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法哲學視野下的中國死刑制度改革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12 12:37

  本文關鍵詞:法哲學視野下的中國死刑制度改革探析


  更多相關文章: 法哲學 中國死刑 制度 改革構想


【摘要】:死刑是國家以司法保障為前提下剝奪犯罪人生命的終極刑罰,自人類獲得生命意識起就具有了以生命作為沖突報復的犧牲品的靈感。死刑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由興盛到衰敗的過程。關于死刑的存廢之爭從1764年貝卡利亞首次提出質疑至今一直被各國學者爭相討論,并隨著人權意識的蘇醒和保障人權的呼聲日益高漲,限制至廢除死刑的法律標準在世界范圍內已得到普遍認同和推廣,直至今日,世界上已有近四分之三的國家廢除死刑。而剩下的四分之一的國家也相繼走在廢止死刑的道路上,與此相比,中國作為一個擁有最多人口卻仍舊在立法上保留最多死刑罪名、司法上死刑適用率最高的國家就尤為醒目。法哲學是研究法的世界觀的學說,考察德與刑、權利與權力之間的關系的研究是其中心范疇,必然要以法的價值皈依為基點、以法的原則為準則研究法的構建之合理性。死刑是現(xiàn)代法制研究的敏感點,其以生命作為刑罰的代價的法的形式凸顯了道德倫理與刑法、人權與公權之間的價值選擇沖突。從法哲學的研究水平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法制構建是否完善;從死刑設置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法治水平如何。因此以法哲學的視角考察死刑的合理性和死刑制度改革,無論在法的理論研究層面還是法的實踐研究層面都具有切實意義。法哲學視野下從法的起源、法的價值、法的刑罰思想以及犯罪根源論,以及馬克思對死刑的看法和觀點,都足以說明死刑應當被廢止。應然的死刑制度改革必須以實然的具體政策改革為基礎,以刑罰的功利、公正和人道原則針對我國死刑制度存在的問題相應地提出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對策無疑乃當下之急。我國死刑民意是影響死刑廢止的重要因素,而司法刑罰要求人道性,因而要立足“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對死刑民意正確引導;基于我國今年來冤假錯案不斷發(fā)生的實況,和刑罰的公正性原則角度要求在司法訴訟程序上進行嚴格預防冤假錯案的機制建設;死緩是最適宜我國現(xiàn)實國情和最具獨特性的階段性改革政策,從功利原則考慮擴大死乃改革我國死刑制度的必中之意。本文以法哲學的視野下以死刑的理論價值皈依為基點,論證死刑的廢止之必然趨勢,旨在將死刑置于公正、功利和人道的天平上,揭示我國死刑制度問題并在法的原則的基礎上提出改革的合理構想,借此以推動我國死刑邁向廢止的進程。本文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引言,包括本選題的背景和意義、國內研究綜述及研究思路和主要內容。第二部分為本文的二章、三章和四章即主干部分,第二章介紹我國死刑制度的立法及司法現(xiàn)狀,分別從透過數(shù)據(jù)圖表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來分析我國立法及司法的現(xiàn)況和存在的問題;第三章以馬克思的人學、死刑淵源、刑罰哲學、犯罪根源論和人道主義方面分別對死刑的正當性和適宜性做分析和批判;第四章刑罰的人道、公正和功利原則出發(fā)為與改革當下死刑制度最直接途徑來闡述對策,分別為死刑民意改革、冤假錯案預防機制和死緩制度回歸。第三部分為結論。
【關鍵詞】:法哲學 中國死刑 制度 改革構想
【學位授予單位】:延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4.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5
  •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10-12
  • (二)研究綜述12-14
  •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之處14-15
  • 一、法哲學概述15-17
  • (一)法哲學概念及研究對象15
  • (二)關于刑罰正當性的法哲學概述15-17
  • (三)法哲學的原則17
  • 二、中國死刑的立法及司法現(xiàn)狀17-27
  • (一)死刑立法偏倚重刑思想18-23
  • (二)死刑司法程序有失公正23-27
  • 三、死刑正當性的法哲學批判27-39
  • (一)立足于馬克思之死刑看法——死刑否定了人是人27-30
  • (二)立足于防范于未然之罪——死刑有失效益性30-33
  • (三)立足于保障人權之視角——死刑有失人道性33-35
  • (四)立足于報應已然之罪——死刑有失刑罰公正性35-39
  • 四、法哲學刑罰原則視野下限制中國死刑制度之改革構想39-53
  • (一)立足現(xiàn)實國情,,確立死刑改革新思路39-41
  • (二)從人道主義原則出發(fā)正確引導死刑民意改革41-43
  • (三)立足功利主義原則將死緩制度升級為死刑必經(jīng)程序43-45
  • (四)堅持公正原則建構預防冤假錯案的長效機制45-53
  • 結語53-54
  • 本文涉及圖表54
  • 注釋54-56
  • 參考文獻56-59
  • 后記59-60
  • 攻讀碩士期間公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新國;我國死刑制度批判[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2 沈凌;淺議我國死刑制度的完善[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陳琦;死刑制度考察——兼評中國死刑制度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4 胡先文;我國死刑制度與國際接軌問題研究[J];理論界;2005年08期

