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的不足與完善
本文選題:醫(yī)療機構 切入點:醫(yī)療損害 出處:《西南政法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制度是我國一項重要的鑒定制度,在解決醫(yī)療糾紛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司法鑒定人作為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的實際操作者,則是該項制度的核心之所在。但由于受各種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領域仍然存在著各種問題,使得其定紛止爭的功能未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尤其是在醫(yī)患矛盾凸顯的今天,顯得更加急迫。因此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存在著的問題以及如何加以完善成為本文論述的重點。全文除引言和結語之外,共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內容如下:第一部分為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概述。首先,從相關法律入手,明確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領域的基礎性概念,并結合學界目前的觀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次,在明確了相關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的特點,并加以闡釋。這部分內容為后文繼續(xù)展開做了鋪墊。第二部分為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與醫(yī)療損害技術鑒定的比較。這部分內容著重分析了“二元化”鑒定模式的立法緣由以及發(fā)展過程,并對兩種制度加以比較,分析共同點和區(qū)別所在,目的在于取長補短。最后梳理了學界對“二元化”鑒定模式的觀點,并對“二元化”鑒定模式的出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部分為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存在的問題,遵循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思維方法,這部分內容是文章的重點部分。總體上是從實體和程序兩方面進行闡述的。首先分析了鑒定主體方面存在的問題,對這方面問題的分析,是從鑒定人員以及鑒定機構兩方面進行的。其次從實踐出發(fā),分析了鑒定實施過程中的病歷審查不足以及聽證會取代審判的問題。再次,從鑒定意見書入手,因為鑒定意見書是整個鑒定過程的總結,鑒定意見書的是否規(guī)范,關系到鑒定質量的好壞。但鑒定意見書存在責任表述模糊和病歷摘錄不規(guī)范,這影響到了鑒定意見書的質量;缺乏對鑒定意見的評價,導致重復鑒定和多次鑒定屢見不鮮。再者,評價標準過于統(tǒng)一,沒有區(qū)別對待不同地區(qū)、不同級別的醫(yī)療機構,等量齊觀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公。最后,探討了參與鑒定的臨床會診專家在鑒定意見書上不署名,不負責,一直居于“幕后”的地位所造成的回避如何實現(xiàn)的困擾,并分析了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第四部分為完善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制度的思考。這部分內容是對第三部分內容的回應,圍繞醫(yī)療損害司法鑒定制度存在的缺陷展開。首先是對鑒定主體的完善,重點是吸納有公益律師、臨床會診專家參與的鑒定制度,并對鑒定人定期進行考核,取消醫(yī)療機構參與同類鑒定。其次,完善對病歷資料的摘錄和審查,病歷摘錄應該采取直接摘錄的方式,在病歷的審查環(huán)節(jié),應要求法院送交病歷質證筆錄,這是保證鑒定客觀性的重要途徑。同時,建立起對鑒定意見的行業(yè)內的交流機制和法庭評價機制,讓同行和法官在鑒定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在鑒定實施過程中,應采取差異化的評價標準,醫(yī)療機構負擔什么樣的責任除了看過錯以外,還應考慮醫(yī)療機構所在地區(qū)以及級別。最后,在有臨床會診專家參與的鑒定中,讓臨床會診專家從“幕后”走向“臺前”,會診專家也同樣要適用回避制度,對于臨床會診專家不負責任的鑒定行為,由司法鑒定人對其進行嚴格的把關,過濾有錯誤的會診意見。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3;D922.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昌軍,楊家慶;論我國司法鑒定的獨立、中立和公正[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2 劉軍生;司法鑒定若干問題的法律思考[J];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6期
3 丁贛萍;江西省煤礦司法鑒定工作運行與效果[J];江西煤炭科技;2002年03期
4 劉燕;我國司法鑒定主體之建設性構造[J];前沿;2002年06期
5 許江濤;論司法鑒定體制的完善[J];前沿;2002年12期
6 鄒明理;論“司法鑒定”的名稱及其適用[J];中國司法鑒定;2002年01期
7 魏文華,陳馥番;司法鑒定體制的弊端與改革方向[J];中國司法鑒定;2002年01期
8 孫業(yè)群;司法鑒定概念研究[J];中國司法鑒定;2002年02期
9 姚福安;規(guī)范司法鑒定的重要法規(guī)——《河南省司法鑒定管理條例》評介[J];中國司法鑒定;2002年02期
10 ;省、市領導談司法鑒定[J];中國司法鑒定;200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惠英;;司法鑒定在造價方面證據(jù)的采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增亮;王飛;;淺談建筑工程司法鑒定[A];河南省建筑業(yè)行業(yè)優(yōu)秀論文集(2006)[C];2006年
3 陳清湘;;當前刑事司法鑒定問題探析[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2輯)[C];2010年
4 白寧波;張懷金;;目前司法鑒定改革中出現(xiàn)一些問題[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三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謝根樹;姜丙捚;;法醫(yī)司法鑒定體制改革之探討[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三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樸京哲;杜漸;常昆;于宏;董秀;;法醫(yī)類司法鑒定重新鑒定需注意的問題[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三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喬海生;韓殿起;張志明;孟二偉;;淺析改善和提高司法鑒定的公信力[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三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鄧勇;周婷婷;;貴州林業(yè)司法鑒定的困境和對策[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3輯)[C];2010年
9 曾澤民;寧錦;;論司法鑒定立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A];全國第六次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10 毛金蓮;;如何實現(xiàn)司法鑒定規(guī)范化運作[A];中國法醫(yī)學會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柴建國;為司法鑒定尋找出路[N];人民法院報;2005年
2 鄭志耿;改革司法鑒定 促進公正司法[N];浙江日報;2001年
3 記者 朱曉偉 通訊員 任建霖;山西長治可做安全設備司法鑒定[N];中國安全生產報;2007年
4 鄧新建 通訊員 劉洪群;蔬菜能吃否花一塊錢問司法鑒定[N];法制日報;2007年
5 倪曉;司法鑒定行業(yè)呈現(xiàn)穩(wěn)步發(fā)展趨勢[N];法制日報;2007年
6 倪曉邋柴黎;司法部出臺司法鑒定程序通則[N];法制日報;2007年
7 倪曉;司法鑒定參與和諧社會建設呈三大特點[N];法制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靳曉星;我省構建司法鑒定陽光平臺[N];法制生活報;2007年
9 記者 梁捷;司法部出臺《司法鑒定程序通則》[N];光明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王 剛 李 華;以科學發(fā)展觀推進司法鑒定體制的改革創(chuàng)新[N];甘肅法制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革新;構建中國的司法鑒定體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2 方道茂;我國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雪文;論司法鑒定的中立性[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2 鐘為福;司法鑒定行業(yè)管理制度之完善[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堯剛;我國司法鑒定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4 甄秦峰;論我國的司法鑒定體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張晟;試論司法鑒定地方性法規(guī)的制定[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6 徐為霞;司法鑒定標準化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7 付東亮;司法鑒定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8 王國春;司法鑒定公信力研究[D];安徽大學;2006年
9 王霽虹;中國司法鑒定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年
10 唐永梅;司法鑒定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5998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59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