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行政法論文 >

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信托的實踐模式與制度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8-03-05 20:00

  本文選題: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 切入點: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信托 出處:《農林經(jīng)濟管理學報》2015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信托是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方式的重要創(chuàng)新。實踐中,我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浙江"紹興模式"、湖南"草尾模式"及安徽"宿州模式"等典型模式。我國應依據(jù)《農村土地承包法》、《物權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規(guī),并總結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信托的實踐經(jīng)驗,構建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信托的法律制度。立法上應明確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信托的客體為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健全信托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權利賦予與義務負擔,平衡各方主體的利益關系。通過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信托的設立與生效、登記公示、變更和終止等運行機制的設計,為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信托發(fā)展提供法律保障。
[Abstract]:The trust of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 i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of the transfer mode of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 There are several typical models in China, such as Shaoxing Model in Zhejiang Province, Cao tail Model in Hunan Province and Suzhou Model in Anhui Province. China should adopt laws and regulations such as "Rural Land contract Law", "Real right Law", "Trust Law" and so on. The author also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 trust, constructs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rural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 trust, and legislates that the object of the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 trust is the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 the perfect trust principal and the trustee. The beneficiary's rights are endowed with the burden of obligations,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are balanc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ust of the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 the design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such as registration, publicity, alteration and termination, is carried out. To land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 trust development to provide legal protection.
【作者單位】: 遼寧大學法學院;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BFX066)
【分類號】:D922.32;D922.282;F32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紹興縣積極探索土地信托機制[J];農村財政與財務;2001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衛(wèi);;羅馬遺產信托及其法學思考與啟示[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2 徐衛(wèi);;信托受益權:物權?債權?抑或新權利?[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3 劉黨英;;受托人委托權制度中的責任問題研探[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陳泫華;;我國引進REITs相關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不動產法研究;2009年00期

5 曹建峰;;論商事信托[J];北方經(jīng)濟;2012年08期

6 譚貴華;;論公司歸入權之緣起及其理論基礎[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7 陳敦;;民事信托與商事信托區(qū)分之質疑[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8 肖峰;葉敏;;論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法律規(guī)制[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9 司偉;養(yǎng)老基金與信托制度——基于信托法基本理論的分析[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10 陳敦;;信托財產獨立性的理論與實踐[J];濱州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傅穹;趙玉;;私募股權基金治理的法律分析[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全球化趨勢中跨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王艷梅;;信托——一種有效的資本運營制度安排[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傅建武;;資產證券化的法律困境與信托運用[A];中國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陳曉軍;;公益信托監(jiān)察人制度評析[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5 侯懷霞;;論信托法的歷史演進及對我國繼受信托法的反思[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6 文杰;;論信托公示的理論基礎與制度設計——兼評我國《信托法》第10條之規(guī)定[A];中國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現(xiàn)代化[C];2008年

7 席月民;;我國當前信托業(yè)監(jiān)管的法律困境與出路[A];金融法學家(第二輯)[C];2010年

8 黃韜;;我國金融市場從“機構監(jiān)管”到“功能監(jiān)管”的法律路徑——以金融理財產品監(jiān)管規(guī)則的改進為中心[A];金融法學家(第三輯)[C];2011年

9 吳凡;;論券商作為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托管人的法律地位[A];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證券業(yè)2013年論文集[C];2013年

10 呂玉豐;;家族信托初探——以《信托法》的品格為中心[A];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信托法專業(yè)委員會會員通訊(第二期)[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解錕;英國慈善信托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俊峰;信托財產權能的效用優(yōu)化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3 白斌;基于SFA和RFA的信托公司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D];天津大學;2010年

4 梅琳;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模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5 陸卻非;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系統(tǒng)性風險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6 方勇男;日本成年監(jiān)護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金珍慶;中韓國有企業(yè)改制及其相關保護小股東權益問題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8 劉瑛;企業(yè)信用法律規(guī)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9 蔡磊;非營利組織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10 鐘漲寶;農地資源流轉過程中的農戶行為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忠志;委托理財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孔燕萍;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監(jiān)管法律制度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雙;股東資格確認的法律實證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楊鵬偉;房地產投資信托(REITs)的法律分析和立法建議[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金鑫;信托財產公示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李仁杰;次貸危機背景下房地產投資信托(REITs)法律制度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梁紹淳;中國信托登記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李智健;我國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姜伯韜;證券投資基金托管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任啟棟;公司與信托制度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劉正峰;信托制度基礎之比較與受托人義務立法[J];比較法研究;2004年03期

