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擅自損毀封條等環(huán)境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兼論《查封扣押辦法》第23條第2款與《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銜接
本文選題:查封扣押 + 擅自損毀封條; 參考:《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摘要】:在環(huán)境污染備受關(guān)注、環(huán)境法修改完善、環(huán)境執(zhí)法加強的背景下,同案不同罰的情況卻屢有發(fā)生。因《查封扣押辦法》第23條第2款未與《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銜接,導致擅自損毀封條等環(huán)境違法行為的處罰缺乏統(tǒng)一標準,法律責任不明。無論從理論上分析其合理性,還是總結(jié)執(zhí)法經(jīng)驗,擅自損毀封條等環(huán)境違法行為,應(yīng)當與阻礙執(zhí)法、隱藏、轉(zhuǎn)移、變賣或損毀行政執(zhí)法機關(guān)依法查封的財物行為的處罰相當?梢韵韧ㄟ^行政解釋,由公安部就《治安管理處罰法》第60條規(guī)定的妨害行政執(zhí)法活動行為作出細化解釋,或直接由環(huán)境保護部與公安部聯(lián)合修改規(guī)范性文件對該行為予以明確,以更好地指導環(huán)境執(zhí)法實踐。然《查封扣押辦法》第23條第2款與法律的銜接問題最終必須通過修改立法的方式進行解決。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eing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law is improved and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is strengthened, different punishment of the same case occurs frequently. Because Article 23 (2) of "measures of seizure and seizure" did not link up with "Law on punishment for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the punishment for environmental illegal acts such as damage of seal without authorization lacks uniform standard and legal liability is not clear. Whether analyzing its rationality theoretically or summing up the law enforcement experience unauthorized damage of seal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illegal acts should be equivalent to the punishment of obstructing law enforcement hiding transferring selling or damaging property seized by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according to law. Through administrative interpretation,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may make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acts of ob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activities as stipulated in Article 60 of the Law on punishment for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Or directly by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to modify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to clarify the behavior,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Howev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rticle 23 (2) and the law must be solved by amending the legislation.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海洋生態(tài)補償標準與制度設(shè)計(16ZDA049)”
【分類號】:D922.1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上海市沿海邊防治安管理辦法[J];新法規(guī)月刊;2001年03期
2 鄭紅梅,陳勇;理解和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應(yīng)關(guān)注的三個方面[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5年05期
3 吳坤;;治安管理處罰法草案審議十個焦點[J];中國報道;2005年07期
4 莫曉宇;蔣瀟鋒;;試論《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我國警察治安管理職能的整合[J];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5 莫曉宇;蔣瀟鋒;;試論《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治安管理職能的整合[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林金芳;;治安管理處罰法不能成了“罰款法”[J];人民公安;2006年07期
7 廖盛芳;;顧秀蓮副委員長談治安管理處罰法[J];中國人大;2006年07期
8 唐曉勇;;治安管理處罰法進入我們的生活[J];中國人大;2006年07期
9 李敏吉;;淺談《治安管理處罰法》實施后對杭州市犬類執(zhí)法工作的影響[J];中國工作犬業(yè);2006年05期
10 谷軍威;;《治安管理處罰法》——尊重人權(quán) 規(guī)范程序[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孟紅;;民法意義上的所有權(quán)與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guān)規(guī)定之關(guān)系淺析——以盜竊行為為例[A];財產(chǎn)權(quán)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余凌云;;論治安管理處罰上的擔保人與保證金制度[A];財產(chǎn)權(quán)與行政法保護——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徐慧;《上海市沿海邊防治安管理辦法》將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N];上海法治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安克明;從條例到法:看治安管理六大進步[N];人民法院報;2005年
3 ;治安管理處罰程序的適用原則[N];人民公安報;2005年
4 紫劍、艷華、國興;正確實施《治安管理處罰法》維護社會穩(wěn)定[N];承德日報;2007年
5 朱園春;《治安管理處罰法》解讀[N];廣西日報;2006年
6 鄭州言東方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韓忠利;《治安管理處罰法》法律知識問答[N];河南科技報;2006年
7 記者 劉旭;新《治安管理處罰法》解讀[N];蘭州日報;2006年
8 實習記者 王旭燕;市人大檢查我市《治安管理處罰法》執(zhí)行情況[N];銅川日報;2007年
9 范芝萍;治安管理處罰有“法”啦[N];太原日報;2006年
10 何瑞琳;市人大檢查《治安管理處罰法》執(zhí)法情況[N];揚州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國朝;論刑法與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銜接[D];湘潭大學;2015年
2 劉麗芳;《治安管理處罰法》與《刑法》的沖突及其解決[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3 張淳;我國新《治安管理處罰法》基本精神述評[D];蘇州大學;2005年
4 逯艷霞;論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的沖突與解決[D];山東大學;2009年
5 顧春見;人權(quán)保障在治安管理處罰中的彰顯與完善[D];安徽大學;2007年
6 李富聲;治安管理處罰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7 王琳娜;治安管理處罰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山東大學;2009年
8 邢浩;治安管理處罰實施中的若干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9 莊超;環(huán)境違法案件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10 金東文;關(guān)于《治安管理處罰法》中存在的問題與完善研究[D];延邊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170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2017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