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型POSS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質(zhì)子交換膜的性能
本文關鍵詞: 有機高分子材料 質(zhì)子交換膜 原子轉(zhuǎn)移自由基聚合方法(ATRP) 蝌蚪型嵌段共聚物 聚倍半硅氧烷 出處:《材料研究學報》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以聚倍半硅氧烷(POSS)為引發(fā)劑,用原子轉(zhuǎn)移自由基聚合方法(ATRP)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與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MMA-b-PS)為臂的蝌蚪型POSS嵌段共聚物,并使用紅外光譜、核磁共振及GPC等手段分析其結(jié)構(gòu)。結(jié)果表明,合成的蝌蚪型POSS嵌段共聚物結(jié)構(gòu)規(guī)整。以蝌蚪型POSS嵌段共聚物為基體制備質(zhì)子交換膜,研究了離子交換容量、吸水率及溶脹率,質(zhì)子傳導率及熱性能。結(jié)果表明,蝌蚪型POSS嵌段共聚物質(zhì)子交換膜在高溫具有較高的質(zhì)子傳導率、較高的初始熱分解溫度和耐高溫性能。
[Abstract]:Poly ( methyl methacrylate ) and polystyrene block copolymer ( PMMA - b - PS )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adpole type poss block copolymer was regular . Th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was prepared by using tadpole type poss block copolymer as matrix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of tadpole type poss block copolymer had higher proton conductivity , higher initi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t high temperature .
【作者單位】: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西京學院應用統(tǒng)計與理學系;西北工業(yè)大學理學院;
【基金】:陜西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16JK2240)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2016年度引進高層次人才研究專項項目(qnsyrc201615)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高分子材料功能化產(chǎn)學研基地(Qnsyk201604) 西京學院2016校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127152016148)~~
【分類號】:TQ316.322;TB38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曉秋,黃樹基,李鳳英,邢利燕,孫佳年,孫楊;乙丙嵌段共聚物結(jié)構(gòu)與性能的關系[J];天津大學學報;1994年04期
2 李欣欣,林佳雄,吳平平,韓哲文;原子轉(zhuǎn)移自由基聚合制備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性能[J];化學世界;2000年S1期
3 傅志峰,楊萬泰;原子轉(zhuǎn)移自由基聚合制備嵌段共聚物的研究進展[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4 李虹,張兆斌,胡春圃,應圣康;利用原子轉(zhuǎn)移自由基聚合制備水溶性含氟嵌段共聚物(英文)[J];合成橡膠工業(yè);2001年05期
5 梁暉,盧江,胡靜,鄧云祥;苯乙烯/α-蒎烯嵌段共聚物的性能研究[J];石油化工;2001年05期
6 常懷春,呂通建,郭文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與表征[J];應用化學;2001年08期
7 李鯤,郭建華,李欣欣,吳平平,韓哲文;原子轉(zhuǎn)移自由基聚合合成甲基丙烯酸丁酯與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兩嵌段共聚物及其性能的研究[J];高分子學報;2002年02期
8 張愛英,馮增國,張勇,巴建華;聚乙二醇-b-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嵌段共聚物降解行為的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2003年06期
9 李欣欣,房冰,林珊,吳平平,韓哲文;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嵌段共聚物的組成結(jié)構(gòu)表征[J];高分子學報;2003年06期
10 李虹,張兆斌,胡春圃,吳樹森,應圣康;含羧基的含氟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面性能研究[J];化學學報;200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建花;;雙親水嵌段共聚物存在下納米球自聚集的計算機模擬[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2 趙玉榮;陳天宇;王新平;;成膜條件對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表面結(jié)構(gòu)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十二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施澤華;閔博飛;吳斌;諶東中;;新型線性-樹枝狀嵌段共聚物液晶的設計合成與表征[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9年
4 李學進;梁好均;;嵌段共聚物體系的多尺度分子模擬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9年
5 李玉虎;宮玉梅;何天白;;溶劑擇優(yōu)親和性對溶液澆鑄嵌段共聚物薄膜相行為的影響[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9年
6 于彬;李寶會;史安昌;;兩嵌段共聚物在多種受限環(huán)境中的自組裝結(jié)構(gòu)[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7 汪蓉;;嵌段共聚物薄膜相行為的理論模擬[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8 魏朵;郭榮;;嵌段共聚物的親疏鏈長度對親水改性布洛芬/嵌段共聚物復合聚集體結(jié)構(gòu)的影響[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3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9 王茂香;胡文兵;馬禹;馬余強;;受限于兩嵌段共聚物自組裝柱狀相中的晶粒取向研究[A];200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袁飛;王維;楊淼;張新軍;朱雯;李進穎;李弘;何炳林;Britt Minch;Gerhard Wegner;;由聚酯-聚芐醚樹枝狀嵌段共聚物形成的4.2nm周期結(jié)構(gòu)[A];200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陶文;陶氏推出九款開發(fā)型烯烴嵌段共聚物[N];中國化工報;2008年
2 記者 吳苡婷;在微觀世界中精準重構(gòu)[N];上海科技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廣政;含多肽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與性能[D];復旦大學;2007年
2 王亞芬;組裝體的形貌、結(jié)構(gòu)調(diào)控及機制[D];復旦大學;2013年
3 于一濤;馬來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RAFT細乳液聚合與表征[D];浙江大學;2011年
4 田洲;高性能多相聚丙烯共聚物制備的新方法—氣氛切換聚合過程及其模型化[D];浙江大學;2012年
5 劉偉峰;乙烯/辛烯溶液共聚及其聚合物鏈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控[D];浙江大學;2014年
6 黃杰;RAFT乳液聚合制備聚(苯乙烯—丙烯腈)嵌段共聚物及其共混物性能[D];浙江大學;2015年
7 李超;二茂鐵基和(或)偶氮苯基化合物及其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8 叢后羅;運用嵌段共聚物控制熱固性環(huán)氧樹脂的納米結(jié)構(gòu)及材料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9 何韌;反應性嵌段共聚物彈性體的合成及其對環(huán)氧/尼龍的增韌改性[D];浙江大學;2016年
10 成西濤;氟硅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面性能及應用研究[D];西北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德強;基于N-乙烯基己內(nèi)酰胺的線形和四臂星形聚合物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任鍇;基于聚異丁烯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在生物醫(yī)用材料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5年
3 周強;熒光溫敏性丁二烯橡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4 李婷;聚乙二醇/聚酯類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熱致凝膠化類型轉(zhuǎn)換及藥物緩釋性能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5 伍威;PA6-b-PPG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D];湘潭大學;2015年
6 王麗;嵌段共聚物熱分解制備多孔聚酰亞胺微球及其條件優(yōu)化[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7 葉雅儀;基于聚酰亞胺-b-聚硅氧烷嵌段共聚物構(gòu)筑納米結(jié)構(gòu)的高性能氰酸酯樹脂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8 楊濤;碘轉(zhuǎn)移活性聚合合成含氟烯烴類嵌段共聚物的研究[D];濟南大學;2016年
9 盧泉軒;RAFT聚合制備含氟丙烯酸酯類嵌段共聚物及其自組裝研究[D];濟南大學;2016年
10 龔鴻亮;含溫敏及可降解鏈段嵌段共聚物的制備與自組裝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38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53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