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工程管理論文 >

四川宣漢縣興浪坡滑坡形成機制及穩(wěn)定性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0-06-17 20:11
【摘要】:紅層地區(qū)受地形地貌、特殊的巖性組合、坡體結構的影響,是滑坡災害發(fā)生的高易發(fā)區(qū),對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造成危害。四川宣漢縣興浪坡滑坡是近期發(fā)生于2004年9月5日暴雨期間的一個紅層巖質滑坡,其規(guī)模約為148萬m~3。通過對該紅層滑坡的系統(tǒng)分析,有助于研究紅層地區(qū)滑坡的形成機制,并為該地區(qū)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撐,對保障當?shù)厝嗣竦纳敭a安全、維護社會治安都具有重大實際意義。同時本文還對滑坡進行了穩(wěn)定性評價研究,有助于判斷該滑坡是否存在失穩(wěn)隱患,對今后的防震減災具有積極意義。通過系統(tǒng)的現(xiàn)場工程地質測繪,并結合研究區(qū)基本地質環(huán)境條件,利用鉆探等勘查手段,研究滑坡區(qū)巖性組合、形態(tài)特征、物質組成、坡體結構等特征;在研究滑坡變形破壞的分區(qū)特征基礎上,分析滑坡發(fā)生的影響因素,結合滑帶土的性質演變與力學模型,研究該滑坡的形成機制;采用3DEC數(shù)值模擬軟件建立“概念模型”,對滑坡的變形破壞過程進行模擬再現(xiàn),最后通過極限平衡法對滑坡現(xiàn)階段穩(wěn)定性進行評價。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興浪坡滑坡受亭子鋪向斜影響,為“上陡下緩”型順向坡,坡度逐漸變緩,為18~25°。巖性組合為砂泥巖互層,滑面為砂泥巖接觸面的軟弱結構面,巖層產狀為128~140°∠19~23°,巖層層厚集中在15~35cm,滑坡長約為304m,寬約為610m,高差約140m,滑體平均厚約8m,方量達148萬m~3。斜坡下部堆積兩處早期老滑坡,在地質歷史上曾發(fā)生過多次變形破壞。(2)依據(jù)滑坡變形破壞特征差異,可以將滑坡分為滑移區(qū)、隆起-潰曲區(qū)和阻滑區(qū);變形主要為拉張裂縫與鼓脹裂縫,變形裂縫寬約在10~25cm之間,長度一般為20~50m,中部發(fā)育一條延伸長約412m的巖層彎曲隆起折斷帶,此為剪出口部位,隆起高度約3~8m。在力學機制上,將滑坡主要分為主動傳力區(qū)與被動擠壓區(qū),據(jù)此判斷該滑坡的形成機制為滑移-彎曲型。(3)分析滑坡的變形破壞特征、坡體結構及形態(tài)特征,結合滑坡形成機制的影響因素,采用顯微構造與物理力學試驗分析滑帶土的演化過程,并結合力學模型,驗證了發(fā)生滑移-彎曲型滑坡的臨界長度,并對興浪坡滑坡滑移前穩(wěn)定性進行判斷;綜合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演化過程,其過程主要分為:輕微彎曲-鼓脹階段、強烈彎曲-隆起階段與順層剪出潰曲階段。(4)驗證興浪坡滑坡形成機制,主要采用3DEC數(shù)值模擬軟件對滑坡在天然及暴雨工況下進行模擬,分析兩種工況下的滑坡產生的變化;同時分析滑坡在暴雨工況下的變形破壞過程,并與實際情況進行對比。模擬結果顯示,滑坡破壞過程分為:初始應力積累、輕微彎曲-鼓脹、強烈彎曲-隆起與順層剪出潰曲四個階段。(5)通過定性方法評價了滑坡現(xiàn)階段穩(wěn)定性,目前滑坡處于基本穩(wěn)定狀態(tài)。采用極限平衡法對滑坡主滑面與潛在滑面穩(wěn)定性進行評價,結果表明:滑坡在天然工況處于基本穩(wěn)定或穩(wěn)定狀態(tài);暴雨與地震工況下,均處于欠穩(wěn)定狀態(tài);內摩擦角對滑坡穩(wěn)定性的影響較于粘聚力更明顯。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P642.22
【圖文】:

技術路線圖,巖土體,滑坡形成機制,合理數(shù)


7圖 1-1 技術路線圖破壞模式,建立地質力學模型;對斜坡巖土體進行物理力學試驗,科學合理的選取滑坡巖土體的各個力學參數(shù),為滑坡形成機制的力學分析、數(shù)值模擬、穩(wěn)定性計算提供合理數(shù)據(jù)。

坡滑,總體特點,洪澇,季風氣候


圖 2-1 興浪坡滑坡交通位置圖文條件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地區(qū),總體特點是:溫暖潮濕、雨少雨、夏熱多雨,并伴有干旱、暴雨(洪澇)與冰雹等災 16.8℃,最高氣溫可達 41.2℃,最低氣溫僅有-5.4℃,詳見表 2-1 多年各月平均氣溫統(tǒng)計表3 4 5 6 7 8 9 10 11 1 11.3 12.9 20.4 21.6 24.4 24.5 20.2 16.0 11.3 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川;付成華;鄒海明;何歡;鐘學梅;;基于離散單元法的三維滑坡過程數(shù)值模擬分析[J];人民珠江;2015年02期

2 徐光政;;云南滇中紅層地質特性分析及工程運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4年12期

3 簡文星;童龍云;;川東天臺鄉(xiāng)滑坡滑帶特征及其工程意義[J];工程地質學報;2012年05期

4 趙權利;孫紅月;王智磊;尚岳全;;承壓水對平推式滑坡的作用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2年04期

5 路為;白冰;陳從新;;巖質順層邊坡的平面滑移破壞機制分析[J];巖土力學;2011年S2期

6 吳紅剛;馬惠民;侯殿英;周德培;馮君;;青海高原龍穆爾溝紅層滑坡變形機制的地質分析與模型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10期

7 盧海峰;陳從新;袁從華;于洪丹;沈強;;巴東組紅層軟巖緩傾順層邊坡破壞機制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S2期

8 付華民;董清志;;基于3DEC的某平推式滑坡成因機制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刊);2010年08期

9 巨能攀;趙建軍;黃潤秋;鄧輝;王彥東;;基于3DEC的邊坡塊體穩(wěn)定性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10 王運生;吳俊峰;魏鵬;王曉欣;韓麗芳;李月美;馬宏宇;邵虹濤;徐鴻彪;;四川盆地紅層水巖作用巖石弱化時效性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守定;李曉;張年學;劉艷輝;;三峽庫區(qū)寶塔滑坡泥化夾層泥化過程的水巖作用[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權利;緩傾滑坡中承壓水作用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2 繆海波;三峽庫區(qū)侏羅系紅層滑坡變形破壞機理與預測預報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2年

3 宋玉環(huán);西南地區(qū)軟硬互層巖質邊坡變形破壞模式及穩(wěn)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4 戚國慶;降雨誘發(fā)滑坡機理及其評價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思遠;三峽庫區(qū)烏江流域灰?guī)r順層滑坡形成機制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

2 郝彥鵬;北川縣筲箕窩滑坡復活機制及穩(wěn)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5年

3 趙建芳;我國典型巖溶區(qū)滑坡災害時空分布及災情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4 胡新紅;湘西朱雀洞大滑坡機理分析與處治措施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1810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1810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68a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