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為犯的制度價值型構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of omission crime lacks the guidance of purpose, and needs to be reconstructed with purpose. Omission offense is a reinforcement of the explanation of the previous act. In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former act does not reach the substantial danger, the punishment basis is rationalized by determining the moment of substantial danger as omission.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cope of previous acts, not only includes criminal acts, but also by criminal policy. The traditional theory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omiss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joint crime. All kinds of theories are complicated, but they all have defects in conclusion. Therefore, the theory of omission should b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theory of accomplice. As an important step to improve the single principal offender system.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根威彥;黃河;;交通事犯與不作為犯[J];當代法學;2007年06期
2 何立榮;;論不作為犯之作為義務程度及其功能[J];行政與法;2008年06期
3 任寶強;王春立;;淺論真正不作為犯與不真正不作為犯[J];法制與社會;2008年30期
4 白建軍;;論不作為犯的法定性與相似性[J];中國法學;2012年02期
5 曾文科;;不作為犯的歸因與歸責[J];刑事法評論;2011年01期
6 李華菊;試論不作為犯的特定義務[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7 苑文博;王拓;王雪樵;;不作為犯作為義務來源之學說的述評[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8 弭晶;;不作為犯的義務來源及排除的特殊情況[J];當代經濟;2006年05期
9 聶慧蘋;;作為犯與不作為犯的區(qū)別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7年08期
10 柴新月;;淺論道德義務能夠作為不作為犯的特定義務來源[J];法制與社會;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一婷;;淺論不作為犯的義務來源[A];當代法學論壇(2007年第4輯)[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陳勇 黃曄;不作為犯作為義務內容之確定[N];江蘇法制報;2005年
2 河南省焦作市馬村區(qū)人民法院 徐登山;本案是否構成不純正的不作為犯[N];人民法院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佳;論不作為犯的基本特征[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2 趙拓;不作為犯的實行行為著手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3 徐興華;不作為犯若干問題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4 魏學濤;不作為犯之作為義務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5 陳婧;不作為犯的理論研究與立法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趙向民;論不作為犯[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7 張新玲;不作為犯成立范圍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8 殷東偉;不作為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9 劉采靈;不作為犯若干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10 王光民;不作為犯研究[D];河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256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xingfalunwen/2256199.html