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混凝土構件的結構性能檢驗方法述評
本文選題:混凝土構件 切入點:結構性能檢驗 出處:《建筑結構學報》2015年11期
【摘要】:目前我國混凝土構件的結構性能檢驗方法主要源于1976年頒布的國家標準TJ 321—1976《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工程》。依據建筑工業(yè)化的基本思想及其發(fā)展情況,利用結構可靠度理論和統(tǒng)計學方法,詳細介紹了我國各時期的結構性能檢驗方法,并對其進行了評價。指出在近四十年的時間里,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方法已發(fā)生根本變化,國內外不斷推進的建筑工業(yè)化對結構性能檢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結構性能檢驗的基本方法并未發(fā)生變化,其在基本判定方法、判定標準和適用范圍上滯后于設計方法的發(fā)展和建筑工業(yè)化的需要,需建立以結構可靠度理論和統(tǒng)計學為基礎的混凝土構件的結構性能檢驗的概率方法。為此,介紹和分析了國外的相關研究,指出其尚不能為建立混凝土構件的結構性能檢驗概率方法提供完備、合理的基礎;并按現行設計方法的可靠度控制方式,提出建立混凝土構件的結構性能檢驗概率方法的基本途徑。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inspection methods of concrete members in China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national standard TJ321-1976 issued in 1976, "quality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Building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reinforced concrete Prefabricated member Engineering". Thought and its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d statistical method,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s in various periods in China, and evaluates them.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sign methods of concrete structures have changed radically in the past forty year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performance inspection, but the basic methods 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 inspection have not changed. The criterion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lag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method and the need of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probabilistic method for testing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member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d statistic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abroad, points out that it can not provide a complete and reasonable basis for establishing the probabilistic method 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 test of concrete members, and according to the reliability control method of the current design method, The basic way to establish the probabilistic method 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 test of concrete members is presented.
【作者單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0678143,51278401)
【分類號】:TU375;TU31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志軍;李磊;熊兆濤;;預應力混凝土吊車梁結構性能檢測[J];工程質量;2010年01期
2 徐有鄰;;預制混凝土構件檢驗評定標準的若干特點[J];混凝土;1990年01期
3 苗健;;淺談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的結構性能檢驗方法[J];計量與測試技術;2009年07期
4 徐有鄰;《預制混凝土構件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中的幾個問題[J];建筑科學;1990年02期
5 蔣勤儉;鐘志強;;2011年中國預制混凝土構件行業(yè)發(fā)展概況[J];混凝土世界;2012年01期
6 蔣勤儉;劉昊;鐘志強;;混凝土預制構件行業(yè)發(fā)展與定位問題的思考[J];混凝土世界;2011年04期
7 ;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的質量檢驗——《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工程(TJ321-76)簡介[J];建筑結構;1976年06期
8 徐有鄰;;非標準預制構件的結構性能檢驗[J];混凝土;1993年05期
9 徐有鄰;混凝土構件承載力評定的檢驗方法[J];建筑科學;1990年03期
10 顧紅祥;周燕;邸小壇;;24m預應力混凝土屋架結構性能檢驗分析[J];建筑科學;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勇,李偉興,黃鼎業(yè);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次軸力[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1期
2 何林,肖承波,吳體;某工程加層部分的安全性鑒定[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2期
3 劉廣均,張鋼;砌體結構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2期
4 徐曉陽,馬宏偉,張興虎;平面十字形節(jié)點試驗的總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3期
5 浦滬軍;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中雙向板承載能力安全性等級的評定[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4期
6 周定松,王鶯歌;后張預應力混凝土框架梁設計方法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4期
7 米健,王曉波,崔苗,劉國銀,陳哲;深圳會議展覽中心預應力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3年04期
8 郭偉,劉興遠,張力,王躍文,孫亮;無腹筋鋼筋混凝土簡支梁受剪特性的神經網絡模型初探[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4年01期
9 李平先,畢蘇萍;對稱配筋小偏心受壓構件的截面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4年02期
10 盛光復,任迎春,趙艷紅;加大截面加固RC軸心受壓構件的強度計算[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尹洪冰;羅興隆;譚金濤;張林在;;美國混凝土規(guī)范墻體預埋件的計算分析及與中國混凝土規(guī)范的對比[A];'2011全國鋼結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胡少偉;陸俊;范向前;;混凝土斷裂試驗中的聲發(fā)射特性研究[A];現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年
