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zhì)疑“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以我國《行政處罰法》第41條為分析對象
本文選題:行政處罰 + 行政行為; 參考:《政治與法律》2017年02期
【摘要】:我國《行政處罰法》第41條關(guān)于"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的規(guī)定,混淆了行政行為成立要件與合法要件、不成立與無效之間的區(qū)別,會導致相對人喪失訴權(quán)、信賴利益難以實現(xiàn)、行政成本"零回報"等負面效果,且在司法實踐中已經(jīng)造成許多案件對不成立、違法、無效等法律定性,以及駁回起訴、確認違法或者無效等裁判方式選擇上判斷錯誤、標準不一。建議將"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修改為"行政處罰決定無效",而且鑒于我國《行政處罰法》第3條已經(jīng)對行政處罰無效作了規(guī)定,應將該法第41條并入該法第3條,作為無效一般標準之"重大且明顯違法"項下的具體情形。同時,對我國相關(guān)行政訴訟制度設(shè)計也應作相應調(diào)整。
[Abstract]:Article 41 of our country's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Law provides that "the decision of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cannot be established", which confuses the elements of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act and the requirement of legalit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on-establishment and invalidation will lead to the loss of the right of action of the relative person.Trust interes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administrative cost "zero return" and other negative effects, and in judicial practice has resulted in many cases of non-establishment, illegal, invalid and other legal characterization, as well as the dismissal of the prosecution,There are different standards in the choice of judgment methods such as confirming violation of law or invalidation.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erm "administrative penalty decision cannot be established" should be amended to "invalid administrative penalty decision", and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article 3 of our country's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Law already provides for the invalidity of administrative penalty, article 41 of this law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article 3 of the law.Specific circumstances under "material and manifestly illegal" as an invalid general standard.At the same time, the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system design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ly.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法學院;
【基金】:山東省社科規(guī)劃重點研究項目“具體行政行為跨程序拘束規(guī)則研究”(項目編號:13BFXJ0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2.1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周偉;;論行政權(quán)是行政行為成立的唯一一般要件[J];政治與法律;2016年07期
2 丁禮枝;;“視為”的法律分析[J];商;2016年15期
3 柳硯濤;;認真對待行政程序“瑕疵”——基于當下行政判決的實證考察[J];理論學刊;2015年08期
4 張海燕;;“推定”和“視為”之語詞解讀?——以我國現(xiàn)行民事法律規(guī)范為樣本[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2年03期
5 周偉;;對我國現(xiàn)行行政行為成立理論的檢討[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6 柳硯濤;;論行政行為的形式[J];行政法學研究;2006年04期
7 閻爾寶;假象行政行為與擬制行政訴訟[J];人民司法;2001年07期
8 柳硯濤;;美國的行政訴訟制度[J];國外法學;1988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君瑜;;行政程序瑕疵的三分法與司法審查[J];法學家;2017年03期
2 畢可軍;;我國行政行為形式瑕疵類型體系的迷失與重構(gòu)[J];政法論叢;2017年03期
3 林雨佳;;對我國刑法走私罪的共犯規(guī)定的思考[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年02期
4 朱瑤;;新《行政訴訟法》第75條立法瑕疵評析--從行政行為的成立理論出發(fā)[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年03期
5 柳硯濤;;質(zhì)疑“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以我國《行政處罰法》第41條為分析對象[J];政治與法律;2017年02期
6 柳硯濤;原浩洋;;過程性行為理論在行政審判中的應用——對全國首例“斑馬線罰款案”的法理反思[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7 王彬;;成年年齡的法律擬制[J];學術(shù)交流;2016年12期
8 張艷芳;;“視為”的稅法評判與納稅人財產(chǎn)權(quán)保護[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5期
9 唐克華;;淺議持證人擅自停業(yè)的管理途徑與方法[J];法制博覽;2016年29期
10 周偉;;論行政權(quán)是行政行為成立的唯一一般要件[J];政治與法律;2016年07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偉;;法律效果不是行政行為成立的一般要件[J];法商研究;2015年03期
2 方世榮;譚冰霖;;優(yōu)化行政程序的相對人維度[J];江淮論壇;2015年01期
3 章志遠;;行政法案例研究方法之反思[J];法學研究;2012年04期
