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AC 3D 的巖體初始高水平構造應力場反演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2-11-05 01:15
為探討深部巖體工程初始高水平構造應力場的數(shù)值模擬反演方法,采用三維有限差分法FLAC3D分別對位移邊界條件、應力邊界條件、混合邊界條件及基于初始應變能理論的反演方法進行數(shù)值試驗對比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模擬巖體初始高水平構造應力場過程中,位移邊界條件、應力邊界條件、混合邊界條件三種方法均不能滿足要求;而基于初始應變能理論的反演方法效果較好,將該方法應用于獅子山礦區(qū)地應力場的反演分析,計算表明各測點的地應力反演值與實測值之間誤差在允許范圍內(nèi),進一步驗證了該方法模擬計算巖體初始高水平構造應力場具有較好的可靠性,研究成果為深部巖體工程高水平構造應力場的反演計算方法提供了參考。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關于地應力反演方法的討論
2 計算模型構建及方案
3 應力場計算反演結(jié)果對比分析
3.1 基于位移邊界條件的初始地應力場的反演
3.2 基于應力邊界條件的初始地應力場的反演
3.3 基于混合邊界條件的初始地應力場的反演
3.4 基于初始應變能理論的初始地應力場的反演分析
4 基于FLAC3D的獅子山礦區(qū)高水平構造應力場的反演與驗證
4.1 獅子山礦區(qū)地應力場測試結(jié)果
4.2 獅子山銅礦地應力場反演數(shù)值模型的構建與計算參數(shù)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煙臺地下水封洞庫工程區(qū)地應力場數(shù)值模擬[J]. 賀振鵬,王澤利,宋礦銀,朱華,牛慶明,張書凱.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9(21)
[2]基于稀少樣本數(shù)據(jù)的地應力場反演重構方法[J]. 李飛,周家興,王金安. 煤炭學報. 2019(05)
[3]基于SLR-ANN的地應力場三維智能反演方法研究[J]. 張社榮,胡安奎,王超,彭振輝. 巖土力學. 2017(09)
[4]中國大陸金屬礦區(qū)實測地應力分析及應用[J]. 李鵬,苗勝軍. 工程科學學報. 2017(03)
[5]桑珠嶺特長隧道初始地應力場反演分析[J]. 王慶武,巨能攀,黃健,杜玲麗,張陳羊.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6(25)
[6]復雜地應力場反演優(yōu)化算法及研究新進展[J]. 王金安,李飛.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15(02)
[7]基于改進粒子群優(yōu)化算法的地應力場反演[J]. 李欣,謝學斌,楊承祥,羅海霞. 礦冶工程. 2015(01)
[8]基于構造控制的地應力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反演研究[J]. 汪吉林,李耀民,姜波.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10(04)
[9]巖體初始地應力場的反演分析方法[J]. 朱付廣,王世杰,胡偉,張丞,鐘英杰,費文平. 科技咨詢導報. 2007(09)
[10]巖體初始應力場的遺傳算法與有限元聯(lián)合反演法[J]. 易達,陳勝宏,葛修潤. 巖土力學. 2004(07)
博士論文
[1]高應力區(qū)陡傾礦體崩落開采巖移規(guī)律、變形機理與預測研究[D]. 郭延輝.昆明理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701647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關于地應力反演方法的討論
2 計算模型構建及方案
3 應力場計算反演結(jié)果對比分析
3.1 基于位移邊界條件的初始地應力場的反演
3.2 基于應力邊界條件的初始地應力場的反演
3.3 基于混合邊界條件的初始地應力場的反演
3.4 基于初始應變能理論的初始地應力場的反演分析
4 基于FLAC3D的獅子山礦區(qū)高水平構造應力場的反演與驗證
4.1 獅子山礦區(qū)地應力場測試結(jié)果
4.2 獅子山銅礦地應力場反演數(shù)值模型的構建與計算參數(shù)
5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煙臺地下水封洞庫工程區(qū)地應力場數(shù)值模擬[J]. 賀振鵬,王澤利,宋礦銀,朱華,牛慶明,張書凱.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9(21)
[2]基于稀少樣本數(shù)據(jù)的地應力場反演重構方法[J]. 李飛,周家興,王金安. 煤炭學報. 2019(05)
[3]基于SLR-ANN的地應力場三維智能反演方法研究[J]. 張社榮,胡安奎,王超,彭振輝. 巖土力學. 2017(09)
[4]中國大陸金屬礦區(qū)實測地應力分析及應用[J]. 李鵬,苗勝軍. 工程科學學報. 2017(03)
[5]桑珠嶺特長隧道初始地應力場反演分析[J]. 王慶武,巨能攀,黃健,杜玲麗,張陳羊.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6(25)
[6]復雜地應力場反演優(yōu)化算法及研究新進展[J]. 王金安,李飛.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15(02)
[7]基于改進粒子群優(yōu)化算法的地應力場反演[J]. 李欣,謝學斌,楊承祥,羅海霞. 礦冶工程. 2015(01)
[8]基于構造控制的地應力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反演研究[J]. 汪吉林,李耀民,姜波. 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 2010(04)
[9]巖體初始地應力場的反演分析方法[J]. 朱付廣,王世杰,胡偉,張丞,鐘英杰,費文平. 科技咨詢導報. 2007(09)
[10]巖體初始應力場的遺傳算法與有限元聯(lián)合反演法[J]. 易達,陳勝宏,葛修潤. 巖土力學. 2004(07)
博士論文
[1]高應力區(qū)陡傾礦體崩落開采巖移規(guī)律、變形機理與預測研究[D]. 郭延輝.昆明理工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7016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370164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