5 葉娟麗;;關于死刑制度的獨白——評《理想與現(xiàn)實——中國死刑制度報告》[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李莉;;我國死刑制度現(xiàn)狀及思考[J];世紀橋;2006年09期

7 晁玉鳳;;我國死刑制度的必要保留和改善[J];中國市場;2006年40期

8 閆厚軍;;關于我國廢除死刑制度的思考[J];理論界;2006年11期

9 林麗;;我國死刑制度的限制與廢除[J];當代經(jīng)理人;2006年21期

10 劉寧;;論我國死刑制度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永然;;_灷硇運伎妓佬討貧鵲拇鎊釻O楲[A];海峽兩岸法學論壇——江西省犯罪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2 苗延波;;20世紀世界各國死刑廢除運動的回顧及評述[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刑事法律的理論與實踐[C];2005年

3 周道鸞;;董必武少用、慎用死刑的思想與中國死刑制度的完善[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輯)[C];2007年

4 雷宇;;董必武思想與中國死刑制度的發(fā)展[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5 鄧萬飛;;對我國現(xiàn)行死刑制度的思考[A];貴州省2004年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王芳;;淺議死刑在目前階段是否應該廢除[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4輯)[C];2006年

7 林泉清;;限制死刑——中國的現(xiàn)實選擇[A];海峽兩岸法學論壇——江西省犯罪學研究會年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8 于軍鋒;;對我國死刑制度的思考[A];當代法學論壇(2007年第3輯)[C];2007年

9 倪懷敏;;論我國的死刑制度[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10 李云龍;;研究死刑、為死刑犯辯護——談教授型律師要做好專業(yè)定位[A];第2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旭編譯;美國的死刑制度面臨抉擇[N];人民日報;2003年

2 南方日報評論員;慎用死刑才是對司法魄力的挑戰(zhàn)[N];南方日報;2011年

3 北京市高級法院 吳斌;嚴格限制死刑符合國際潮流[N];北京日報;2014年

4 良志;臺灣社會各界反對廢除死刑[N];法制日報;2001年

5 ;關于我國非暴力犯罪逐步廢止死刑問題的探討[N];法制日報;2003年

6 劉武俊;為死刑注入人道的基因[N];檢察日報;2001年

7 周折;檢討法治,從死刑開始[N];檢察日報;2003年

8 郭國松 媒體從業(yè)人員;廢除死刑的夢想與現(xiàn)實[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5年

9 ;死刑制度的基本理念:必要性 非常性 慎重性[N];檢察日報;2006年

10 江錚;死刑制度在我國存在的社會合理性[N];江蘇法制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野;中國的死刑制度及其改革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南洋;論我國死刑制度的當代抉擇[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3 李艷;從死刑的歷史演變看我國死刑制度的完善發(fā)展[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4 王暉;美國死刑之文化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陳璐;中國古代死刑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6 唐彩霞;當代中國死刑制度改革的倫理審視[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7 尹英;論我國死刑制度的嬗變[D];山東大學;2013年

8 李姿;論我國的死刑制度及其未來走向[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9 李森;論廢除死刑的應然與實然[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10 謝寧;論受賄罪的死刑廢除[D];南京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6166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66166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b88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