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內個人知識共享的判別分析和Logistic回歸分析
本文選題:知識共享 + 組織; 參考:《情報雜志》2011年10期
【摘要】:組織內個人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在他人研究和專家會議的基礎上提出20個指標。通過對20個指標進行調查研究得出組織內個人知識共享的判別函數,并做Logistic回歸分析。這兩種研究都可以用來對組織內個人是否會進行知識共享做出判斷,從而為知識管理實踐提供決策參考。最后提出4條促進知識共享的對策。
[Abstract]: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rsonal knowledge sharing in an organization includ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Propose 20 indicators based on other people's research and expert meeting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20 indexes, the discriminant function of personal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organization was obtained, and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made. These two studies can be used to judge whether individuals in an organization will share knowledge, thus providing a decision reference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 Finally, four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knowledge sharing are put forward.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安徽大學創(chuàng)新團隊“信息化與知識信息管理”項目(編號:SKTD010B)
【分類號】:C936;C93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郝文杰;鞠曉峰;;組織內部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研究與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8年09期
2 張爽;喬坤;汪克夷;;知識共享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年04期
3 任巖;;企業(yè)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情報雜志;2006年10期
4 萬幼清;鄧明然;;產業(yè)集群內部知識共享的制約因素及促進策略[J];企業(yè)經濟;2006年10期
5 李文舉;沈治宏;;知識共享中的溝通障礙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08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璐;金永生;;隱性知識共享的進化博弈分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肖冰果;;高校后合并時代的知識共享機制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年03期
3 李靜;陳圣群;;產業(yè)集群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4 陳世平;胡艷軍;王曉莊;;高校教師知識共享態(tài)度的相關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1年04期
5 劉佑銘;汪克夷;周軍;;營銷渠道成員間知識共享體系構建及程度測量——以電信行業(yè)為例[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6 盧福財;胡平波;;基于競爭與合作關系的網絡組織成員間知識溢出效應分析[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7年09期
7 樊治平;孫永洪;;知識共享研究綜述[J];管理學報;2006年03期
8 張旭梅;陳偉;張映秀;;供應鏈企業(yè)間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管理學報;2009年10期
9 陳世平;胡艷軍;;高校教師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和應對策略[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7期
10 楊斌;熊萬玲;游靜;;基于知識轉移的高校科研團隊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路徑實證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馬娟;杜榮;張衛(wèi)莉;;政府財政部門內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研究[A];第十一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陳穎姣;何賢;王學東;林玲;;基于區(qū)域的醫(yī)院科技信息共享平臺主體行為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醫(yī)學科學研究管理學學術會議暨2012第四屆全國醫(yī)學科研管理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雪;企業(yè)戰(zhàn)略聯(lián)盟組織間學習的實證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2 吳禮龍;基于信息生態(tài)的競爭情報系統(tǒng)構建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樊利鈞;基于資源共享的價值網企業(yè)合作創(chuàng)造價值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張海生;我國大學城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及其績效的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5 邱釗;縱向研發(fā)聯(lián)盟控制、信任與聯(lián)盟風險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6 嚴敏;工程咨詢企業(yè)組織運行機制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何];水電建設項目員工知識共享行為機理與要素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8 劉二亮;知識聯(lián)盟組織間知識共享與聯(lián)盟成員績效關系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9 雷靜;基于社會網絡的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10 劉彥;供應鏈節(jié)點間企業(yè)組織協(xié)同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磊;大型軍工產品設計中的知識共享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李健;信任和意愿對供應鏈知識共享的中介作用[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劉曉倩;領導行為、知識共享與員工創(chuàng)新的關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4 黎默耘;基于知識管理動態(tài)過程的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客戶危機管理[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5 劉海明;服務業(yè)模塊化組織的協(xié)調機制研究[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6 李康;知識型企業(yè)員工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7 李桂娟;工作壓力對知識共享意愿的影響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郭玉潔;關系嵌入與知識嵌入的互動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9 邱麗芬;管理者知識分享、領導—成員交換關系與創(chuàng)新行為關系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郭燕貞;影響企業(yè)內部知識共享的企業(yè)價值觀要素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希宋,桂雪玲,鄧立治;企業(yè)知識管理中知識共享的障礙及對策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4年05期
2 尤天慧,牛巧麗,俞竹超;組織內知識共享的風險分析及控制策略[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黎加厚;知識管理對網絡時代電化教育的啟迪(下)[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4 蘇力;知識的分類[J];讀書;1998年03期
