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俄羅斯模式_《黑龍江大學》2002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俄羅斯行政法模式轉換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黑龍江大學》 2002年
俄羅斯行政法模式轉換研究
徐朝暉
【摘要】: 1991年,社會主義的蘇聯(lián)在地球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俄羅斯。社會性質的改變使前蘇聯(lián)的政治、經濟體制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從過去那種高度集權的政治模式、完全國有化的經濟模式,逐步轉變成一種具有俄羅斯特色的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和市場經濟模式。伴隨著政治經濟體制的轉軌,,俄羅斯行政法律制度的構建模式,也相應必然發(fā)生巨大變化,這一巨大變化的邏輯起點就是:1993年,俄羅斯憲法用一個全新的術語——“執(zhí)行權”,取代了蘇聯(lián)一直使用了70多年的概念——“國家管理”。筆者認為,“執(zhí)行權”這一新概念的提出和運用,是俄羅斯行政法模式轉換的分水嶺,意味著俄羅斯行政法拋開了蘇聯(lián)行政法“管理論”的模式,其重心由保護國家管理權、制約公民權轉向制約國家管理權、保護公民權。俄羅斯行政法由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俄羅斯行政法的構建是以執(zhí)行權為基點的,“規(guī)范執(zhí)行權的活動和作用,是行政法發(fā)展具有方向性的內容”。但是,從俄羅斯行政法發(fā)展的基本方向性內容還難以預料俄羅斯行政法將選擇什么具體的模式。俄羅斯行政法選擇保護公民權利和制約執(zhí)行權的價值目標,并主張通過實體規(guī)則和程序規(guī)則控制行政行為過程及結果,這些觀點與控權論的主張相適應,顯示了傳統(tǒng)的控權論傾向。但從俄羅斯行政法所涉及的行政程序中的公民參與權、對經濟間接調控的現(xiàn)代手段和非強制性方法等內 黑龍江大字碩土羊位論又 一 容看,俄羅斯行政法存在制約機制之外建立激勵機制的傾向, 這也是被傳統(tǒng)“控權論”所排斥而與“平衡論”相容的。 盡管難以預料俄羅斯行政法選擇什么樣的模式,但是,俄 羅斯行政法理論和實踐已證明,其朝著現(xiàn)代法治的方向發(fā)展是 明確的和毋須置疑的。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D951.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楊海坤;;論我國行政法學的理論基礎[J];北京社會科學;1989年01期
2 武步云;行政法的理論基礎──公共權力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3 陳泉生;論現(xiàn)代行政法學的理論基礎[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1995年05期
4 羅豪才;袁曙宏;李文棟;;現(xiàn)代行政法的理論基礎——論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的權利義務平衡[J];中國法學;199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小紅;;經濟法學視野中的行政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2 趙宗亮;;權利政治初論——方法、觀念與實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3 徐彪;評道德法律化[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4 胡小紅;市場規(guī)制法基本理論探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5 王樂夫,張富;公共行政的價值范疇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6 胡小紅;;公益訴訟與行政執(zhí)法的比較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7 奚堅平,王成明,張元珺;學習《行政許可法》的幾點啟示[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劉海超;;促進社會公正:利益協(xié)調的價值取向[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1期
9 葉必豐;;憲政行為與行政行為[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1期
10 楊利敏;;關于聯(lián)邦制分權結構的比較研究[J];北大法律評論;2002年0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湛中樂;徐靖;;通過章程的現(xiàn)代大學治理[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2 蘇令銀;;公平正義:當代中國社會倫理精神的關鍵詞[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周旭亮;;法律產品的經濟分析[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馬建文;黃淑娥;張未東;;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下的公安警務改革[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5 石先鈺;;加強法官道德建設是法官職業(yè)化的必然要求[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高存山;;美國規(guī)章制定程序對我省地方政府立法的啟示[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二)[C];2003年
7 劉青;謝京怡;;專利制度中的利益平衡機制及其對信息資源共享的影響[A];“廣東科技情報服務促進廣東經濟發(fā)展”綜合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張?zhí)旄?周寧宇;;論我國檢驗檢疫系統(tǒng)行政執(zhí)法權的規(guī)范實施[A];科學發(fā)展觀與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王貴林;許濤;張英宇;鄒芳玉;邱傳毅;矯學成;;俄羅斯的環(huán)境保護立法與執(zhí)法[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09年
10 雍琦;;關于法律邏輯性質及走向的思考[A];第十六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國法律邏輯三十年)[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旅燕;論我國私有財產權的憲法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郭延軍;發(fā)展中的美國女性就業(yè)權平等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周清華;國際商事仲裁自裁管轄原則消極效力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4 李冠群;論國際私法系統(tǒng)視野下的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錢玉英;制度建設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6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雪樵;經濟行政權法律監(jiān)督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9 邢巍巍;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縣長職能研究(1928-1937)[D];南開大學;2010年
