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居庸疊翠”到“瓊島春陰”——“燕京八景”景觀序列背后的空間邏輯與政治意涵
發(fā)布時間:2024-01-30 00:43
"燕京八景"脫胎于"瀟湘八景",其作為北京著名的景觀文化,自元代起有大量的相關(guān)詩文存世。這些詩文不僅展現(xiàn)了各歷史時期從皇帝到普通文人對這八處實地景觀的頌揚(yáng),其中的景序也反映了元、明、清不同的空間邏輯。元代以"居庸疊翠"為首的景序是元人"內(nèi)北國而外中國"觀念的體現(xiàn)。明永樂時期同樣以"居庸疊翠"為首的景序卻有著與元代截然相反的內(nèi)外之別,即"內(nèi)華而外夷"。到清乾隆時期,"燕京八景"有了以"瓊島春陰"為中心的新秩序。元、明、清三代的統(tǒng)治階層為"燕京八景"注入了完全不同于"瀟湘八景"的政治意涵,其背后是時代、民族觀念等因素在起作用。
【文章頁數(shù)】:7 頁
本文編號:3889159
【文章頁數(shù)】:7 頁
圖1:元代“燕京八景”的空間布局
圖2:元代兩都交通示意圖
圖3:哪吒身軀與北京內(nèi)城相應(yīng)會意圖
圖4:金中都宮苑水系與主要灌溉渠道
本文編號:38891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38891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