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原因與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原因與對策研究
【摘要】:聾啞人是當前社會的弱勢群體,因其身體的殘疾而導致缺少溝通和蒙受歧視是其不能正常參與社會活動及走向犯罪的重要原因。聾啞人因為身體的殘疾,在求學,求職、求偶等方面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社會交往中因歧視性對待等原因受到挫折后又缺少社會關愛,導致心理失衡,與正常人交流越來越少,具有了獨特的思維和對社會的認識,形成了聾啞人的價值判斷及社會圈。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心理失衡和物質需求膨脹的雙重作用下,聾啞人極易產生獲取社會沒有滿足他們的物質利益的心理,致使他們犯罪基本是扒竊、盜竊,搶奪等侵犯財產類犯罪。其中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危害了社會治安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破壞了城市文明形象,已經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如果不能有效打擊遏制,將嚴重降低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執(zhí)政能力的信任度。扒竊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發(fā)展中難以根治的弊病,扒竊犯罪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八)》)明確列舉的盜竊罪的罪狀之一,針對扒竊犯罪《刑法修正案(八)》降低了在公共場所實施扒竊行為的入罪門檻,扒竊行為納入刑事處罰不再要求實施三次以上或達到數(shù)額較大,凡在公眾場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實施扒竊行為,即以盜竊罪追究刑事責任,2013年4月4日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更是對《刑法修正案(八)》盜竊罪條款進行的細化,并對扒竊犯罪的認定予以了明確的規(guī)定。立法的從嚴和完善,堅定了政府打擊扒竊犯罪的決心,體現(xiàn)了刑法對在公共場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公民財產和人身權益的傾向性保護。為了深刻剖析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深層次原因和呈現(xiàn)出的新狀況、特點,在本文的寫作上筆者將通過調查研究典型司法實踐案例的方式,同時結合文獻研究、比較研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的方法力圖掌握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錯綜復雜的綜合誘因、規(guī)律及發(fā)展態(tài)勢,以便增強對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的整體認識和系統(tǒng)了解。本文主體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筆者介紹了公共交通工具的范圍界定和扒竊犯罪的概念與特征;第二部分筆者將通過近年來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呈現(xiàn)出的新情況、動態(tài)、規(guī)律,介紹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的現(xiàn)狀和主要特點;第三部分筆者介紹了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案件在司法實踐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及其產生和難以根除的原因;第四部分筆者將在闡述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的突出特點及多發(fā)原因的基礎上分析探討懲治與預防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的對策及具體有效措施,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對于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的特點,主要是案件數(shù)量呈逐年上升趨勢,犯罪組織嚴密,并向集團化、專業(yè)化、網(wǎng)絡化發(fā)展,聾啞人跨地區(qū)流竄作案增多,反偵查意識增強,犯罪手段隱秘,犯罪主體現(xiàn)表為未成年聾啞人、女性聾啞人、男女混合型的犯罪比例增大,聾啞人犯罪主要以公交扒竊、搶奪等侵犯財產類犯罪為主。對于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產生的諸多因素,既要分析研究社會環(huán)境因素諸如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案件偵破難度、聾啞人受教育程度、聾啞人的就業(yè)水平、立法和司法現(xiàn)狀等,還要關注家庭因素,關注聾啞人的心理特征對其產生獨特的思維和認知能力的影響。在本文的第三部分關于聾啞人扒竊犯罪的懲治和預防上,基于聾啞人犯罪主體的特殊性,充分論述聾啞人犯罪既需要完善刑事立法,加大對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的打擊力度,又需要全社會關愛、理解聾啞人,平等對待這一特殊弱勢群體。社區(qū)、學校、家庭都要基于聾啞人獨特的心理特征,加強對聾啞人的教育和感化,應建成一套系統(tǒng)完善的預防機制,加大對聾啞人的技能培訓,保障聾啞人充分就業(yè)權利,完善針對聾啞人的社會保障,加強聾啞人的心理疏導,使其能夠融入主流社會。
【關鍵詞】:聾啞人犯罪 公交 扒竊 原因 對策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4.3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一、公交扒竊犯罪的概述12-15
- (一)公交的范圍12-13
- (二)公交扒竊犯罪的概念及特點13-15
- 二、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的基本現(xiàn)狀及特點15-24
- (一)犯罪的團伙化、職業(yè)化15-17
- (二)侵占財產為犯罪目的17-19
- (三)流竄作案比例上升19
- (四)犯罪的智能化、專業(yè)化19-20
- (五)聾啞人再犯罪者居多20-21
- (六)低齡化聾啞人犯罪增加21
- (七)女性聾啞人犯罪增多21-24
- 三、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的主要原因24-33
