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刑法論文 >

論被害人承諾在故意傷害罪中的出罪基準

發(fā)布時間:2018-10-10 12:29
【摘要】:對于被害人承諾在故意傷害罪中的出罪基準,學界出現(xiàn)過完全處罰論、完全出罪論、善良風俗論、重大傷害論等幾種觀點。其中,建立在行為無價值基礎(chǔ)之上的善良風俗論和建立在結(jié)果無價值基礎(chǔ)之上的重大傷害論具有一定的影響,也是學者們爭議的焦點。但是,它們都不能作為得承諾的行為出罪的唯一基準,而應當建構(gòu)包含善良風俗論和重大傷害論中合理內(nèi)核的新的出罪基準,即社會效益論。社會效益具體體現(xiàn)在規(guī)范效益、心理效益、經(jīng)濟效益等幾個方面。當?shù)贸兄Z的行為導致社會效益的減損超出一般公眾的容忍限度時,被害人的承諾無效,構(gòu)成故意傷害罪。
[Abstract]:As to the standard of crime committed by the victim in the crime of intentional injury,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viewpoints in academic circles, such as complete punishment theory, complete crime theory, kind-hearted custom theory, serious injury theory and so on. Among them, the theory of kind-hearted customs based on behavior without value and the theory of major harm based on results have certain influence, which is also the focus of scholars' controversy. However, neither of them can be regarded as the only criterion for committing a crime, but should construct a new criterion of crime, which includes the reasonable core of the theory of good customs and the theory of great harm, that is, the theory of social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re embodied in standard benefits, psychological benefits, economic benefits and other aspects. The victim's commitment is invalid and constitutes the crime of intentional injury when the act of promise results in the loss of social benefits exceeding the tolerance limit of the general public.
【作者單位】: 上海政法學院;
【基金】:上海政法學院刑法解釋協(xié)同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資助
【分類號】:D91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積超;論被害人承諾的推定[J];山西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2 肖敏;;被害人承諾基本問題探析[J];政法學刊;2007年03期

3 遲靜;;被害人承諾中的動機錯誤[J];黑河學刊;2008年06期

4 陳海江;;淺析被害人承諾犯罪性的排除[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刊);2009年06期

5 潘庸魯;;被害人承諾對生命權(quán)之例外研究[J];法治論叢(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6 高鵬;田青青;;淺析被害人承諾[J];法制與社會;2009年36期

7 王湛博;王山;韓坤;;淺議被害人承諾[J];法制與社會;2010年18期

8 杜立聰;;試論被害人承諾的構(gòu)成要件及其法律效力[J];濰坊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9 李金森;;被害人承諾的法律問題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1年06期

10 曠利平;;被害人承諾的動機錯誤[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孫持明;;試論被害人承諾的效力根據(jù)和范圍[A];當代法學論壇(2006年第3輯)[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凌萍萍;被害人承諾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延澤;論被害人承諾[D];黑龍江大學;2008年

2 薛俊梅;論被害人承諾對刑事責任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0年

3 張妍妍;被害人承諾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葉成國;被害人承諾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齊國勝;論被害人承諾[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6 馬蘭瑞;論被害人承諾[D];煙臺大學;2007年

7 周海燕;刑法中的被害人承諾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8 羅金云;被害人承諾的若干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李曉;論被害人承諾[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10 高穎;被害人承諾問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26177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26177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4bf8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