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非監(jiān)禁刑視野下的假釋政策寬緩化初探
[Abstract]: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nalty policy from heavy punishment to light punishment and to promote parole policy from strictness to leniency is a problem of penalty theory and practice faced by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judicial system working mechanism in an all-round way in our country. Among them, the expansion of non-custodial punishment and parole policy leniency has a natural relationship,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f parole adjustment and parole policy optimization, its theoretical basis is to reshape the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punishment, The path to its realization is to reconstruct the law in the aspect of system setting for parole policy leniency.
【作者單位】: 海南大學法學院;
【基金】:中國監(jiān)獄工作協(xié)會2014年度監(jiān)獄理論研究科研項目《擴展非監(jiān)禁刑視野下的假釋制度研究——以中美假釋制度比較研究為視角》(2014YL5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24.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映秋;;非監(jiān)禁刑適用中的量刑失衡問題——以職務型犯罪為視角[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年04期
2 樊華中;孫紅;俞閨紅;;非監(jiān)禁刑在我國的適用現(xiàn)狀、原因及其前景分析[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3 孫艷丹;王志偉;;重罪適用非監(jiān)禁刑淺議[J];法制與社會;2011年27期
4 魯玉蘭;顏九紅;;非監(jiān)禁刑若干問題及其改革探索[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5 鄧理;姚明軍;張怡云;;對監(jiān)禁刑向非監(jiān)禁刑轉化工作的思考[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6 孫岳;我國現(xiàn)階段非監(jiān)禁刑適用問題初探[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7 劉娟娟;;非監(jiān)禁刑適用的調查與制度完善——以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為例[J];華東刑事司法評論;2003年03期
8 尹彥品;;我國非監(jiān)禁刑體系構建初探[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04年03期
9 徐靜;對我國非監(jiān)禁刑的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2005年01期
10 何立榮;覃晚萍;;非監(jiān)禁刑概念探析[J];法制與經濟;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張婷;;關于人民法院非監(jiān)禁刑適用制度的調查與思考——以忻州兩級法院非監(jiān)禁刑適用情況為視角[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2 鄧小剛;;非監(jiān)禁刑與構建和諧社會[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3 宋長琴;朱艷萍;;從無序到有序:非監(jiān)禁刑執(zhí)行對接程序之規(guī)范化[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4 王宏玉;;構建和諧社會,加強非監(jiān)禁刑理念研究——非監(jiān)禁刑的理念:矛盾沖突中的選擇[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5 楊伍姑;;建立適用非監(jiān)禁刑委托審前社會調查制度之構想——以蓮花縣法院適用非監(jiān)禁刑委托社會調查為研究樣本[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6 方波;;對外國被告人處以非監(jiān)禁刑問題探討[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7 王笑嚴;;論非監(jiān)禁刑——刑罰發(fā)展的歷史趨勢[A];犯罪學論叢(第三卷)[C];2005年
8 吳言軍;王翠竹;;社區(qū)矯正及其在我國的現(xiàn)實處境及進路分析——《刑法修正案(八)》后的思考[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冊)[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松邋黃潔 通訊員 黃兆峰;在校生被判非監(jiān)禁刑可重返校園[N];法制日報;2007年
2 戚慧;非監(jiān)禁刑淺議[N];江蘇經濟報;2012年
3 歐彥崔 胡壯巖 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適用非監(jiān)禁刑遇到的問題及對策[N];廣西法治日報;2013年
4 丁國鋒;非監(jiān)禁刑少年犯同享復學升學權[N];法制日報;2008年
5 北京市順義區(qū)人民法院 高蕾;新型非監(jiān)禁刑審訪體系的創(chuàng)設[N];人民法院報;2008年
6 王駒;寶應法院嚴把“三關”準確適用非監(jiān)禁刑[N];江蘇經濟報;2008年
7 記者 李勇 李寧 通訊員 鄧穎 舒秋膂;我省采納首份非監(jiān)禁刑審前社會調查結果[N];湖南日報;2009年
8 趙剛邋余建華 本報通訊員 趙荔 俞小旬;非監(jiān)禁刑 永康外來犯重生之路[N];人民法院報;2008年
9 課題組成員 鄭潤生 陳水娣 吳壽濤 鄭彬 陳榮;依法適用非監(jiān)禁刑 實現(xiàn)刑罰的輕緩化[N];人民法院報;2010年
10 特約記者 李輝 通訊員 劉金濤;一條“非監(jiān)禁刑人員”監(jiān)管的新路子[N];東營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陸敏;非監(jiān)禁刑論綱[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莉;關于甘肅省法院適用非監(jiān)禁刑的調研分析[D];蘭州大學;2010年
2 包麗;論我國非監(jiān)禁刑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學;2011年
3 鄭章宏;試論我國非監(jiān)禁刑及其改良[D];中南民族大學;2012年
4 李冬華;非監(jiān)禁刑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何忠偉;論我國非監(jiān)禁刑體系的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高莉莉;關于未成年人適用非監(jiān)禁刑若干問題的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7 高章國;未成年人適用非監(jiān)禁刑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8 劉長;中國非監(jiān)禁刑相關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9年
9 王笑嚴;我國非監(jiān)禁刑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韓立峰;論非監(jiān)禁刑[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62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46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