4 陳振宇;;“不予撤銷的程序違反行為”的司法認定[J];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12年03期
5 張海燕;;“推定”和“視為”之語詞解讀?——以我國現(xiàn)行民事法律規(guī)范為樣本[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2年03期
6 陳瑞華;;論瑕疵證據(jù)補正規(guī)則[J];法學家;2012年02期
7 趙永紅;;論程序瑕疵的認定及對死刑適用的影響[J];中國檢察官;2011年22期
8 梁慧星;;中國侵權(quán)責任法解說[J];北方法學;2011年01期
9 梁慧星;;論《侵權(quán)責任法》中的醫(yī)療損害責任[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10 周翠;;《侵權(quán)責任法》體系下的證明責任倒置與減輕規(guī)范與德國法的比較[J];中外法學;2010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明安;論行政行為合法的標準與無效的標準[J];政府法制;2001年11期
2 沈開舉,王紅建;試論行政行為的成立[J];行政法學研究;2002年01期
3 金偉峰,余志三;論我國的無效行政行為制度[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2年05期
4 汪艷;論行政行為的轉(zhuǎn)換[J];當代法學;2002年02期
5 朱雁;論建立我國無效行政行為制度[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6 王太高;無效行政行為制度研究[J];河北法學;2002年02期
7 嚴靜;中德瑕疵行政行為制度比較研究[J];天津商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8 葉必豐;行政行為執(zhí)行力的追溯[J];法學研究;2002年05期
9 章志遠;略論行政行為的生效[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3年03期
10 金珠;行政行為與行政程序[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guān)黨校學報;2003年S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海波;;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兼議行政行為司法審查根據(jù)的重構(gòu)[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2 陳啟厚;;防止行政行為的異化是當務之急[A];第三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3 陳啟厚;;防止行政行為的異化是當務之急[A];貴州法學論壇第三屆文集[C];2001年
4 張繼紅;;即成性行政行為與后續(xù)性行政行為問題淺析[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4輯)[C];2011年
5 閔凡群;;行政行為職權(quán)撤銷的法律控制及其立法思考[A];東方行政論壇(第二輯)[C];2012年
6 程建;;行政行為撤回的法律探析[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7 程建;;關(guān)于地方公共行政行為方式變革法律問題的思考——以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為視角[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8 胡敏潔;;授益性行政行為中的“申請”——以社會保障行政為例證[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9 解志勇;陳國棟;;論嚴格規(guī)則主義下的行政行為合法性機制[A];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法律問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蔣文濤;;完善責任制是公正執(zhí)法的制度保障[A];執(zhí)法責任制度研究——“完善責任制,,確保司法、執(zhí)法公正”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市東城區(qū)人民法院 吳寧;受欺詐行政行為的認定[N];人民法院報;2007年
2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xiāng)縣國土資源局 夏堯 符浩;復議維持后,原機關(guān)能否改正行政行為?[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3年
3 記者 翁靈娜;行政行為戴上“緊箍咒”[N];湘潭日報;2014年
4 金偉峰;關(guān)于“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N];法制日報;2005年
5 吉吉;什么是行政行為[N];中國建設(shè)報;2001年
6 記者 張?zhí)m;市財政局“紅線”規(guī)范行政行為[N];瀘州日報;2008年
7 河南省濟源市中級人民法院 盧新偉 鶴壁市山城區(qū)人民法院 康雪萍;超期限作出的行政行為之效力認定[N];人民法院報;2008年
8 重慶市永川區(qū)人民法院 劉遠;對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中“行政行為”的理解[N];人民法院報;2010年
9 記者 翁靈娜;規(guī)范行政行為 促進城市文明[N];湘潭日報;2012年
10 記者 胡彥殊;依法履行職責 規(guī)范行政行為[N];四川日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何君;行政行為實行力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程建;互動性行政行為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3 李寶君;非強制行政行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馬生安;法治理念下的行政行為[D];蘇州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倩;瑕疵行政行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2 靳超;電子行政行為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3 王文娟;行政訴訟中關(guān)聯(lián)行為的司法審查進路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5年
4 秦文文;行政行為撤回制度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5 劉芳宇;預防性行政訴訟制度初探[D];蘇州大學;2015年
6 劉倩;行政處罰中階段性行為的司法救濟問題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7 孫帥;行政訴訟起訴期限制度研究[D];廣西大學;2015年
8 陳熙;公安機關(guān)行政行為爭議快速處理機制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9 張倩倩;學校行政行為之司法審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10 朱雨虹;無效行政行為制度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726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77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