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利益衡量中的利益排序
本文選題:利益衡量 切入點:利益排序 出處:《湖湘論壇》2015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利益的層次高低是地方立法在進行利益衡量時無法繞過的問題,當體現(xiàn)不同價值的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法律選擇價值較高的利益優(yōu)先保護。一般情況下,相互沖突的利益之間,存在一個高低先后的秩序。以對人的重要性的順次下降為標準,基本利益高于非基本利益,基本利益的排序標準為生命利益、自由利益、生存利益和人身利益;非基本利益的排序標準是更高層次的物質(zhì)利益和更高層次的精神利益,后者又包括生活舒適利益、生活安寧利益、生活娛樂利益。當然,受利益的時代差異性、文化差異性以及性格差異性等各種因素影響,利益的排序處于基本穩(wěn)定,又需適時調(diào)整的狀態(tài)。
[Abstract]:The level of interest is a problem that can not be bypassed when local legislation measures interests. When the interests reflecting different values come into conflict, the interests of higher value of law are preferred to protect. In general, the conflicting interests are among them. There exists an order of order. The basic interest is higher than the non-basic interest, and the ranking standard of the basic interest is life interest, freedom interest, survival interest and personal interest. The ranking criteria of non-basic interests are higher material interests and higher spiritual interests, which in turn include the comfortable interests of life, the peaceful interests of life, the interests of life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al differences,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and other factors affect the ranking of interests in the basic stable, but also need timely adjustment of the state.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
【分類號】:D92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國利;譚正;;人文主義法學視野下的解決權利沖突的原則[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2 上官丕亮;;究竟什么是生存權[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3 蘇力;《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藥案和言論自由[J];法學研究;1996年03期
4 朱小龍;從歷史發(fā)展看遷徙自由的概念[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饒冠俊;金碧華;;生活安寧權保護的現(xiàn)實困境及解決思路[J];行政與法;2010年01期
6 關今華;論言論自由與人身權的權利沖突、制約和均衡(上)──兼與“《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藥案和言論自由”作者蘇力先生商榷[J];亞太經(jīng)濟;199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征漢年;劉玲;;習慣權利基本問題研究[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2 孟慶瑜;;論分配關系的稅法調(diào)整機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3 強昌文;;契約倫理與當代中國權利立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4 何志鵬;;非社會契約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5 何志鵬;;“自然的權利”與權利理論的發(fā)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6 謝青松;;《物權法》的倫理審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7 王鳳濤;;邁向回應社會的法——精神慰藉困境與“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8 劉懷光;李琳;;流行文化影響青少年主體性人格的道德后果[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9 章禮福,李衛(wèi)東;“法治”、“人治”、“德治”辨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10 溫純?nèi)?康德自我學說的理論淵源[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袁雪;;無需法律的秩序——當代社會中非國家法存在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探究[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伍俊斌;;社會轉型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對策分析[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杜漸;譚曦;吳朝陽;張杰;張靖;孔軍輝;;大學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于鳳花;李明;;人本主義關于孤獨感的理論探討[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5 謝曉堯;;也論知識產(chǎn)權的沖突與協(xié)調(diào)——一個外部性的視角[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吳建斌;;科斯法律經(jīng)濟學本土化路徑重構[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陳柳欽;;全球化視野下國家主權理論的演變與發(fā)展[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姚小林;;地方立法立項的經(jīng)濟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9 吳永遠;;中小學校長職業(yè)幸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陽縣為個案[A];教育領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10 吳克明;;網(wǎng)絡文化的政治哲學審視[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6輯[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的經(jīng)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吳曉暉;論宏觀調(diào)控決策的法律調(diào)整[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胡文輝;語言評價理論的價值哲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劉衛(wèi)先;后代人權利論批判[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陳敏華;高中教學領導力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袁日新;經(jīng)營者集中救濟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海霞;人性化設計理念在食品包裝設計中的體現(xiàn)[D];河北大學;2009年
2 王國濤;納稅人權利保護司法論[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周曉郁;論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構[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潘媛媛;我國殘疾人生存權保護中政府職責的法律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5 黃湘平;政府公信力評價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李琴;基于消費心理訴求的品牌服裝“女性化”傾向設計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7 王文斌;體驗性兒童玩具設計應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8 葛令磊;法律與發(fā)展運動述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畢圣潔;中國政治發(fā)展過程中的合法性構成與獲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胡駿軍;法治背景下我國非政府組織的發(fā)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鮑金橋;論民事侵權責任原則[J];比較法研究;1990年04期
2 岳智明;我國憲法應恢復遷徙自由[J];河南社會科學;1999年04期
3 蘇力;關于對抗制的幾點法理學和法律社會學思考[J];法學研究;1995年04期
4 關今華;權利沖突的制約、均衡和言論自由優(yōu)先配置質(zhì)疑——也論《〈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藥案和言論自由》[J];法學研究;2000年03期
5 梁上上;利益的層次結構與利益衡量的展開——兼評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論[J];法學研究;2002年01期
6 王肅元;論權利沖突及其配置[J];蘭州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7 付智勇,劉晉元;公民的權利位階初探[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3年03期
8 馮曉青,楊利華;知識產(chǎn)權權利沖突及其解決原則[J];法學論壇;2001年03期
9 楊庚;論生存權和發(fā)展權是首要的人權[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10 王克金;權利沖突論——一個法律實證主義的分析[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4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苗秀杰;;理性對待農(nóng)民工,實現(xiàn)社會成員平等的權利分享[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6182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61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