2 海因·克茨;鄧建中;;信托——典型的英美法系制度[J];比較法研究;2009年04期

3 胡大展;;論信托法的源流[J];法學家;2001年04期

4 潘嘉瑋;論信托的法律性質及我國《信托法》的得失[J];廣東社會科學;2002年01期

5 張麗華,趙志毅;農村土地信托制度初探[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6 李群星;信托的法律性質與基本理念[J];法學研究;2000年03期

7 許延利;;我國農村土地信托制度的構建思路[J];國土資源;2008年S1期

8 吳衛(wèi)星;;論自然資源公共信托原則及其啟示[J];南京社會科學;2013年08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宮玉泉;[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4年

2 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系 馮振中;[N];中國建設報;2006年

3 西南財經(jīng)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N];證券時報;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勇敏;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初探[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2 黃運燾;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立法若干理論問題探討[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張曉娟;關于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法律思考[J];廣西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4 崔建遠;;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修改意見[J];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5 趙凌云,蔣曉玲;論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方園 ,李玉;轉為非農業(yè)仍有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J];鄉(xiāng)鎮(zhèn)論壇;2005年07期

7 ;可以通過哪些方式把自己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進行流轉?[J];農民致富之友;2006年03期

8 羅文軍;;什么是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J];山東農機化;2006年05期

9 上靜;;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抵押可行性分析[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程艷萍;;論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性質[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世紅;何容;;貴州省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入股法律可行性分析[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2 王洪斌;;由一起武漢化工城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執(zhí)行糾紛引發(fā)的思考[A];全國律協(xié)經(jīng)濟專業(yè)委員會2010論壇(成都)論文集[C];2010年

3 隋文香;;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出租問題研究[A];農村公共品投入的技術經(jīng)濟問題——中國農業(yè)技術經(jīng)濟研究會2008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李君友;孫柏文;;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資本化的現(xiàn)實困境及出路——以土地使用產權資本化的“徐莊模式”為參照[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jīng)濟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許鴻昌;;農用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有償轉讓的探討[A];土地市場與土地資源優(yōu)化配置——中國土地學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6 王洪斌;;“兩型”社會下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抵押[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jīng)濟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張春玲;;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入股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有關法律問題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經(jīng)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論文集[C];2012年

8 鄭世紅;;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主體的法律規(guī)制探析[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2輯)[C];2010年

9 周光成;;論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物權化”保護[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10 武亦文;;“流轉”訓詁——以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制度為對象[A];2009年民商法學博士生學術論壇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以其他方式承包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繼承[N];東方城鄉(xiāng)報;2007年

2 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 劉小華;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入股應慎行[N];人民法院報;2007年

3 河南省武陟縣人民法院 孫國才邋孫保忠;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證書不具行政可訴性[N];人民法院報;2007年

4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師安寧;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設立與流轉[N];人民法院報;2008年

5 吉林省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王勇;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繼承問題淺析[N];人民法院報;2008年

6 張雷 張小梅;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能否作為遺產繼承[N];江蘇經(jīng)濟報;2010年

7 楊修鸞;村民互換耕地未簽訂書面合同 法院保護農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N];黔西南日報;2010年

8 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工商局局長 印露;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概念含義及法律特征探析[N];中國工商報;2011年

9 過雪琴;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互換合同可否解除[N];江蘇經(jīng)濟報;2009年

10 成濤;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物權化[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亓宗寶;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法律保障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8年

2 王宇飛;論我國農村承包地收回制度的權利邏輯[D];吉林大學;2011年

3 張立;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抵押制度障礙與重構[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4 楊光;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法律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5 王琦;中國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制度的法理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6 張征宇;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信托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7 黃河;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法制保障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娜;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法律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2 朱麗沙;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3 王璇;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抵押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4 張旮旯;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5 舒智華;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抵押探析[D];暨南大學;2010年

6 姜占華;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出資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7 劉本曉;我國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的路徑探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許諾;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糾紛及其解決[D];西南大學;2011年

9 歐陽麗莎;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抵押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10 田立輝;農村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侵權責任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7166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zhengfalunwen/157166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983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