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與盜竊罪之區(qū)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8 06:13
在我國刑法侵犯財產(chǎn)罪一章,詐騙罪與盜竊罪是兩個重要的且基礎的犯罪,在實踐中也都是最常見的財產(chǎn)犯罪。兩種犯罪在犯罪構成上,有一定相似之處,但又有各自的鮮明特點,特別是在客觀行為特征上有很大差異,二者屬于不同的不法類型。具體實踐中,兩種犯罪較易區(qū)分,但是隨著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交易方式愈加豐富,犯罪手段不斷翻新,有些情形已觸及兩罪的模糊地帶,盜竊與詐騙行為交織的情況越來越多,有時適用傳統(tǒng)理論仍然很難解決此類問題,三角詐騙的構成標準也存在明顯差異,導致行為定性往往成為十分復雜的問題。不僅理論界有爭論,實務中不同法院的判決結果也不同。究其根本原因,并非是案情本身復雜,而是對二罪的界限不明,區(qū)分標準不同導致判決結果差異。當前,不僅就詐騙罪與盜竊罪的關系觀點尚未完全統(tǒng)一,詐騙罪犯罪構成內部,特別是對處分行為和處分意識的看法,處分權限及地位的界定等也有十分精細的學說分歧。正確定性是合理量刑的基礎,也是實現(xiàn)刑罰目的的基礎。明確二者之間界限、區(qū)分標準,不僅具有理論上的研究價值,對司法實踐也將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本文以司法案例為素材,引出關于盜竊罪與詐騙罪的定性爭議問題,探討區(qū)分難點,認為首先從犯罪構成入手分...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現(xiàn)實存在的盜竊與詐騙不易區(qū)分現(xiàn)象
(一)基本案情
(二)分歧意見
(三)疑難問題與應對思路
二、盜竊罪與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分析
(一)盜竊罪的定義及構成要件
(二)詐騙罪的定義及構成要件
(三)盜竊罪與詐騙罪客觀構成要件之區(qū)別
(四)盜竊罪與詐騙罪的關系凈化
三、詐騙罪與盜竊罪區(qū)分的核心——處分
(一)處分行為的判斷
(二)處分意識具有必要性
(三)處分系基于錯誤認識做出
四、三角詐騙與盜竊間接正犯之區(qū)分
(一)三角詐騙構成標準
(二)間接正犯構成標準
(三)區(qū)分二者的主要學說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支付方式下詐騙與盜竊的界限[J]. 蔡桂生. 法學. 2018(01)
[2]“二維碼替換案”應定性詐騙[J]. 阮齊林. 中國檢察官. 2018(02)
[3]應以處分行為和處分意識的有無區(qū)分詐騙與盜竊[J]. 黃培倫,黎宏. 人民檢察. 2017(11)
[4]三角詐騙的類型[J]. 張明楷. 法學評論. 2017(01)
[5]《臧進泉等盜竊、詐騙案》的理解與參照——利用信息網(wǎng)絡進行盜竊與詐騙的區(qū)分[J]. 吳光俠. 人民司法. 2015(12)
[6]盜竊間接正犯與三角詐騙之辨析[J]. 蔣義紅,唐曉萍. 中國檢察官. 2015(10)
[7]盜竊與詐騙的區(qū)分——圍繞最高人民法院第27號指導案例的展開[J]. 王鋼. 政治與法律. 2015(04)
[8]德國刑法詐騙罪的客觀構成要件——以德國司法判例為中心[J]. 王鋼. 政治與法律. 2014(10)
[9]盜竊罪與詐騙罪的關系[J]. 陳洪兵.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6)
[10]盜竊罪中的被害人同意[J]. 車浩. 法學研究. 2012(02)
碩士論文
[1]盜竊罪與詐騙罪的界分研究[D]. 肖瑞祥.西南政法大學 2015
[2]論詐騙罪的處分行為[D]. 汪洋.吉林大學 2014
[3]詐騙罪與盜竊罪界限研究[D]. 賈成寶.西南政法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49357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現(xiàn)實存在的盜竊與詐騙不易區(qū)分現(xiàn)象
(一)基本案情
(二)分歧意見
(三)疑難問題與應對思路
二、盜竊罪與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分析
(一)盜竊罪的定義及構成要件
(二)詐騙罪的定義及構成要件
(三)盜竊罪與詐騙罪客觀構成要件之區(qū)別
(四)盜竊罪與詐騙罪的關系凈化
三、詐騙罪與盜竊罪區(qū)分的核心——處分
(一)處分行為的判斷
(二)處分意識具有必要性
(三)處分系基于錯誤認識做出
四、三角詐騙與盜竊間接正犯之區(qū)分
(一)三角詐騙構成標準
(二)間接正犯構成標準
(三)區(qū)分二者的主要學說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型支付方式下詐騙與盜竊的界限[J]. 蔡桂生. 法學. 2018(01)
[2]“二維碼替換案”應定性詐騙[J]. 阮齊林. 中國檢察官. 2018(02)
[3]應以處分行為和處分意識的有無區(qū)分詐騙與盜竊[J]. 黃培倫,黎宏. 人民檢察. 2017(11)
[4]三角詐騙的類型[J]. 張明楷. 法學評論. 2017(01)
[5]《臧進泉等盜竊、詐騙案》的理解與參照——利用信息網(wǎng)絡進行盜竊與詐騙的區(qū)分[J]. 吳光俠. 人民司法. 2015(12)
[6]盜竊間接正犯與三角詐騙之辨析[J]. 蔣義紅,唐曉萍. 中國檢察官. 2015(10)
[7]盜竊與詐騙的區(qū)分——圍繞最高人民法院第27號指導案例的展開[J]. 王鋼. 政治與法律. 2015(04)
[8]德國刑法詐騙罪的客觀構成要件——以德國司法判例為中心[J]. 王鋼. 政治與法律. 2014(10)
[9]盜竊罪與詐騙罪的關系[J]. 陳洪兵.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6)
[10]盜竊罪中的被害人同意[J]. 車浩. 法學研究. 2012(02)
碩士論文
[1]盜竊罪與詐騙罪的界分研究[D]. 肖瑞祥.西南政法大學 2015
[2]論詐騙罪的處分行為[D]. 汪洋.吉林大學 2014
[3]詐騙罪與盜竊罪界限研究[D]. 賈成寶.西南政法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493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34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