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壓電堆隔振系統(tǒng)參數最優(yōu)化反饋控制
本文關鍵詞:橡膠壓電堆隔振系統(tǒng)參數最優(yōu)化反饋控制
更多相關文章: 隔振 壓電堆作動器 反饋控制 最優(yōu)化
【摘要】:為了減小振動對飛行器上儀器的影響,設計了一種橡膠和壓電堆相結合的主被動一體化隔振器,提出了一種基于遺傳算法并考慮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反饋參數優(yōu)化方法,并對該系統(tǒng)的隔振效果進行實驗驗證。建立了該隔振器結構的動力學模型,通過實驗對橡膠和壓電堆進行參數識別。以系統(tǒng)的振動傳遞率為目標函數,考慮控制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以穩(wěn)定條件作為約束條件,應用遺傳算法得到最優(yōu)化的速度反饋控制參數。搭建實驗平臺并采用最優(yōu)化的控制方法進行隔振控制實驗。實驗結果表明,主被動一體化隔振系統(tǒng)比單純的被動隔振系統(tǒng)隔振效果好,而且在共振點附近減振效果最好。
【作者單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理工大學交通與車輛工程學院;
【關鍵詞】: 隔振 壓電堆作動器 反饋控制 最優(yōu)化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75228;11372133) 江蘇省青年基金(BK20130791)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主研究課題(0515Y02) 六大人才高峰C類(JXQC-002) 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
【分類號】:V241;TB535.1
【正文快照】: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興進,曹廣益;基于計算流體力學的熔鹽燃料電池電堆的仿真[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2 孫興進,朱新堅;熔鹽燃料電池電堆動態(tài)特性的建模和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2年07期
3 劉耘,朱新堅,曹廣益;順流型、對流型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電堆溫度分布模型求解與比較[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0年12期
4 孫興進,曹廣益;順流型熔鹽燃料電池電堆的電氣特性模型[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5 廖小東;李愛魁;;5kW全釩液流電堆系統(tǒng)性能研究[J];電源技術;2013年11期
6 邵慶龍,曹廣益,朱新堅;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動態(tài)熱傳輸模型[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4年08期
7 許思傳;徐迪;常國峰;;燃料電池發(fā)動機用金屬流場板電堆性能的試驗研究[J];車用發(fā)動機;2008年04期
8 馬騰;付常亮;祝得治;張瑞民;李曦;;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堆電特性的建模[J];電源技術;2011年11期
9 丁剛強;唐和清;裴后昌;劉志春;劉偉;;風冷電堆材料特性對電池性能的影響[J];電源技術;2012年09期
10 呂正中;胡嵩麟;武增華;陳立泉;邱新平;;全釩氧化還原液流儲能電堆[J];電源技術;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高俊麗;;熱電池電堆熱設計的安全性研究[A];第二十七屆全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禹爭光;鄭謙;師攀科;林亮;;全釩液流電池堆旁路電流的計算及電堆優(yōu)化[A];中國動力工程學會透平專業(yè)委員會2011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宋文君;李明強;蘇杭;;鋅溴液流電池的電堆制備及性能評價[A];高等學校工程熱物理第十九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廖世軍;胡新發(fā);諶敏;;高性能燃料電池催化劑的研制及其在5KW常溫常壓免增濕電堆中的應用[A];第二屆中國儲能與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學術研討與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5 羅馬吉;羅志平;潘牧;;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活化過程研究[A];第七屆全國氫能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羅馬吉;羅志平;潘牧;;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活化過程研究[A];第七屆全國氫能學術會議專輯[C];2006年
7 鄧先瑞;;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穩(wěn)態(tài)熱系統(tǒng)的建模與仿真[A];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第7卷)——'2005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選編[C];2005年
8 劉桂成;王萌;王一拓;田哲;王新東;;直接甲醇燃料電池技術研究進展[A];2012年全國冶金物理化學學術會議專輯(下冊)[C];2012年
9 禹爭光;;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漏電電流影響因素研究[A];第六屆四川省博士專家論壇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林鵬;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的熱力耦合封裝力學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蔡克迪;直接二甲醚燃料電池膜電極與電堆的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康里菁;氫溴儲能電池的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15年
2 鄭浩棟;壓電噴油器壓電堆執(zhí)行器設計[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王淵;磁流變彈性體/壓電堆智能隔振器控制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4 王彥輝;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堆溫度場的數值模擬[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4年
5 孫艷陽;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內部傳遞現象的實驗研究及被動式微型電堆的設計和測試[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趙允昊;基于有限元法的壓電堆執(zhí)行器仿真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3年
7 王雙印;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電極材料的改性及電堆結構設計[D];蘭州交通大學;2014年
8 顧順杰;微流體無膜燃料電池電堆集成技術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9 鄒文天;基于單室微生物燃料電池耦合的微生物燃料電池堆和產氫反應器性能強化[D];重慶大學;2014年
10 裴后昌;風冷PEM燃料電池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159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11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