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中農(nóng)民樸素公平觀及其制度回應
本文選題:土地承包法 切入點:樸素公平觀 出處:《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5期
【摘要】:我國農(nóng)民樸素公平觀包含生存第一、權(quán)責統(tǒng)一和多數(shù)人決等基本內(nèi)涵。全國7縣84村田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律與農(nóng)民樸素公平觀存有背離現(xiàn)象:"生不增,死不減"導致部分集體成員的生存無法保障;權(quán)責不統(tǒng)一,發(fā)包方與承包方的權(quán)利義務存在失衡現(xiàn)象;多數(shù)人決困局,即涉及土地承包事宜存在有事不能議、議而不能決、決而不能行的問題。在《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中:應尊重農(nóng)民"生存第一"的要求,堅持土地均分原則并穩(wěn)定農(nóng)戶承包權(quán);堅持權(quán)責統(tǒng)一原則,實現(xiàn)發(fā)包方與承包方之間的權(quán)利義務對等;賦予集體成員多數(shù)人決的正當性和可執(zhí)行性。
[Abstract]:The concept of peasant simplicity and fairness in our country contain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urvival first, unity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and decision of the majority. Field investigation in 84 villages in 7 counties of China found that the law of rural land contracting deviates from the concept of simple fairness of peasants: "growth does not increase," Unabated death "leads to a lack of security for the survival of some collective members; lack of unity of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imbalance between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the contracting party and the contractor;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are determined to encounter difficulties, that is, if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discussed about matters concerning the contracting of land, they cannot discuss it, but cannot decide it." In the revision of the Rural Land contract Law: we should respect the peasants' requirement of "survival fir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equal distribution of land and stabilize farmers' right to contract, an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unifying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To achieve the equality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the contracting party and the contractor; to give legitimacy and enforceability to the majority of the collective members.
【作者單位】: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CFX077) 2015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15SFB3028)
【分類號】:D922.3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龔長宇;在批判中詮釋公平——馬克思、恩格斯公平觀探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5期
2 張立剛;;馬克思的社會公平觀及其當代意義[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3 張立剛;;馬克思社會公平觀三論及其當代意義[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4 夏文斌;建立社會主義公平觀[J];高校理論戰(zhàn)線;1996年03期
5 郭麗華;西方社會公平觀述評[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6年05期
6 段忠橋;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平觀[J];哲學研究;2000年08期
7 魯先瑾;淺談農(nóng)民的"公平觀"——與賀學峰教授商榷[J];皖西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8 王本玉,梅煥鈞;試論社會主義的公平觀[J];泰山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9 姚海明,吳綿超;重新解讀馬克思公平觀[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5年04期
10 張?zhí)K敏;;科學發(fā)展觀與社會主義效率公平觀[J];黨史博采.理論;2006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李朝軍;聞麗;;公平觀在當代中國的演進[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2 邢文增;;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觀及其當代價值[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學術(shù)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3年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朱冬英;;社會公平觀建設與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以人為本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2008年
4 李珂;;鄧小平公平觀芻議[A];海南省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理論研討會入選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魏明!£惤ㄎ;激勵中的新公平觀[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4年
2 歐陽國慶;和諧社會中的公平觀[N];吉林日報;2007年
3 于建坤;我們追求什么樣的公平觀[N];中國教育報;2008年
4 市廣播電視大學 唐向陽;重視青年學生的公平觀教育[N];衡陽日報;2011年
5 張曉林;要有一個科學的公平觀[N];大連日報;2006年
6 鄢烈山;資本家巴菲特與革命家潘恩的公平觀[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6年
7 閔長虹 潘世華;構(gòu)建容納社會生產(chǎn)力持續(xù)發(fā)展的公平理念[N];社會科學報;2001年
8 耿聯(lián);新經(jīng)濟周期 新短缺經(jīng)濟 新公平觀[N];新華日報;2004年
9 侯惠勤;馬克思主義公平觀的實踐意義[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10 ;深入學習十八大精神 大力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N];中國教育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崔玉亮;馬克思主義公平觀的發(fā)展歷程及其當代建設[D];安徽大學;201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笑蕾;社會主義公平觀辨析[D];山西大學;2005年
2 李昊霖;馬克思主義公平觀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及其當代意義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5年
3 王敏;動態(tài)公平觀與農(nóng)民糾紛生成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4 楊程;馬克思恩格斯公平觀及其當代價值[D];東北大學;2013年
5 丁穎;馬克思的公平觀及其當代價值[D];揚州大學;2015年
6 閆申;從馬克思主義公平觀看我國稅法及完善[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翟楷男;馬克思公平觀探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年
8 劉愛輝;中國社會主義公平觀的發(fā)展歷程及啟示[D];湖南科技大學;2008年
9 吳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平觀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10 王宏磊;馬克思恩格斯公平觀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973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69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