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件沖擊下的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與應對行為分析 ——以三聚氰胺事件的沖擊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2-02-20 10:35
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居民健康和食品產(chǎn)業(yè)發(fā)展,然而食品安全風險無處不在。即使最嚴格最大成本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也不能保證絕對的食品安全,具有危害性和嚴重影響的食品安全事件在國內外頻繁發(fā)生,例如,瘋牛病事件、口蹄疫事件、禽流感事件、德國毒黃瓜事件及我國近年發(fā)生的三聚氰胺事件。因此,如何應對食品安全事件沖擊是食品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內容。食品安全事件沖擊對消費者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1)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提高,表現(xiàn)為消費者恐慌情緒增加;(2)消費者控制感降低,主要是對政府公共管理能力信任降低,對企業(yè)信任降低;(3)消費者采取應對行為規(guī)避食品安全風險,表現(xiàn)為食品消費市場的劇烈波動。因此,食品安全沖擊應對政策的目標既包括恢復食品消費市場,也包括降低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恢復消費者控制感。然而,我國食品安全事件沖擊的應對政策存在嚴重問題,導致食品安全事件沖擊后我國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長期較高,對政府和企業(yè)信任非常低,食品市場恢復緩慢;谝陨戏治,研究食品安全事件沖擊下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及應對行為,對于制定食品安全事件沖擊的應對政策有重要意義。本研究以三聚氰胺事件沖擊為例,基于事件沖擊...
【文章來源】:南京農業(yè)大學江蘇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言
1.1 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1.1.1 我國食品安全現(xiàn)狀
1.1.2 國內外頻繁發(fā)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1.1.3 我國食品安全事件沖擊應對政策的存在問題
1.1.4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內容
1.2.3 技術路線
1.3 可能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1.3.1 可能的創(chuàng)新
1.3.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理論綜述、文獻回顧與分析框架
2.1 理論綜述
2.2 文獻回顧
2.2.1 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的研究
2.2.2 消費者信任的研究
2.2.3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下消費變動的研究
2.2.4 簡要評述
2.3 分析框架
第三章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影響的描述
3.1 我國奶及奶制品市場基本特征
3.2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對食品產(chǎn)業(yè)的影響
3.3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對消費者的影響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數(shù)據(jù)來源與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4.1 數(shù)據(jù)來源與樣本特征
4.1.1 數(shù)據(jù)來源
4.1.2 樣本特征
4.1.3 背景性描述統(tǒng)計
4.2 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變動特征
4.2.1 不確定性的感知
4.2.2 后果嚴重程度的感知
4.2.3 三聚氰胺事件的了解程度
4.2.4 食品安全風險感知
4.3 消費者信任特征
4.3.1 消費者對政府信任情況及變動
4.3.2 消費者對企業(yè)信任情況及變動
4.3.3 信息渠道與信任
4.3.4 品牌信任
4.4 消費者應對行為變動特征
4.4.1 購買數(shù)量減少情況
4.4.2 購買數(shù)量恢復情況
4.4.3 食品安全風險應對行為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與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
5.1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后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及其影響因素
5.1.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5.1.2 計量模型的設定
5.1.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5.1.4 討論
5.2 事件沖擊不同階段的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
5.2.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5.2.2 計量模型的設定
5.2.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5.2.4 討論
5.3 消費者信任變動及其影響因素
5.3.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5.3.2 計量模型的設定
5.3.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5.3.4 討論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與消費者應對行為
6.1 消費者應對行為及其影響因素
6.1.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6.1.2 計量模型的設定
6.1.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6.1.4 討論
6.2 購買減少階段消費者行為分析
6.2.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6.2.2 計量模型的設定
6.2.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6.2.4 討論
6.3 購買恢復階段消費者行為分析
6.3.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6.3.2 計量模型的設定
6.3.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6.3.4 討論
6.4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7.1 主要結論
7.2 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驗與政策建議
7.2.1 食品安全事件應對中風險交流的必要性
7.2.2 發(fā)達國家應對食品安全事件沖擊的經(jīng)驗
7.2.3 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公眾風險感知及應對行為研究——以問題奶粉事件為例[J]. 范春梅,賈建民,李華強. 管理評論. 2012(01)
[2]大城市消費者安全液態(tài)奶的支付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北京、天津和石家莊的情況為例[J]. 王志剛,李騰飛,朱勇. 中國物價. 2012(01)
[3]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信任問題的研究綜述[J]. 蔣凌琳,李宇陽. 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 2011(12)
[4]城市消費者對認證蔬菜的信任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王二朋,周應恒. 農業(yè)技術經(jīng)濟. 2011(10)
[5]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費者購買行為恢復——以三聚氰胺事件為例[J]. 全世文,曾寅初,劉媛媛,于曉華. 農業(yè)技術經(jīng)濟. 2011(07)
[6]食品安全的利益演化、群體信任與管理規(guī)制研究[J]. 王冀寧. 現(xiàn)代管理科學. 2011(02)
[7]風險態(tài)度、風險認知和政府信賴——基于前景理論的突發(fā)狀態(tài)下政府信息供給機制分析框架[J]. 張巖,魏玖長.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1)
[8]風險認知和風險溝通研究進展[J]. 李素梅,Cordia Ming-Yeuk Chu. 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 2010(03)
[9]我國食品安全危機管理中的政府能力——基于三聚氰胺事件的案例分析[J]. 鄭丹桂. 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0(02)
