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中非法占有目的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0 04:20
本文關鍵詞:合同詐騙罪中非法占有目的問題研究
【摘要】:本文所引用的被告人鐘某合同詐騙罪案例,系司法實踐中遇到的一個真實案例。由于此案一審和二審法院判決結果截然不同,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一審法院和二審法院法官對合同詐騙罪中,被告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以及如何認定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標準。雖然《刑法》第224條規(guī)定了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但此條款中對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以及如何認定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操作標準,導致司法審判實踐中對這一問題很難操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的主觀認識問題很難把握,很難通過事后的行為推斷當時的心理態(tài)度。二審法官在審理此案時,嚴格按照證據(jù)證明標準,即對于定罪的證據(jù)必須達到確實、充分的標準進行審理,堅決貫徹疑罪從無的刑事基本原則。事實證明,此案的裁判思路契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防范冤假錯案的指導思想,即對于定罪的證據(jù)不足的案件,要堅決宣告無罪。該案的判決結果對偵查及審查起訴機關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導和制約作用。本文結合被告人鐘某合同詐騙罪一案,全面探討如何認定合同詐騙罪中,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第一章簡要概述了被告人鐘某合同詐騙罪一案的案情,及一兩級法院的審理情況,并引出本文的焦點問題;第二章結合案例對合同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問題進行分析;第三章對如何認定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對目前司法實踐中合同詐騙罪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認定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就如何分析認定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提出了建議和展望。
【關鍵詞】:合同詐騙罪 非法占有目的 如何認定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4.3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第一章 案情概述8-11
- 1.1 案情摘要及審理情況8-10
- 1.2 本案引發(fā)合同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認定問題10-11
- 第二章 非法占有目的在認定合同詐騙罪中的重要地位11-16
- 2.1 國外對“非法占有目的”的認識11
- 2.2 我國學者對“非法占有目的”的不同觀點11-12
- 2.3 合同詐騙罪的概念及特征12
- 2.4 非法占有目的是區(qū)分合同詐騙罪與民事欺詐的界限12
- 2.5 非法占有目的是區(qū)分合同詐騙罪與合同糾紛的關鍵12
- 2.6 對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進行法理分析12-16
- 第三章 目前認定非法占有目的存在的問題及思考16-21
- 3.1 目前認定非法占有目的存在的主要困惑16
- 3.2 認定非法占有目的應注意的問題16-18
- 3.3 認定合同詐騙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幾點思考18-20
- 3.4 認定非法占有目的對策及建議20-21
- 結語21-22
- 參考文獻22-24
- 致謝2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雯汀;;合同詐騙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產(chǎn)生時間認定[J];中國檢察官;2011年04期
2 趙立志;;合同詐騙罪之“非法占有目的”探索[J];中國檢察官;2012年10期
3 徐滌宇;合同概念的歷史變遷及其解釋[J];法學研究;2004年02期
4 肖中華;論合同詐騙罪認定中的若干問題[J];政法論叢;2002年02期
,本文編號:8858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88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