3 鄭愚;鐘永剛;;對GFRP筋混凝土橋梁面板內壓縮薄膜效應的研究[A];第七屆全國建設工程FRP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4 崔士起;姜麗萍;劉文海;;混凝土表面嵌固板條的黏結強度試驗研究[A];第七屆全國建設工程FRP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5 范海豐;劉玉擎;賀君;;GFRP-混凝土組合橋面板抗彎性能研究[A];第七屆全國建設工程FRP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6 汪海東;曾志興;;基于混凝土力學的CFRP加固RC梁受彎承載力計算與分析[A];第七屆全國建設工程FRP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7 郝潤霞;武志超;;碳纖維技術在包鋼選礦廠再磨車間廠房加固中的應用[A];第七屆全國建設工程FRP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8 郭曉燕;王秀珍;;碳纖維加固技術在紡織及發(fā)電廠等潮濕環(huán)境中的應用[A];第七屆全國建設工程FRP應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9 周建康;繆建楊;;無粘結預應力技術在天津濱海文化商務中心工程中的應用[A];第十一屆后張預應力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吳周Pr;楊偉波;王磊;吉敏君;沈芳;;超長混凝土結構預應力張拉過程應力監(jiān)測[A];第十一屆后張預應力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驥;混凝土塑性—損傷本構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劉燦;橫向預應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及預應力損失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勞曉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墻構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標限值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鄭順潮;鋼纖維聚合物高強結構混凝土的力學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陸軍;噴霧藥液在靶標植株上的沉積與潤濕研究[D];江蘇大學;2010年
6 傅軍;新型墻體抗裂抗?jié)B性能及工程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7 吳靜;多重螺旋箍筋增韌輕質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都愛華;框架結構移位托換節(jié)點受力機理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9 孫訓海;基礎剛度、褥墊厚度對剛性樁復合地基樁土承載性狀的影響[D];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2010年
10 張登祥;混凝土早期收縮開裂理論與控制技術及其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群;鋼—高強混凝土組合梁非線性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楊鳳蓮;配置加強箍筋混凝土短柱力學性能試驗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袁英保;基于分層沉降試驗的復合地基變形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4 田利輝;聚氨酯小框體外墻外保溫體系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黃曉戰(zhàn);纖維礦渣微粉混凝土高溫損傷機理與力學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6 趙發(fā)軍;在役混凝土梁橋結構加固模型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7 倪川;某框架結構振動特性測試與控制分析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8 王莉荔;500MPa級熱軋帶肋鋼筋機械錨固性能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9 劉利亞;鋼筋混凝土短梁受剪承載力可靠度分析[D];鄭州大學;2010年
10 李甲甲;鋼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方法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隋莉莉;權新蕊;邢鋒;張洪源;;國內外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橋梁耐久性研究[J];工業(yè)建筑;2011年01期
2 趙飛歐;;節(jié)能、高效——世博“滬上生態(tài)家”預制多功能陽臺板應用研究[J];建筑施工;2010年09期
3 ;北京市制定混凝土預制構件行業(yè)發(fā)展專項規(guī)劃[J];混凝土世界;2011年03期
4 李敏霞;許宏偉;焦永剛;;新建鐵路無砟軌道板養(yǎng)護溫度測控研究[J];鐵道建筑;2011年03期
5 孫繼成;;CRTSⅠ型預應力無砟軌道板高精度制造技術[J];鐵道勘察;2011年02期
6 薛偉辰;;預制混凝土框架住宅體系研究進展[J];住宅產業(yè);2010年09期
7 鐘志強;;淺談住宅產業(yè)化與建筑工業(yè)化[J];住宅產業(yè);2011年Z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有鄰;;預制構件結構性能檢驗若干問題的再討論[J];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1989年01期
2 梁國立;X射線熒光光譜儀的性能檢驗[J];巖礦測試;1991年02期
3 徐有鄰;;非標準預制構件的結構性能檢驗[J];混凝土;1993年05期
4 徐有鄰;;預制混凝土構件結構性能的檢驗與評定[J];混凝土;1992年05期
5 曹陽升;建筑物中預制砼圓孔板的結構性能檢驗[J];工程質量管理與監(jiān)測;1996年06期
6 ;出口危險貨物包裝性能檢驗標準[J];上海包裝;2013年04期
7 徐榮華;YKB結構性能檢驗加載控制[J];鐵道標準設計;2000年03期
8 李明;;EL—522型可編程序電算器在混凝土構件結構性能檢驗中的應用[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1990年04期
9 苗健;;淺談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的結構性能檢驗方法[J];計量與測試技術;2009年07期
10 陶里;徐有鄰;王曉峰;;某廠房預制SP板原位性能檢驗[J];工程質量;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陳敏;周廣強;馬雷鳴;;WRF-Chem模式對臭氧的預報性能檢驗[A];S18 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huán)境[C];2012年
2 于恩濤;王會軍;郜永祺;孫建奇;;WRF模式對東北地區(qū)降雪預報性能檢驗[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5氣候預測新方法和新技術[C];2011年
3 李中偉;張廣興;張東文;王志永;;火力發(fā)電廠安全性能檢驗管理[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12年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張廣興;李中偉;張東文;趙紀峰;王強;邢國強;;火力發(fā)電廠鋼結構安全性能檢驗重點分析[A];中國計量協(xié)會冶金分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李建宏;趙恒慶;趙立凡;;碳鋼焊條在低溫壓力容器中應用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徐炎;危險貨物包裝性能檢驗新舊標準必須澄清的幾個問題[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2 東泓;質檢總局規(guī)范汽運出境危險貨物包裝[N];國際商報;2003年
3 王宇;封俊虎;葛鷹;只顧登攀莫問高[N];中國國門時報;2002年
4 溫慶春;翁牛特旗交警助學子安全返家[N];人民公安報·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本文編號:16798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67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