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化我國犯罪附隨后果制度的幾點建議
[Abstract]:The penalty collateral consequence of a criminal ac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accompanying consequence of a crime") refers to a kind of restrictive penalty consequence created for the person who has committed a crime or has received a criminal punishment in addition to the crimi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basic content is to restrict or deprive the criminal offender of certain rights or the qualification to engage in certain activities. In the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re are a lot of rules of depriving or restricting the qualification of the offender. These provisions deviate from the criminal law system and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human rights of the perpetrator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ystem of accompanying consequences of crimes.
【作者單位】: 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檢察院;
【分類號】:D9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桂芬,郝宏奎;性變態(tài)系列殺人犯罪行為人的心理特征[J];公安研究;2002年01期
2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課題組;淺析當前搶劫、搶奪犯罪行為之特征[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3 肖冬梅;;綁架犯罪行為人心理探析[J];遼寧警專學報;2006年05期
4 高玉龍;白靖華;;馬某某系列性侵案心理行為分析[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5 劉旭華;;系列強奸殺人犯罪人行為心理軌跡分析[J];公安研究;2011年10期
6 張志高;李濤;;由兩起案件引發(fā)的思考——如何挖掘綁架勒索犯罪深層次信息[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肖晚祥;蘇敏華;;上游犯罪行為人尚未定罪,如何認定洗錢罪[J];人民司法;2008年02期
8 楊玉章;;行為證據中控制(能)力的分析及意義初探[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9 趙開慶;潘德生;;預審中促使人犯表現(xiàn)反常之策略[J];中國刑事警察;1996年02期
10 鄧可;;“被害人研究”在偵查實務界的實踐與應用——對“三定偵查法”之“被害人研究”課題的探討[J];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邢東偉 本報通訊員 翟小功 劉洪記;職務犯罪行為人日趨“精英化”[N];法制日報;2014年
2 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 朱雯雯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黃伯青;主觀心態(tài)是判斷下游犯罪行為人與上游犯罪行為人是否共犯的關鍵[N];人民法院報;2013年
3 南京大學法學院 李娟;如何預防因婚戀糾紛引發(fā)的殺人案[N];江蘇法制報;2007年
4 河南省平頂山市人民檢察院 王曉民;復合行為導致犯罪行為人應屬“未遂”[N];檢察日報;2011年
5 蔣冬英;中止還是未遂[N];江蘇經濟報;2007年
6 徐衛(wèi);美國的偵查攔截制度[N];人民法院報;2006年
7 宿遷市檢察院 王從軍;趕跑劫賊“以黑吃黑”屬片面共犯[N];江蘇法制報;2009年
8 陳偉華;自首情節(jié)的分類及構成要件[N];江蘇經濟報;2013年
9 陶明;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明知”的認定[N];江蘇經濟報;2014年
10 云南省人民檢察院技術處 聶里寧;網絡犯罪的法律研究[N];計算機世界;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感;論幫助立功制度[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3792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37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