[10]從“統(tǒng)治”到“治理”——瘋牛病危機與英國生物技術政策范式的演變[J]. 高璐,李正風. 科學學研究. 2010(05)
博士論文
[1]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的實證研究[D]. 胡衛(wèi)中.浙江大學 2010
[2]突發(fā)性社會公共危機事件下個體與群體行為決策研究[D]. 孫多勇.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5
[3]房地產(chǎn)經(jīng)濟周期的微觀解釋:行為經(jīng)濟學方法與實證研究[D]. 關濤.復旦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風險分配、系統(tǒng)信任與風險感知[D]. 卜玉梅.廈門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34867
【文章來源】:南京農業(yè)大學江蘇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4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言
1.1 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1.1.1 我國食品安全現(xiàn)狀
1.1.2 國內外頻繁發(fā)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1.1.3 我國食品安全事件沖擊應對政策的存在問題
1.1.4 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2.1 研究目標
1.2.2 研究內容
1.2.3 技術路線
1.3 可能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1.3.1 可能的創(chuàng)新
1.3.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理論綜述、文獻回顧與分析框架
2.1 理論綜述
2.2 文獻回顧
2.2.1 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的研究
2.2.2 消費者信任的研究
2.2.3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下消費變動的研究
2.2.4 簡要評述
2.3 分析框架
第三章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影響的描述
3.1 我國奶及奶制品市場基本特征
3.2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對食品產(chǎn)業(yè)的影響
3.3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對消費者的影響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數(shù)據(jù)來源與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4.1 數(shù)據(jù)來源與樣本特征
4.1.1 數(shù)據(jù)來源
4.1.2 樣本特征
4.1.3 背景性描述統(tǒng)計
4.2 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變動特征
4.2.1 不確定性的感知
4.2.2 后果嚴重程度的感知
4.2.3 三聚氰胺事件的了解程度
4.2.4 食品安全風險感知
4.3 消費者信任特征
4.3.1 消費者對政府信任情況及變動
4.3.2 消費者對企業(yè)信任情況及變動
4.3.3 信息渠道與信任
4.3.4 品牌信任
4.4 消費者應對行為變動特征
4.4.1 購買數(shù)量減少情況
4.4.2 購買數(shù)量恢復情況
4.4.3 食品安全風險應對行為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與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
5.1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后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及其影響因素
5.1.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5.1.2 計量模型的設定
5.1.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5.1.4 討論
5.2 事件沖擊不同階段的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感知
5.2.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5.2.2 計量模型的設定
5.2.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5.2.4 討論
5.3 消費者信任變動及其影響因素
5.3.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5.3.2 計量模型的設定
5.3.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5.3.4 討論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食品安全事件沖擊與消費者應對行為
6.1 消費者應對行為及其影響因素
6.1.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6.1.2 計量模型的設定
6.1.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6.1.4 討論
6.2 購買減少階段消費者行為分析
6.2.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6.2.2 計量模型的設定
6.2.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6.2.4 討論
6.3 購買恢復階段消費者行為分析
6.3.1 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
6.3.2 計量模型的設定
6.3.3 模型估計結果與分析
6.3.4 討論
6.4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7.1 主要結論
7.2 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驗與政策建議
7.2.1 食品安全事件應對中風險交流的必要性
7.2.2 發(fā)達國家應對食品安全事件沖擊的經(jīng)驗
7.2.3 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食品安全事件中的公眾風險感知及應對行為研究——以問題奶粉事件為例[J]. 范春梅,賈建民,李華強. 管理評論. 2012(01)
[2]大城市消費者安全液態(tài)奶的支付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北京、天津和石家莊的情況為例[J]. 王志剛,李騰飛,朱勇. 中國物價. 2012(01)
[3]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信任問題的研究綜述[J]. 蔣凌琳,李宇陽. 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 2011(12)
[4]城市消費者對認證蔬菜的信任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王二朋,周應恒. 農業(yè)技術經(jīng)濟. 2011(10)
[5]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費者購買行為恢復——以三聚氰胺事件為例[J]. 全世文,曾寅初,劉媛媛,于曉華. 農業(yè)技術經(jīng)濟. 2011(07)
[6]食品安全的利益演化、群體信任與管理規(guī)制研究[J]. 王冀寧. 現(xiàn)代管理科學. 2011(02)
[7]風險態(tài)度、風險認知和政府信賴——基于前景理論的突發(fā)狀態(tài)下政府信息供給機制分析框架[J]. 張巖,魏玖長.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1)
[8]風險認知和風險溝通研究進展[J]. 李素梅,Cordia Ming-Yeuk Chu. 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 2010(03)
[9]我國食品安全危機管理中的政府能力——基于三聚氰胺事件的案例分析[J]. 鄭丹桂. 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0(02)
[10]從“統(tǒng)治”到“治理”——瘋牛病危機與英國生物技術政策范式的演變[J]. 高璐,李正風. 科學學研究. 2010(05)
博士論文
[1]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的實證研究[D]. 胡衛(wèi)中.浙江大學 2010
[2]突發(fā)性社會公共危機事件下個體與群體行為決策研究[D]. 孫多勇.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5
[3]房地產(chǎn)經(jīng)濟周期的微觀解釋:行為經(jīng)濟學方法與實證研究[D]. 關濤.復旦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風險分配、系統(tǒng)信任與風險感知[D]. 卜玉梅.廈門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348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ongshangguanlilunwen/363486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