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斷裂咸陽段地裂縫特征及成因研究
【學位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P642.2
【部分圖文】:
圖 2.1 研究區(qū)地貌分區(qū)圖.2 氣象水文咸陽地處暖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冷熱干濕分明。氣候溫和,光、熱、源豐富,利于農、林、牧、副、漁各業(yè)發(fā)展。年平均溫度 9.0-13.2℃,年極端最低-18.6℃,年極端最高氣溫 41.2℃,年累計光照時數平均為 2017.2-2346.9h。因地形特征,全區(qū)可分為兩個具有明顯差異的氣候區(qū):南部平原地區(qū)氣候溫和,分明;北部高原溝壑區(qū),氣候稍寒,冬春略長。全區(qū)平均降水量 500-600mm,由南遞增,50%集中在 7、8、9 月,常常秋雨連綿,久陰不晴。區(qū)內河流屬黃河水系,主要為渭河,其次為涇河、漆水河。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長 818km,年徑流量 81.29×108m3/a,在咸陽市內自西向東流過,境內長約 200床寬 400-1000m,河水較淺,平水期最深處僅達 3m,河流曲折,且以側蝕北岸為主于上游修庫筑壩,引水灌溉,渭河平均流量有減小趨勢。據咸陽水文站資料,渭河
圖 2.3 渭河盆地斷塊分布圖2.4.1 咸禮凸起位于盆地西北部,楊凌——武功——興平——咸陽以北,陜北臺坳以南的廣大區(qū)域,面積約 2800km2。咸禮凸起基底以碳酸鹽巖為特征,主要構造形式為近東西向斷裂、產狀南傾的正斷層為主。東部以涇河斷裂及固市凹陷為界;西部與寶雞凸起相隔,隴縣——岐山——啞柏斷裂為界;南部以渭河斷裂為界與西安凹陷相鄰。2.4.2 西安凹陷位于關中盆地南部,為地塹式凹陷。南部斷裂構造極為發(fā)育,被斷層切割成許多相對運動斷塊,形成斷凸和斷凹的特殊地貌單元;椎貙有纬捎诠沤,為燕山期花崗巖及元古界變質沉積巖系,蓋層最厚處達 7000m,邊緣 3500-5000m,面積約 2700km2。地層沉降速度較快,巖性粒度較粗,上新統(tǒng)多為堆積速度相對緩慢的河湖相沉積,斷階的形成受邊部斷層活動影響,控制沉積的形態(tài)。
2.6 水文地質咸陽地區(qū)地下水包括第四系松散層孔隙水和碳酸鹽巖巖溶水,以地層時代及成因為依據,第四系松散層孔隙水可分為潛水含水層和承壓含水層。根據地貌特征及地下水賦存條件,將潛水劃分為 3 大含水系統(tǒng),分別為沖積層空隙含水系統(tǒng)、沖洪積層空隙含水系統(tǒng)以及風積黃土層孔隙——裂隙含水系統(tǒng)。潛水含水層主要地層時代為全新統(tǒng)及中上更新統(tǒng)。承壓水含水層均屬沖、洪、湖積層孔隙含水系統(tǒng),主要巖性為砂、砂礫石夾不等厚粉質粘土,地層時代以中下更新統(tǒng)為主。2.6.1 第四系松散層孔隙水2.6.1.1 潛水含水層1.沖積層孔隙含水系統(tǒng)圖 2.5 咸陽地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qū)劃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勤虎;段蕊;李曉妮;卞菊梅;魏青珂;;渭河斷裂咸陽段活動性研究[J];地震研究;2015年02期
2 田勤虎;周本剛;段蕊;卞菊梅;魏青珂;;渭河斷裂東段中更新世晚期以來活動速率[J];災害學;2014年04期
3 鄧亞虹;彭建兵;慕煥東;李麗;孫振峰;;渭河盆地深部構造活動的地裂縫孕育機理[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3年02期
4 蘇英;劉洋;李曉華;何芙蓉;劉俊峰;;渭河斷裂咸陽吳家堡附近淺部特征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3年07期
5 鄧亞虹;彭建兵;李麗;慕煥東;;渭河盆地基底伸展與地裂縫成因關系探討[J];工程地質學報;2013年01期
6 張勤;瞿偉;彭建兵;王慶良;李振洪;;渭河盆地地裂縫群發(fā)機理及東、西部地裂縫分布不均衡構造成因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12年08期
7 李曉華;南小康;蘇英;;渭河北岸斷裂對咸陽地熱田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32期
8 黃強兵;;地裂縫對地鐵隧道的影響機制及病害控制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年10期
9 彭建兵;陳立偉;黃強兵;門玉明;范文;閆金凱;李珂;姬永尚;石玉玲;;地裂縫破裂擴展的大型物理模擬試驗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08年06期
10 馮希杰;李曉妮;任雋;師亞芹;戴王強;王夫運;苗康運;韓恒悅;;渭河斷裂深、中、淺和近地表顯示[J];地震地質;2008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何紅前;渭河盆地地裂縫成因機理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646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864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