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擴張及其理性回歸
發(fā)布時間:2017-11-26 06:06
本文關鍵詞:版權擴張及其理性回歸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劇,知識產品通過國際貿易在世界范圍內流動,知識產權全球化逐漸形成。知識產權全球化的主要內容和重要成就,即是知識產權立法的一體化,表現(xiàn)為國際公約取代國內的價值評估成為知識產權立法的主導模式,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由此走向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在此背景下,回顧版權制度的變遷史,從第一部近代版權法誕生到今天,版權經歷了一個偏袒于權利人的擴張歷程,這一擴張打破了版權制度內蘊的利益平衡,也損及版權制度體系的維持及其正當性的證成。在對版權擴張的因由探尋中,發(fā)現(xiàn)技術發(fā)展并非版權擴張的決定因素,而私人利益集團對版權擴張的推力至為關鍵。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為版權擴張?zhí)峁┝死碚撝С?其將作品作為一般商品對待,應完全屬于市場,并在根本上服從市場分配的效率。這種主張不過是經濟領先者的理論,其對作品的屬性和版權的制度價值認識偏差,而這也正是版權擴張的理論根源。作品本質上具有公共屬性,而版權也并非自然權利,版權與所有權存在著巨大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在版權的制度建構上作出妥當?shù)陌才拧C鎸Π鏅鄶U張這一不爭的事實,以及抑制擴張諸多充分的理由,筆者認為版權擴張應回歸到符合版權制度價值下的利益平衡上。首先,在對版權的認識論上,應實現(xiàn)從自然權利到功利主義的轉換,這一轉換既可避開自然權利、人權等話語工具的進攻,也為版權擴張的道德限制提供了正當性。其次,在版權制度的道德建構上,應以捍衛(wèi)公共領域對抗版權擴張,并借鑒比例原則對版權擴張進行法律評價,然而版權法上的利益平衡有時無從把握,此時就需要以民主商談的過程實現(xiàn)形式理性。最后,基于版權體系維持的考量,從保護期限、權利內容、基礎權利和權利限制等角度提出抑制版權擴張的幾個著力點。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3.4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漢東;后TRIPs時代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與中國的應對方略[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2 李雨峰;;論著作權的憲法基礎[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3 吳漢東;;利弊之間:知識產權制度的政策科學分析[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4 劉華;孟奇勛;;公共政策視閾下的知識產權利益集團運作機制研究[J];法商研究;2009年04期
5 熊琦;王太平;;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立法中私人集團的作用[J];法學;2008年03期
6 唐昊;;從知識產權到知識霸權——知識產權過度擴張所導致的國際體系危機[J];廣東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7 彭學龍;;技術發(fā)展與法律變遷中的復制權[J];科技與法律;2006年01期
8 薛虹;;知識產權準多邊國際體制的擴張[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9 張平;;知識產權制度對國民經濟發(fā)展的作用[J];中國科技產業(yè);2009年05期
10 詹艷;;版權擴張:文化商品化與文化全球化[J];河北法學;2013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柳娜;知識產權權利擴張的反思及制度重構[D];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2287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zhishichanquanfa/122878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