- (一)生理缺陷對其犯罪心理的影響24-25
- (二)教育功能弱化及教育制約因素的影響25-28
- (三)社會保障功能的缺失28-29
- (四)打擊和偵破案件難度大29-30
- (五)被害人因素的影響30-31
- (六)司法現(xiàn)狀的影響31-33
- 四、懲治及預防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的對策33-40
- (一)加強教育防控體系建設33-35
- (二)家庭因素的意義和作用35-36
- (三)完善社會保障制度36-37
- (四)增強群眾的防范意識37-38
- (五)加強反扒專業(yè)隊伍建設38
- (六)完善法律保障與約束機制38-40
- 結論40-41
- 參考文獻41-43
- 作者簡介及科研成果43-44
- 后記4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月光;;讓聾啞兒走出無聲[J];新湘評論;2009年06期
2 ;學位不足師資短缺 廣東聾啞兒童教育面臨困境[J];中國殘疾人;2011年01期
3 張偉;;“愛心媽媽”史金鳳和她的186個聾啞孩子[J];農家女;2009年07期
4 張偉;;史金鳳:100多名聾啞孩子的“慈善媽媽”[J];百姓生活;2009年07期
5 張志君;陳斌斌;顧海根;;聾啞與聽力正常青少年道德判斷能力比較研究[J];心理研究;2008年05期
6 陳毅聰;;柯文惠教聾啞孩子用舞蹈“說話”[J];中國老區(qū)建設;2012年09期
7 王學愛;;大愛托起聾啞兒的希望[J];民主;2010年02期
8 周云騰;聾啞兒童歡慶節(jié)日[J];中國殘疾人;2002年09期
9 賓語;張玲莉;;中國第 一聾啞警察[J];法制與經濟;2000年01期
10 遼野;臺灣薇薇名品公司向聾兒捐贈童裝[J];臺聲;1996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馮凡;陳慶;康東旭;;對陜西50例聾啞學齡兒童的殘疾剖析及康復對策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陳碩;;初探樂器訓練對輔助聾啞兒童改善言語問題的影響[A];第四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陳容;白春玉;張迪;馮娟;李曉然;;聾啞兒童視覺反應時對比研究[A];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兒少衛(wèi)生分會第六屆全國學術交流會、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學校分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4 趙慧莉;侯廣彥;;青海省特殊教育學校1—3年級聾啞兒童與正常聽力兒童學習能力的比較研究[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5 張勉;黃卓燕;劉景;高陽;李藝;;從聾啞兒童聽力調查看早期診斷和干預的重要性[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耳鼻喉專業(yè)委員會山東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耳鼻喉專業(yè)委員會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陳碩;周世斌;;首都師范大學本科學生畢業(yè)論文 音樂訓練對聾啞兒童康復作用的調查與探究[A];第三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龍細連;陳順森;白學軍;;聾啞兒童社交場景加工特點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8 朱曼殊;武進之;;對正常兒童、聾啞兒童和盲童的一項比較研究——語言和思維發(fā)展的關系[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上)[C];198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敏華 楊玉蘭 肖杰;還聾啞兒童一個有聲世界[N];邵陽日報;2013年
2 彭聯(lián)聯(lián);聾啞兒童何以被輕易“洗腦”[N];中國社會報;2005年
3 徐媛;市委辦等慰問聾啞兒童[N];安慶日報;2009年
4 崔志堅;千余聾啞智障孩子“鐵樹開花”[N];光明日報;2007年
5 記者 朱振岳;聾啞兒童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價值[N];中國教育報;2009年
6 南方日報記者 趙新星 實習生 李玲芳;數(shù)萬聾啞兒該去哪上學[N];南方日報;2010年
7 黎秦鳳 記者 黃歡;洪城各景點提前進入旅游“黃金周”[N];南昌日報;2009年
8 劉傜憶;陳淑云:聾啞兒童的“漂亮媽媽”[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9 崔玉蘭 魏海濤;為聾啞兒童撐起一片藍天[N];保定日報;2005年
10 陳二庫 茍銳 高柳萍;讓聾啞孩子盡享健康教育[N];咸陽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黃誠誠;基于漢語語音分析的聾啞兒童語音訓練康復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D];暨南大學;2015年
2 馬鳳穎;普通幼兒園中聾啞兒童特點的個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3 蔣任薇;中等強度花樣跳繩運動對聾啞兒童執(zhí)行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4 謝文濤;聾啞高中生社會支持、自尊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D];魯東大學;2016年
5 雷雪冬;聾啞人公交扒竊犯罪原因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6 孫婷;美術教育運用行為導向模式在藝術治療中對聾啞兒童的輔導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慶林;運動處方對聾啞中學生心理健康促進的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2年
8 楊英琪;聾啞兒童面部表情加工的ERP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9 王乃芳;聾啞兒童情緒管理和人際交往的繪畫治療:基于精神動力學的視角[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5624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562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