,2、3號洞室拱頂沉降值>1、3洞室。該研究數(shù)值模擬與現(xiàn)場實測規(guī)律基本吻合,表明有限元模擬計算方法預(yù)測小凈距隧道施工過程中對地表沉降影響具有指導(dǎo)意義。
【文章來源】:市政技術(shù). 2020,38(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4線暗挖段平面位置圖
圖1 4線暗挖段平面位置圖在該段場地內(nèi)層間潛水—承壓水(三)、承壓水(四)—(六)的測壓水位均位于結(jié)構(gòu)頂板以上,含水層主要為粉土和砂土層,對工程施工安全影響較大。地下水對施工的不利影響主要為如下幾點:
采用有限元軟件Midas GTSNX建立模型(見圖3),隧道斷面尺寸與支護參數(shù)從北京地鐵17號線施工圖設(shè)計中選取,隧道斷面為6.48 m×6.62 m。該模型則采用Modified Mohr-Coulomb。考慮到邊界效應(yīng)的存在,一般選取計算范圍沿隧道的洞徑方向為3~5倍的洞徑,隧道仰拱到模型底面邊界距離為30.38 m,隧道邊墻距左、右邊界的距離為42.05 m,上部邊界取至地表,模型的尺寸確定為:112 m(X方向)×53 m(Y方向)。隧道采取全斷面法開挖,用梁單元模擬。深孔注漿外1.5 m,內(nèi)0.5 m,徑向注漿為中夾巖柱部分,等效于圍巖參數(shù)性質(zhì)的提高。單個洞室開挖穩(wěn)定后,開挖另一個洞室。在該次模擬中采用與實際開挖相同的順序,即先開挖1、3號洞室,后開挖2、4號洞室。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四線并行盾構(gòu)隧道下穿火車站股道沉降特征研究[J]. 王強,謝雄耀,黃鐘暉,齊勇. 巖石力學(xué)與工程學(xué)報. 2017(S2)
[2]小凈距三線隧道淺埋暗挖的地表沉降特征[J]. 李金奎,梁文靜,魏賢科. 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 2015(12)
[3]三線并行小凈距大跨度隧道群施工技術(shù)[J]. 李波. 西部探礦工程. 2012(01)
[4]城市地鐵淺埋暗挖法隧道鄰近施工理論與關(guān)鍵控制技術(shù)[J]. 孔恒,王夢恕. 市政技術(shù). 2011(01)
[5]淺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術(shù)的發(fā)展[J]. 賀長俊,蔣中庸,劉昌用,鄒彪. 市政技術(shù). 2009(03)
[6]雙線平行隧道地表沉降曲線形狀預(yù)測分析[J]. 陳揚勛,楊獻永. 山西建筑. 2009(13)
[7]地下工程近距離穿越地鐵既有線施工技術(shù)綜述[J]. 童利紅,徐禎祥. 市政技術(shù). 2008(02)
[8]城市漸變小間距隧道施工關(guān)鍵技術(shù)探討[J]. 王巨創(chuàng). 隧道建設(shè). 2007(05)
[9]小凈距隧道建設(shè)的若干問題綜述[J]. 唐雨春,徐林生,金美海. 隧道建設(shè). 2007(01)
[10]隧道工程淺埋暗挖法施工要點[J]. 王夢恕. 隧道建設(shè). 2006(05)
本文編號:3308934
【文章來源】:市政技術(shù). 2020,38(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4線暗挖段平面位置圖
圖1 4線暗挖段平面位置圖在該段場地內(nèi)層間潛水—承壓水(三)、承壓水(四)—(六)的測壓水位均位于結(jié)構(gòu)頂板以上,含水層主要為粉土和砂土層,對工程施工安全影響較大。地下水對施工的不利影響主要為如下幾點:
采用有限元軟件Midas GTSNX建立模型(見圖3),隧道斷面尺寸與支護參數(shù)從北京地鐵17號線施工圖設(shè)計中選取,隧道斷面為6.48 m×6.62 m。該模型則采用Modified Mohr-Coulomb。考慮到邊界效應(yīng)的存在,一般選取計算范圍沿隧道的洞徑方向為3~5倍的洞徑,隧道仰拱到模型底面邊界距離為30.38 m,隧道邊墻距左、右邊界的距離為42.05 m,上部邊界取至地表,模型的尺寸確定為:112 m(X方向)×53 m(Y方向)。隧道采取全斷面法開挖,用梁單元模擬。深孔注漿外1.5 m,內(nèi)0.5 m,徑向注漿為中夾巖柱部分,等效于圍巖參數(shù)性質(zhì)的提高。單個洞室開挖穩(wěn)定后,開挖另一個洞室。在該次模擬中采用與實際開挖相同的順序,即先開挖1、3號洞室,后開挖2、4號洞室。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四線并行盾構(gòu)隧道下穿火車站股道沉降特征研究[J]. 王強,謝雄耀,黃鐘暉,齊勇. 巖石力學(xué)與工程學(xué)報. 2017(S2)
[2]小凈距三線隧道淺埋暗挖的地表沉降特征[J]. 李金奎,梁文靜,魏賢科. 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 2015(12)
[3]三線并行小凈距大跨度隧道群施工技術(shù)[J]. 李波. 西部探礦工程. 2012(01)
[4]城市地鐵淺埋暗挖法隧道鄰近施工理論與關(guān)鍵控制技術(shù)[J]. 孔恒,王夢恕. 市政技術(shù). 2011(01)
[5]淺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術(shù)的發(fā)展[J]. 賀長俊,蔣中庸,劉昌用,鄒彪. 市政技術(shù). 2009(03)
[6]雙線平行隧道地表沉降曲線形狀預(yù)測分析[J]. 陳揚勛,楊獻永. 山西建筑. 2009(13)
[7]地下工程近距離穿越地鐵既有線施工技術(shù)綜述[J]. 童利紅,徐禎祥. 市政技術(shù). 2008(02)
[8]城市漸變小間距隧道施工關(guān)鍵技術(shù)探討[J]. 王巨創(chuàng). 隧道建設(shè). 2007(05)
[9]小凈距隧道建設(shè)的若干問題綜述[J]. 唐雨春,徐林生,金美海. 隧道建設(shè). 2007(01)
[10]隧道工程淺埋暗挖法施工要點[J]. 王夢恕. 隧道建設(shè). 2006(05)
本文編號:33089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30893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