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型犯罪研究
本文關鍵詞:幫助型犯罪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共同犯罪 幫助行為 關聯(lián)行為 正當性 從屬性
【摘要】:我國刑法中存在將部分幫助行為單獨定罪量刑的立法例,可稱之為幫助型犯罪。幫助型犯罪與共同犯罪存在交叉,其實行行為本質(zhì)上屬于幫助行為,但卻單獨定罪量刑,并且部分脫離了對關聯(lián)犯罪的從屬性。新行為無價值理論為此立法模式提供了理論基礎,而幫助行為在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和共同犯罪處罰的漏洞為其出現(xiàn)提供了現(xiàn)實需求。但幫助型犯罪對共犯從屬性理論的突破以及部分罪狀描述過于簡單,導致與關聯(lián)犯罪中幫助行為區(qū)分的模糊性。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共同犯罪 幫助行為 關聯(lián)行為 正當性 從屬性
【分類號】:D924.1
【正文快照】: 引言 在我國刑法中,部分幫助行為單獨定罪以及量刑的立法模式為數(shù)不少。例如,依刑法總則中共同犯罪的規(guī)定,參與協(xié)助組織賣淫的人員,應該定組織賣淫罪的從犯;然而由于分則特別規(guī)定,此類行為滈且織賣淫罪的范疇中脫離而予以庿規(guī)定為協(xié)助組織賣淫罪。筆者將此種犯罪稱之為“幫助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學華,邵維國;幫助行為若干問題探討[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2 朱小燕;;在組織賣淫犯罪中公安干警的幫助行為應如何定性[J];法制與社會;2009年36期
3 黎宏;;論中立的詐騙幫助行為之定性[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4 姜敏;;法益保護前置:刑法對食品安全保護的路徑選擇——以幫助行為正犯化為研究視角[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5 徐牧馳;;幫助型犯罪基本問題探討[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6 張偉;;中立幫助行為探微[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0年05期
7 張慧娟;;幫助犯的幫助行為[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年07期
8 勞文杰;;李某凱強奸案的爭議與分析——威脅下幫助行為的認定[J];中國檢察官;2011年14期
9 丑麗;楊波;;對基于特殊關系的中立幫助行為的出罪思考[J];學理論;2012年36期
10 于志剛;;搜索引擎惡意鏈接行為的刑法評價[J];人民檢察;2010年1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于志剛;應對網(wǎng)絡犯罪,刑法立法司法均需及時跟進[N];人民法院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車潤海;論刑法中的中立幫助行為[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2 劉長斌;幫助行為的“正犯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3 鄭夢凌;中立的幫助行為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6年
4 陳丹;網(wǎng)絡共犯類型認定探析[D];安徽大學;2016年
5 陳琦;幫助行為獨立成罪的立法實踐之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齊懿;中立幫助行為的可處罰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7 盧峰;幫助行為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5年
8 李奇;論幫助行為的“正犯化”[D];西南政法大學;2014年
9 郝浩;中立幫助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D];山東大學;2015年
10 陳強;網(wǎng)絡空間中幫助行為的刑法學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843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68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