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業(yè)雷故意殺人案評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13:33
本文關鍵詞:覃業(yè)雷故意殺人案評析
【摘要】:一個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什么樣的罪,也即犯罪構成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刑法學理論研究的重點,也是司法實踐當中的重點問題。大陸法系國家普遍認為犯罪成立的條件包括構成要件的該當性、違法性、有責性三部分,且此三部分具有先后有序的遞進式層次,缺少前面的部分,則后面的部分沒有從談起。我國刑法的犯罪構成理論是將犯罪分為主體要件、主觀要件、客體要件、客觀要件四個部分,結合刑法規(guī)范所保護的法益分別進行考查,來確定犯罪的成立與否,且這四個部分一存俱存,一毀俱毀。該犯罪構成理論指導著目前我國司法實踐中對于犯罪行為的認定。 文章研究的案例是作者親身參與研究討論的司法實例,在案件的討論當中,,各自層面的司法工作者陳述了各自不同的意見,闡述了各自不同的理由,由此可見,本案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通過對覃業(yè)雷故意殺人案的案例分析,從中借鑒中外刑法學者的理論,試著論述犯罪構成的一般理論,特別是犯罪的主觀要素及客觀要素,并進一步論述了與之相關聯(lián)的刑事法律的行為理論、危害行為的認定、刑法因果關系的相關理論,阻卻違法性事由的認定,犯罪的罪過形式的認定,及共同犯罪的相關理論問題,從而指導著司法實踐工作中具體個案的認定。
【關鍵詞】:犯罪構成 危害行為 罪過形式 故意犯罪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4.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緒論8-10
- 1.1 研究的背景與現狀8
- 1.2 研究的目的8-9
- 1.3 實踐意義9-10
- 第2章 基本案情10-12
- 2.1 案情經過10-11
- 2.2 案情條件交代11
- 2.2.1 犯罪現場勘驗檢查情況11
- 2.2.2 法醫(yī)學尸體檢驗情況11
- 2.3 法院審理結果11-12
- 第3章 爭議焦點12-14
- 3.1 本案被告人不構成犯罪12
- 3.2 本案被告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12-13
- 3.3 本案被告人構成故意殺人罪13-14
- 第4章 案件評析14-24
- 4.1 本案被告人的行為構成犯罪14-20
- 4.1.1 本案被告人實施了構成犯罪的危害行為14-17
- 4.1.2 本案被告人實施的危害行為與損害結果具有因果關系17-18
- 4.1.3 本案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阻卻違法性事由18-20
- 4.2 本案被告人構成故意殺人罪20-24
- 結論24-26
- 參考文獻26-27
- 致謝27-28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川;張飛虎;;不純正不作為犯罪等價性的判斷標準[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2期
2 翟中東;;法學層面上的刑罰裁量根據[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3 顏良偉;陳慰星;;侵權責任成立要件新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4 張訓;;論民生刑法的出場——受達頓《中國的規(guī)制與懲罰:從父權社會到民權社會》的啟迪[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5 周銘川;;片面共犯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6 陸詩忠;;對我國“犯罪既遂標準說”的反思——“犯罪對象侵害說”之倡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7 劉杰;;共同犯罪中止形態(tài)探析[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8 馮凡英;;也論“片面共犯”[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9 吳壽東,焦方紅;略論正當防衛(wèi)的有關問題[J];白城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1期
10 朱志峰;;“攜帶兇器搶奪”的定性分析[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本文編號:7595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75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