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域選擇生長法制備特殊浸潤性表面及應用研究
【學位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B66
【部分圖文】:
結霜覆冰會增加飛機的飛行阻力,嚴重影響飛行器的操控性,程中的安全性。所以研究結霜和覆冰的機理,以及防結霜防覆經(jīng)引起國內(nèi)外研究學者的關注[2-4]。荷葉、水黽等自然生物啟發(fā),超疏水材料可以通過較大的接觸角糙結構捕獲的空氣氣墊延長材料表面結霜覆冰的時間,同時較使液滴在相變之前快速滾落,因此超疏水表面因其獨特的表面元協(xié)同結構在結霜覆冰方面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超疏水現(xiàn)象自清潔效應,如圖 1-1 所示,水滴在荷葉表面以水珠形式存在表面,并且十分容易滾動,這樣的表面被研究者稱為超疏水表的許多動植物身上同樣可以觀察到超疏水現(xiàn)象,例如水稻葉具自清潔效應;水黽在水面上能夠快速行走,主要得益于它的腿特性[5-7]。隨著研究的進行與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許多研究人員陸法制備出了超疏水表面。同時正是由于超疏水表面具有獨特的減阻、油水分離、防結霜、防覆冰、液體輸運、生物醫(yī)藥、抗各個方面呈現(xiàn)了廣泛的應用前景[8-10]。
圖 1-2 化學刻蝕得到的鋁表面微觀形貌與接觸角[15]激光刻蝕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刻蝕技術,它利用激光束和物質(zhì)之間的作用對材料進行微加工。相對其他制備方法,激光刻蝕法對材料表面的控為細致精確,刻蝕結構可控。潘俏菲,于艷玲等利用紫外納秒脈沖激光加銹鋼表面,然后用低表面能試劑修飾,通過改變激光工藝參數(shù)和選擇不同修飾試劑,獲得了接觸角 163.3 度,滾動角 8 度的超疏水表面。其加工工程和樣品表面微觀形貌如圖 1-3 所示[16]。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學碩士學位論文圖 1-2 化學刻蝕得到的鋁表面微觀形貌與接觸角[15]激光刻蝕技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刻蝕技術,它利用激光束和物質(zhì)之間相互作用對材料進行微加工。相對其他制備方法,激光刻蝕法對材料表面的制較為細致精確,刻蝕結構可控。潘俏菲,于艷玲等利用紫外納秒脈沖激光工不銹鋼表面,然后用低表面能試劑修飾,通過改變激光工藝參數(shù)和選擇不化學修飾試劑,獲得了接觸角 163.3 度,滾動角 8 度的超疏水表面。其加工藝流程和樣品表面微觀形貌如圖 1-3 所示[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淼;王錄才;;泡沫鋁及其復合結構的制備和應用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15年03期
2 武建偉;;論復合結構材料在機械制造專業(yè)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年21期
3 張前華;;語法和詞匯考查的設題方式[J];高中生學習(學法指導);2016年12期
4 劉智謙;;從一例動名詞復合結構的變化看英語的動態(tài)發(fā)展[J];校園英語;2017年23期
5 楊春吉;劉洪賢;;高考英語寫作感染力提升策略[J];山東教育;2017年12期
6 楊春吉;;英語復合結構的用法[J];高中生;2016年15期
7 謝永超;;復合結構偏心對同軸波導電磁特性的影響[J];光學與光電技術;2014年03期
8 張暉;;多層住宅新型復合結構的理論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年12期
9 ;北京大學在大規(guī)模微納復合結構的制造與應用上取得新進展[J];傳感器世界;2013年10期
10 佟德志;;中國式民主的主體復合結構與綜合推進戰(zhàn)略[J];學習與探索;201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文麗;微納復合結構光學表面等離子激元器件及其多特性融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9年
2 宮嶺;生物及仿生復合結構的黏附力學行為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年
3 朱曉斌;半導體納米晶復合結構的制備及其在光電催化、重金屬吸附中的應用[D];南京大學;2017年
4 劉銳;復雜型面耦合傳熱仿真方法及在復合結構噴管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7年
5 王曉陽;地能利用復合結構能量傳輸與控制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8年
6 陳德祿;復合結構絲的磁性及機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7 李軍強;(1)粘彈性材料線性本構方程及動力學應用。2)旋轉(zhuǎn)導向鉆井工具有關力學問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5年
8 李雷;層狀電介質(zhì)復合結構[D];浙江大學;2006年
9 劉英麟;電化學自組裝金屬氧化物及其復合結構和光電器件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4年
10 劉龍平;復合結構絲的巨磁阻抗效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易燦明;基于絕對節(jié)點坐標法的壓電驅(qū)動復合結構動力學特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
2 伍能;隨鉆聲波測井復合結構隔聲體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8年
3 馬棟宇;基于DB-DTFC的磁場調(diào)制型復合結構電機系統(tǒng)控制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4 胡書懷;Au-窄禁帶半導體復合結構光催化及熱催化測試[D];東華大學;2019年
5 張丹丹;自支撐MoO_3/碳布復合吸附材料的制備及性能[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6 校香云;新型納米鐵氧化物復合結構及功能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7 王琎;周期性層級多孔復合結構的力學性能研究[D];華僑大學;2019年
8 羅佳佳;短纖維增強碳纖維/鋼復合結構Ⅱ型斷裂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9年
9 馬慧麗;“整體—部分”名名組合及“的”字隱現(xiàn)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年
10 劉歡;類石墨氮化碳復合結構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742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874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