10 蔣潤婷;行政法視閾下的行政參與權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李研;論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權[D];河北大學;2009年
3 范園園;我國行政程序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冷巖松;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zhí)法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陳雕;行政訴訟原告舉證責任的承擔[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陳王樂;行政行為中相關因素的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耿如昕;反思與重構:我國行政訴訟被告認定規(guī)則[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羅婷婷;論公司債權人利益保護的法律問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陳學;商標使用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張璘;論純粹反倫理行為的非犯罪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華卿;;論當前行政法的新發(fā)展[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6年09期
2 寧文新;完善行政法制 建立法治國家——訪北京大學行政法教研室主任姜明安教授[J];政府法制;1996年11期
3 王仰文;;行政法的現(xiàn)代人文主義立場[J];求實;2007年05期
4 楊明晨;王宇;;行政法的發(fā)展對憲法的現(xiàn)實影響[J];法制與社會;2008年17期
5 陳斯喜;;行政法發(fā)展的五大趨勢[J];政府法制;2009年11期
6 楊榮棠;我國行政法的發(fā)展歷程及其作用[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7 馬金芳;;論行政法的國家和社會基礎——從歷史根基的角度[J];黑龍江社會科學;2006年03期
8 方世榮;孫才華;;平等發(fā)展權的行政法保護初論[J];湖北社會科學;2008年08期
9 陳峰;楊俊;;臺灣地區(qū)行政法學研究集大成之巨著——評翁岳生主編之《行政法》[J];湖南農機;2008年11期
10 曹蘇煥;;淺析行政信賴保護原則中的幾個法律問題[J];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存利;;社會行政法視野中的社會弱勢群體權利保障[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沈開舉;王紅建;;當代中國行政法理論基礎問題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博鰲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薛剛凌;;行政法發(fā)展模式之檢討與重構[A];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博鰲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王學輝;趙勇;;協(xié)商民主視野下群體性事件的行政法解讀[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羅文燕;;服務政府與行政法轉型——面向“善治”理念的行政法[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6 ;《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叢書總序言[A];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博鰲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石柏林;祁麗;;中國行政法基本理論發(fā)展趨勢述評[A];中國行政法之回顧與展望——“中國行政法二十年”博鰲論壇暨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馬超;邢鴻飛;;行政程序中公眾參與的制度架構——以價格聽證為例[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9 熊文釗;鄭愛林;;行政裁量權的程序控制:以公眾參與機制為中心[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10 方世榮;石佑啟;;私有財產權保護與行政法發(fā)展[A];財產權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陳斯喜;[N];學習時報;2009年
2 莊漢;[N];法制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秦平;[N];法制日報;2005年
4 記者 望田;[N];社會科學報;2006年
5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馮軍;[N];法制日報;2008年
6 于安;[N];法制日報;2007年
7 ;[N];檢察日報;2003年
8 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 應松年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 王靜;[N];北京日報;2009年
9 應松年;[N];人民日報;2004年
10 李學昌;[N];中國工商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鄧楚開;論行政行為的成立[D];浙江大學;2011年
2 鄭雅方;行政裁量基準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方林超;我國行政法目的探析[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2 曹國成;行政法國際化問題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楊靖文;公共治理模式下行政法合意理念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4 黎學基;社會權力勃興的行政法意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5 侯華楠;合作行政:行政法新的認知模式[D];山東大學;2010年
6 宋迎娟;禁摩的行政法分析[D];湘潭大學;2011年
7 章文潔;行政法視野下的居家養(yǎng)老服務券制度[D];浙江工商大學;2013年
8 史學慶;論行政法視野下的政府懸賞行為[D];中國地質大學;2011年
9 王顯光;誠實信用原則在我國行政法中的具體適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10 劉京京;憲法與行政法的關聯(lián)性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俄羅斯行政法模式轉換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185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1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