5 李金霞;管理集成視角下的企業(yè)知識共享[J];德州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6 閆芬,陳國權;實施大規(guī)模定制中組織知識共享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2年03期
7 楊溢;企業(yè)內知識共享與知識創(chuàng)新的實現(xiàn)[J];情報科學;2003年10期
8 趙文平,王安民,徐國華;組織內部知識共享的機理與對策研究[J];情報科學;2004年05期
9 汪浩,宣國良,朱國瑋;組織內的知識分享管理[J];情報科學;2005年08期
10 荊寧寧;程俊瑜;;數據、信息、知識與智慧[J];情報科學;2005年1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馬麗;基于企業(yè)組織變革的組織學習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2 羅朝芳;企業(yè)內部知識共享機制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儲節(jié)旺;郭春俠;;組織內個人知識共享的判別分析和Logistic回歸分析[J];情報雜志;2011年10期
2 賈名清;方琳;;構建學習型組織中的知識共享機制[J];經濟問題;2008年08期
3 王艷;朱洲;;臨時團隊的知識共享問題研究——以快速信任為研究視角[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年06期
4 趙慧娟;;組織知識共享中“搭便車”行為及防治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8期
5 胡麗;陳德玲;黃克瓊;;高校隱性知識共享及其運行模式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年08期
6 王友標;;談企業(yè)管理中的知識文化管理[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09年23期
7 周敏;李宏;占銘;;基于市場交易的跨組織知識共享模型研究[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7年06期
8 張蓉暉;;網絡環(huán)境下經濟組織知識共享模式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5期
9 崔蓉,卜金濤;企業(yè)員工的知識隔離動機及應對思路[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5年07期
10 聶規(guī)劃;張喜文;徐尚英;;支持企業(yè)協(xié)同進化的集體智慧平臺設計[J];當代經濟;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世平;胡艷軍;;高校教師知識共享問題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朱安;;營造知識共享文化 指導員工行為[A];煤炭經濟管理新論(第10輯)——第十一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2010年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林鐘高;;組織結構、信息體制與企業(yè)內部控制模式研究——基于組織知識共享理論的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志杰;劉瑞林;;淺論廣州本田的知識管理[A];第10屆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陳湘;;索引與信息服務[A];2005年中國索引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楊建華;魏海標;;企業(yè)知識管理的應用策略分析[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吳六平;;集團內部如何真正解決知識共享的關鍵問題[A];煤炭經濟管理新論(第10輯)——第十一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2010年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王盛虎;;知識管理視野下政府對自然危機管理的策略選擇[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魏永斌;孫東川;;協(xié)同商務環(huán)境下知識共享的利益分配方法研究[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汪黎君;;由團隊知識的形成看醫(yī)學工程部的知識共享[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工程學分會第八次學術年會暨《醫(yī)療設備信息》創(chuàng)刊20周年慶祝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富強 葛新權;建立知識共享管理系統(tǒng)的思路[N];首都建設報;2010年
2 吳建中;知識共享的關鍵在開放[N];文匯報;2005年
3 易水;美國銀行如何實現(xiàn)知識共享[N];人民郵電;2004年
4 王春燕;知識共享在中國:從理念到現(xiàn)實[N];人民法院報;2006年
5 記者 鄭昭;面向創(chuàng)新的知識共享與進步論壇暨IET榮譽會士授予儀式在榕舉行[N];福建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魏小毛;知識共享與著作權保護的平衡[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寧杰;知識共享:數字時代著作權保護新理念[N];人民法院報;2006年
8 艾新;搭建信息溝通平臺 實現(xiàn)企業(yè)知識共享[N];中國經營報;2007年
9 曾菊敏;六○二所以知識共享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N];中國航空報;2007年
10 韓永軍;知識有償共享:如何變?yōu)楝F(xiàn)實?[N];人民郵電;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雯;通過激活社會資本在虛擬社區(qū)中實現(xiàn)知識共享[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2 周勇士;供應鏈知識共享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3 李丹;科學研究活動中的知識管理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4 夏晶;高校知識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5 趙鑫;組織創(chuàng)新氛圍、知識共享與員工創(chuàng)新行為[D];浙江大學;2011年
6 王麗麗;大學創(chuàng)新團隊成員心理契約對知識共享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于國波;基于知識共享的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機理及路徑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8 初浩楠;中國文化環(huán)境下企業(yè)人際信任及其對知識共享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宋志紅;企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來源的實證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10 黃福玉;面向組織記憶的崗位知識管理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文豪;知識共享在團隊過程與團隊效能之間的中介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蔣凱;基于灰色理論的項目團隊內部知識共享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3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李康;知識型企業(yè)員工知識共享影響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5 張志偉;基于MIS的A公司知識挖掘與知識共享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6 宗勝亮;網絡環(huán)境下合作R&D項目的知識共享機理及促進對策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7 付桃紅;軟件外包中發(fā)包方與接包方間知識共享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8 張作鳳;知識共享機制及其在企業(yè)中的構建[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獻情報中心);2004年
9 趙玉潔;跨學科團隊知識共享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呂程;項目團隊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與績效結果[D];北京郵電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240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lzh/1924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