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會”視域下近代中國“緝私”與“走私”的利益博弈
發(fā)布時間:2021-08-17 05:45
"緝私"作為中國政府權力下行與集中優(yōu)勢資源的手段,在其實踐過程中對形塑現(xiàn)代國家發(fā)揮著關鍵作用。新近出版的《中國緝私之戰(zhàn):法律、經濟生活及現(xiàn)代國家的形成(1842—1965)》一書以"國家與社會"互動的視角,考察了近代中國歷任中央政府的緝私之舉,并關注到背光之處民間個體暗行走私的掙扎策略。基于"國家與社會"互動的模式,緝私與現(xiàn)代國家建構之間的關系還可從國家與社會均有所介入的"第三領域"展開分析,從不同的國家層級單位入手,分析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面臨的緝私處境與壓力。關于"現(xiàn)代國家""現(xiàn)代化轉型"等概念與理論問題,也需要置于中國社會整體轉型的歷史語境下進行深度闡釋,從而有效分析其與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銜接關系及內在邏輯。
【文章來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18(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權力下行:“緝私”與現(xiàn)代化國家的建構
二、“弱者的武器”:走私暗行下個體對國家的“討價還價”
三、問題的延展與反思
(一)國家與社會之外“第三領域(第三空間)”存在的可能
(二)如何以小見大透視現(xiàn)代國家的建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議“新革命史”的理念與方法[J]. 李金錚. 中共黨史研究. 2016(11)
本文編號:3347182
【文章來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18(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權力下行:“緝私”與現(xiàn)代化國家的建構
二、“弱者的武器”:走私暗行下個體對國家的“討價還價”
三、問題的延展與反思
(一)國家與社會之外“第三領域(第三空間)”存在的可能
(二)如何以小見大透視現(xiàn)代國家的建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再議“新革命史”的理念與方法[J]. 李金錚. 中共黨史研究. 2016(11)
本文編號:33471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334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