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載長焦距可見光系統(tǒng)的無熱化設計
【圖文】:
關技術在今天依然具有先進性[6]。童公司的 KA-112 相機[7]是一種擺掃成像的傾斜全景膠片式相機,系統(tǒng)1830mm,具有先進的熱控技術、先進的自動檢調焦和斜距調焦技術、能動調光和像移補償技術,具有較高照相分辨率。其外形如圖 1.1 所示。
圖 1.2 KS-146 航空相機Figure 1.2 KS-146 airborne camera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貝爾實驗室發(fā)布了電荷耦合器件(CCD:Chargeoupled Device)的成像原理[6],航空相機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雖然膠式航空相機的技術發(fā)展的很成熟,分辨率高,圖像信息豐富,但是其膠片需要收然后沖洗之后才能獲取拍攝信息的工作機制嚴重的制約了航空相機的工作率。而 CCD 相機因為采用數(shù)字圖像處理技術,,圖像的增強和壓縮相對容易,以極快的速率傳輸獲取的圖像信息,大大增強了航空相機的工作效率,同時還免了回收風險。因此美英法等國相繼開始研制 CCD 航空相機。在 CCD 相機發(fā)的初始階段,航空相機主要以線陣 CCD 為成像介質,采用推掃或擺掃的成像式。其中英國 W.Vinten 公司生產的 8010、8040 系列航空相機和 BAE 公司的AEO(中空光電)航空相機為線陣可見光相機中的經典型號。線陣 CCD 航空相以推掃方式成像時,圖像的清晰度易受到推掃角度變化的影響,容易出現(xiàn)幾何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B8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吉紫娟;張海濤;;醫(yī)用硬式內窺鏡光學系統(tǒng)的設計[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7年08期
2 院小雪;周傳良;楊東升;;航天光學系統(tǒng)的污染控制技術[J];航天器環(huán)境工程;2012年02期
3 潘衛(wèi)清;朱勇建;王建中;;一階光學系統(tǒng)分數(shù)傅里葉變換的相空間分析[J];應用光學;2009年04期
4 周南潤,陶向陽,呂百達;高斯光束經復合光學系統(tǒng)的聚焦特性[J];強激光與粒子束;2002年04期
5 郜勇,周海憲,趙志敏;頭盔顯示器光學系統(tǒng)的研究[J];電光與控制;2002年03期
6 沈忙作,馬文禮,廖勝,張曉宏;低溫光學系統(tǒng)的研制[J];光學學報;2001年02期
7 沈學良;物像運動關系探討[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S1期
8 曹國榮;等效光學系統(tǒng)主平面相對位置的討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4期
9 汪穎梅,侯榆青,張凱,何大韌,楊衛(wèi)東,陳江麗;一個光學系統(tǒng)展示的V型陣發(fā)現(xiàn)象[J];光子學報;1999年02期
10 吳秀麗;超精密軟X射線光學系統(tǒng)的開發(fā)和應用[J];光機電信息;1999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梅英;吳衛(wèi)國;徐智敏;石淑珍;;一種不聚焦并列型復眼的光學系統(tǒng)[A];第四屆全國基礎光學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1989年
2 李劍白;李小蕓;齊豪;陳常彥;;光學系統(tǒng)成像質量評價基本指標體系及其選用[A];第十三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3 魏君成;王成;張童;;空間高級光學系統(tǒng)環(huán)境試驗概述[A];第十一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4 付躍剛;王春艷;王志堅;;穩(wěn)像光學系統(tǒng)穩(wěn)像精度測試原理方案探討[A];第九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5 陳曉麗;楊秉新;;實現(xiàn)甚高分辨率空間遙感器的可展開光學系統(tǒng)[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七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向陽;白聞喜;姜會林;胡家升;;目視硬性內窺鏡光學系統(tǒng)初始結構設計[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7 吳亦農;黃志光;馮旗;;空間低溫光學系統(tǒng)研究進展[A];2007年全國第十六屆十三省(市)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周文超;彭勇;徐宏來;;大口徑光學系統(tǒng)綜合像差外場檢測的方法[A];高精度幾何量光電測量與校準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明名;王建立;馬佩立;;一種檢測大口徑光學系統(tǒng)中透射鏡組的新方法[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馬洪濤;;五棱鏡掃描技術測試大口徑光學系統(tǒng)成像質量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聯(lián)想 引入光學系統(tǒng)差異化[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2 姜楠 石明山 記者 李林巖;離軸三反光學系統(tǒng)獲重大突破[N];吉林日報;2010年
3 劉春林;聯(lián)想以品質注解品牌內涵[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4 記者 何亞南;向網絡擁堵說“不”[N];深圳特區(qū)報;2019年
5 宇;ScanMaker 4680滿足SOHO一族[N];計算機世界;2001年
6 本報記者 許琦敏;“獨門秘技”造國產太空反射鏡[N];文匯報;2012年
7 尹橋;勤上光電LED項目獲廣東省科技一等獎[N];消費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吳苡婷;2秒鐘完成無盲點人體安檢[N];上?萍紙;2014年
9 張沐之;勤上光電LED項目獲廣東科技一等獎[N];中國電子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齊芳;“一根筋”的崔向群[N];光明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云達;簡單光學系統(tǒng)計算成像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9年
2 王海嘯;光學系統(tǒng)中若干拓撲現(xiàn)象研究[D];蘇州大學;2018年
3 龔昌妹;隨機散射光學系統(tǒng)的聚焦與圖像恢復算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4 張鑫;高通量基因測序熒光顯微成像光學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8年
5 劉恩光;冷光學系統(tǒng)低溫集成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2018年
6 章羚璇;片上非厄米光學系統(tǒng)特性與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8年
7 邢振沖;靈巧型長焦多波段共口徑光學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8年
8 王蘊琦;沉浸式頭戴顯示光學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8年
9 崔金林;基于計算光學的非完善光學系統(tǒng)圖像質量提高及其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8年
10 楊曉飛;三反射鏡光學系統(tǒng)的計算機輔助裝調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興洲;車載平視顯示系統(tǒng)光學模組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9年
2 李杰;高NA光學系統(tǒng)偏振像差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9年
3 趙憲宇;子口徑斜率掃描檢測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9年
4 廖勁峰;一種機載長焦距可見光系統(tǒng)的無熱化設計[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9年
5 譚乃悅;透射光學系統(tǒng)焦面光斑形成機理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6 張姣;全天候紅外測云裝置光機系統(tǒng)設計[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8年
7 王曉偉;可見、紅外目標對比度特性測量系統(tǒng)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8年
8 付艷麗;高清內窺鏡光學系統(tǒng)設計[D];長春理工大學;2018年
9 吳爽;基于機器視覺的比對儀光學系統(tǒng)設計[D];長春理工大學;2018年
10 魏爽;空間光學系統(tǒng)污染評估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6729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7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