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需求分析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匹配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8 00:21
本文關鍵詞:基于城市需求分析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匹配研究
【摘要】:以完善城市功能,促進城市發(fā)展為目標的智慧城市概念,在全球引發(fā)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智慧城市是當下我國城市建設的發(fā)展方向,在國家住建部的號召下,許多城市的區(qū)、縣都開展了試點,但部分城市在智慧建設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建設內容與城市需求不匹配、重復建設、信息孤島等時有出現(xiàn)。 國內部分城市在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時缺乏對其概念的深入理解,因此制定的建設方案缺乏針對性,硬套模板、嚴重影響智慧城市建設效率,導致了大量的無效建設。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根據城市數據模糊匹配其智慧城市建設方案的方法,以期提供城市制定智慧城市建設方案時的決策依據。 首先,本文系統(tǒng)地闡述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思路、策略以及適合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12345”模式,梳理了智慧城市建設內容,并對其按照可能存在的需求情況進行層級劃分。同時,本文定義了城市智慧化需求度,運用DPSIR(驅動-壓力-狀態(tài)-沖擊-反應)模型篩選影響因素。并通過熵理論、G1法和模糊綜合理論的綜合運用,確定城市智慧化需求度的評語集隸屬度,并結合智慧城市建設內容的層級劃分,采用模糊選擇的方法,匹配與其相適宜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 本文以杭州為例,對上述模型進行驗算,最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提出了杭州進行智慧城市建設的方案,經過與現(xiàn)實狀況的對比,本研究的成果具有較好的可信度。
【關鍵詞】:智慧城市 建設方案 模糊匹配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99.27;F49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緒論10-17
- 1.1 研究背景10-12
- 1.1.1 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背景10-11
- 1.1.2 國內智慧城市建設的一些問題11-12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義12-13
- 1.3 研究內容和創(chuàng)新點13-15
- 1.3.1 研究內容及章節(jié)框架13-14
- 1.3.2 本文創(chuàng)新點14-15
- 1.4 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15-17
- 1.4.1 研究及數據處理方法15-16
- 1.4.2 技術路線16-17
- 2 國內外智慧城市研究理論綜述及實踐現(xiàn)狀分析17-25
- 2.1 智慧城建設的內涵17-19
- 2.1.1 智慧城市不僅僅是數字城市18
- 2.1.2 智慧城市的理論模型18-19
- 2.2 智慧城市建設的策略研究19-20
- 2.3 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的實踐20-23
- 2.3.1 國外智慧城市建設實踐20-22
- 2.3.2 國內智慧城市建設現(xiàn)狀22-23
- 2.4 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教訓及借鑒意義23
- 2.5 本章小結23-25
- 3 智慧城市建設內容及層級分類25-43
- 3.1 智慧城市建設思路25-26
- 3.1.1 城市建設思路的發(fā)展25
- 3.1.2 區(qū)別于智能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25-26
- 3.2 智慧城市建設策略26-30
- 3.2.1 明確智慧城市發(fā)展定位26-28
- 3.2.2 智慧城市建設方案的要求28-30
- 3.3 智慧城市建設的“12345”模式30-34
- 3.3.1 一套城市運營管理體系30-31
- 3.3.2 兩大保障支撐措施31-32
- 3.3.3 三個信息基礎平臺32-33
- 3.3.4 四類城市管理方式33
- 3.3.5 五個應用服務系統(tǒng)33-34
- 3.4 智慧城市建設內容梳理34-38
- 3.4.1 智慧城市運營管理體系34-35
- 3.4.2 智慧城市政策體系建設35-37
- 3.4.3 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硬件建設37
- 3.4.4 智慧應用軟件建設37-38
- 3.5 智慧城市建設內容的層級分類38-42
- 3.5.1 智慧城市運營體系分類39-40
- 3.5.2 智慧城市政策體系建設分類40
- 3.5.3 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硬件建設分類40-41
- 3.5.4 智慧應用軟件建設41-42
- 3.6 本章小結42-43
- 4 城市智慧化需求度匹配及智慧城市建設方案選擇43-62
- 4.1 智慧城市建設驅動力分析43-44
- 4.1.1 智慧城市建設的內部驅動力43-44
- 4.1.2 智慧城市建設的外部驅動力44
- 4.2 城市智慧化需求度的定義與影響因素分析44-52
- 4.2.1 城市智慧化需求度的定義44-45
- 4.2.2 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智慧化需求度影響因素分析45-47
- 4.2.3 數據的獲取47-51
- 4.2.4 數據的值域離散化處理51-52
- 4.3 基于城市智慧化需求度分析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匹配52-60
- 4.3.1 匹配模型的比較和選擇52-54
- 4.3.2 基于熵理論和G1法相結合的權重確定方法54-59
- 4.3.3 智慧城市建設內容的模糊匹配模型59-60
- 4.3.4 智慧城市建設方案的選擇60
- 4.4 本章小結60-62
- 5 杭州智慧城市建設方案選擇實例分析62-68
- 5.1 杭州市城市智慧化需求度影響因素分析62-64
- 5.2 杭州市城市智慧化需求度分析64
- 5.2.1 建立模糊匹配矩陣64
- 5.3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設方案選擇64-67
- 5.3.1 直觀選擇64-65
- 5.3.2 模糊選擇65-67
- 5.3.3 杭州智慧城市建設方案的確定67
- 5.3.4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設的成果預期67
- 5.4 本章小結67-68
- 6 結論與展望68-70
- 6.1 結論68-69
- 6.2 不足與展望69-70
- 參考文獻70-74
- 附件74-75
- 作者介紹75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馬娜;;徐州智慧城市建設模式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6年03期
,本文編號:6374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63744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